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聆听3名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的青春故事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聆听3名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的青春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6-25 09:34

  以青春之我,赴强军之约

  ■梁 正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吴 旭

  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似火的青春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高考,这个人生的重要节点,又一次在这个火热季节落下帷幕。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即将开启的人生新阶段,广大学子将如何选择未来?将在哪里放飞青春的梦想?榜样就像明灯,帮大家照亮前行的路。

  今年招生季,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再次推出3名优秀军人,作为年度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曾经在十字路口的选择,讲述在军校成长成才的逐梦故事。

  航天员朱杨柱10年磨剑砥砺前行,最终将人生梦想放飞在浩瀚的苍穹之上;飞行员徐枫灿勇敢追逐飞行梦,成为陆军首批自主培养、首放单飞的女飞行员;特种兵杜越将一颗颗子弹射中梦想的靶心,成为一名特战尖兵。军校是一座大熔炉,将无数热血青年的梦想与执着熔铸成钢。

  3名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虽然各自人生际遇并不相同,但经过军校生活的洗礼,都从一名普通的青年历练成真正的军人和国家的栋梁,为广大学子树立了榜样。

  强军在召唤,报国正当时。国家富强、军队强大寄望于青年的选择,寄望于青春的担当。报考军校、投身军营,是选择,更是担当。让我们以青春之我,赴强军之约,将从军报国化作坚毅果敢的行动,让梦想之花在绿色军营尽情绽放。

  青春因军校而精彩 梦想因军旅而闪光

  ——聆听3名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的青春故事

  ■吴 笛 解放军报记者 李 琳 特约记者 吴 旭

徐枫灿

  我认为自己从事了所热爱的事业,愿意为这份事业全力以赴。如果再有一次人生选择的机会,我想我依然会选择报考军校,加入飞行员队伍。因为从战机座舱里看见的蓝天最美,驰骋空中的感觉最酷。

——徐枫灿

  飞行员徐枫灿——

  追逐梦想 绽放光彩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南部战区陆军某旅飞行员徐枫灿飒爽英姿。她是陆军首批自主培养、首放单飞的女飞行员,22岁开上直-20飞机亮相珠海航展,事迹被写入高考题……

  如今,徐枫灿又多了一个身份——2024年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

  “回首逐梦蓝天的道路,是什么在一直激励着我?我想大概是自己对飞行事业的向往,和对这身戎装的热爱。”徐枫灿说。

  2017年高考结束后,徐枫灿拿着超过一本线几十分的成绩单,准备填报志愿时,手机里一条短信跳了出来:徐枫灿同学,今年军队再次招收女飞行员,校医根据体检情况特此通知你,希望大家踊跃报名参军,积极投身国防事业。

  “当时看到短信里‘飞行员’3个字,我的心一下子像触了电一样。每次在电视里看到女飞行员翱翔蓝天的飒爽英姿,我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她们一样,飞上祖国的蓝天。机会终于来了,我暗暗告诉自己:是时候为梦想拼搏一把了。”

  怀揣梦想,经过多轮严格选拔,在建军90周年的特殊日子,徐枫灿如愿迈进空军航空大学的校门,光荣成为空军第11批女飞行学员。

  “当时我在宿舍里,躺在床上做着驾机翱翔蓝天的美梦。没想到,第二天现实就把我拽回了地面,看着课程表上密密麻麻的体能训练、队列训练、专业学习等,我猛然意识到,想成为保卫祖国蓝天的飞行员,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军人。”从基础的队列体能课,到后期系统专业的飞行训练,军校生活的摔打锤炼,让徐枫灿从一个懵懂瘦弱的女孩逐渐向合格军人转变。

  大二快结束时,陆军计划招收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女飞行员。徐枫灿报名参选,成为陆军首批女飞行员之一。在众多陆航飞行员中,这批女飞行员成为关注焦点,她们倍感压力挑战。航理学习一遍不行学两遍,驾驶技能三遍不够练四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枫灿成为同批学员中第一个实现实装单飞的女飞行员。

  “掠过连绵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湖泊……每当我驾机飞行,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徐枫灿说,“以青春之我逐梦蓝天,守护祖国大好河山,何其荣幸!我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

  毕业分配时,徐枫灿毅然写下赴边申请书。来到边疆,徐枫灿成为南部战区陆军某旅首批改装直-20的女飞行员。她快速完成所有基础训练课目,实现独立驾机飞行。

  “战场上不分男女,梦想也一样。我祝福每个女孩都能勇敢追逐梦想,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我一起守卫祖国的大好山河,在军校这个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

朱杨柱

  每个人都是追梦人,无论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只要有勇于追梦的决心、勤于圆梦的毅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军校是一个能够绽放青春、实现梦想的舞台,欢迎大家来这里。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为我们的强军梦努力奋斗!

——朱杨柱

  航天员朱杨柱——

  坚守初心 勇于挑战

  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朱杨柱,是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的首位博士航天员,也是中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

  作为2024年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朱杨柱与军校结缘的故事,还得从他童年说起。出生于江苏沛县的他,从小喜欢蓝天,对天文地理充满了好奇。当时,他的梦想就是飞上蓝天看一看家乡的风光。

  高中时,朱杨柱虽然接触过空军招飞,但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2005年高考,朱杨柱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如果不能飞上天,就想着研究点与飞上天相关的东西。”朱杨柱笑着说。

  “第一次仰望学院楼顶‘空天’两个大字,我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开始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相连。”求学期间,朱杨柱努力学好各科知识,扩大阅读面,为日后成为航天员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防科大求学的10年半,是我人生最为宝贵的10年半,科大‘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忠诚、严格、科学、勤奋、文明’的校风,全方位培养塑造了我们。”在科大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学习训练氛围中,朱杨柱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毕业后,朱杨柱在航天工程大学担任一名军校教员。2018年初,我国启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已经在讲台上任教的朱杨柱又一次心动了。参加航天员选拔期间,艰苦繁重的训练任务,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朱杨柱很是吃力。凭借10年军校磨砺出的厚实“底子”,他最终如愿以偿成为航天员群体的一员。

  2023年5月至10月,朱杨柱与航天员景海鹏、桂海潮共同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朱杨柱成了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行工程师。202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朱杨柱“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军校经历,让我受用一生。它教给了我坚守初心、求真务实,也教给了我坚毅果敢、勇于挑战。这段经历在我的思想、身体和知识技能储备上打下了全面而厚实的基础。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困境,只要想起母校,想起奋斗的青春岁月,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力量。”朱杨柱希望有志青年能够和他一样选择军校,为祖国和军队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杜 越

  让每一颗子弹射中梦想的靶心,愿每一名青年听从使命的召唤。作为一名军人,我会一直在冲锋的路上,把体能练到极致,把战技能练到极致。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我们必能做到利刃出鞘、夺取胜利。

——杜 越

  特种兵杜越——

  拼搏超越 自强不息

  西北大漠,一场红蓝对抗训练激战正酣。突然,某部“战斗功臣连”连长杜越带领一支小分队穿插至“敌”后,破袭突防,一举捣毁蓝军重要目标。

  入伍13年,杜越先后4次荣立二等功,被中央军委表彰为2024年度“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他是百步穿杨的“狙击枪王”,也是精通机降、潜水、爆破、泅渡等特战技能的“特战尖兵”,更是大家佩服的“全能连长”。“胜利永远属于自强不息的人。”这是杜越的座右铭。

  那年,全军组织特种兵大比武。靠着超乎常人的毅力,杜越在“狙击战斗行动”课题中夺得两金一银,总成绩第一,荣立二等功。此后,他被保送至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军校学员。

  “本想着到军校后会轻松一些,结果入学后我才发现,同批入学的同学中,荣立一等功的有9人,荣立二等功的更是一大把。”杜越回忆起军校生涯,最大的感受是压力。

  第一次入学测试,杜越排在中间位置。不行就练,不懂就学。学射击、研战法、练体能、破极限……看着自己的综合排名一点点往前走,杜越一步步建立起对特战训练的独特理解和认识。

  “军校生活不仅让我强化了作为一名指挥员的能力素质,还培养了我作为一名特种兵的坚毅、果敢、永不服输的精神。”杜越说。

  学成归队后,杜越成为狙击集训教练员。训练教学中,他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事事冲在前。特种射击、攀登、滑降,他亲身示范;跳伞、潜水等高危课目,他带头完成第一跳、第一潜,累计培养狙击骨干500多人。

  担任“战斗功臣连”连长后,杜越查找连队训练短板弱项,研究战法训法,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扎实组织开展实战化训练,形成多项成果。

  在带领连队建设全面过硬的同时,杜越不断超越自我。去年,在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中,他再次取得优异成绩,第4次荣立二等功。

  沉甸甸的荣誉,记录着杜越顽强拼搏、成长超越的艰辛历程,也烙印着他从军13载矢志打赢、谋战胜战的铁血荣光。

  作为2024年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杜越向广大青年学子发出邀请:“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军营是个大舞台,新时代的我们生逢其时,2024年的高考考生们,欢迎你们报考军队院校,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本文图片为宣传海报)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 琼州海峡客滚船停运

  • 乐享假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