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门绝活,中美俄空军都在苦练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这门绝活,中美俄空军都在苦练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6-21 08:53

  中新网6月20日电(特约观察员石中剑)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6月5日,瑞士空军的8架美制F/A-18C“大黄蜂”战斗机,在该国一处空军基地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演练战备起降,这是其时隔33年来再次举行此类演习。而在中美俄等大国空军的训练中,公路起降已成为锻造部队战斗力的“必修课”之一。

  公路起降讲究多

  由于大型军用机场是一个无法隐蔽的大型战略目标,战时极易成为敌方的重点打击对象,所以二战以来,各国无不想方设法提高军机生存能力和应急出动效率。作为保存己方空中战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公路起降很早就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2024年6月5日,瑞士空军F/A-18战机演练高速公路起降。图/瑞士空军网站

  1932年,德国建成连通科隆、波恩的高速公路,之后10年,其新建高速路通行里程超过3000公里。由于路基坚固,沿途较少设置甚至没有隔离带,这些高等级公路天然地具备起降当时德国活塞式战斗机、轰炸机的能力。

  二战后期,本土机场频遭盟军轰炸封锁,德军开始打起高速公路的主意,尝试将部分路段改为临时机场,平常飞机藏在路旁林中,一旦有事即可滑行进入跑道,快速起飞升空。

  此举虽无法对战局产生最终影响,但这一独特理念却被各国所吸纳和效仿,并随着空军技战术的演进,在喷气机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高速公路都适合军机起降。能用作战备跑道的高速公路,起码要具备以下条件:相关路段远离繁忙的大型机场,以免空域过分拥挤。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向机场跑道靠拢,例如铺有高质量的沥青或钢筋混凝土路面,路基较高,承载能力强,平直道长度在2500米以上,以及路面宽阔,拥有良好净空条件,特别是路两侧不能有路灯、广告牌等障碍物。

  另外,高速公路附近要有足够空间布设战机维护所需的大批辅助设备,包括移动导航和指挥塔台、燃油补给车、弹药补给车和其他特勤保障车辆。

  因国土面积有限,缺少战略纵深,为防本国空军毁于敌首轮空袭,北欧国家对公路起降战机尤为关注,甚至有意识地将之融入空军装备发展规划。

  20世纪50年代,瑞典萨博公司为本国空军研发J-35“龙”超音速喷气式战机时,后者就将“具备从临时加固的简易公路起降的能力”,列为该型战机刚需指标,由此开启了瑞典空军3代“公路战机”的序幕。后续问世的JA-37“雷”、JAS-39“鹰狮”,都延续了这一设计思路。

  美俄演练有看点

  作为老牌空军强国,对于公路起降演练,美国不仅高度重视,而且提升到了战略威慑层面。

  1984年,在西德A29高速公路上,北约举行了一场有F-15和F-16战斗机、A-10攻击机、C-130运输机等多型美制军机参加的公路起降演习,以测试空军基地遭袭后的应变能力。

  有资料显示,当时仅西德就有近30条高速公路可在24小时内改造成临时机场。这些公路的共同点是不设路灯和电线杆,所有标牌、护栏都用螺栓固定以便快速拆卸。

  俄军苏-34高速公路模拟起降演练。图/俄国防部网站

  近年来,随着与俄罗斯关系日渐紧张,美西方战机的公路起降演练愈发频繁。据美国“航空家”网站介绍,2016年3至9月,美国、瑞典、芬兰等国就密集举行了至少4场高速公路起降战机演习。涉及机型包括美制F/A-18战斗机、A-10攻击机、C-146A运输机及瑞典“鹰狮”战斗机,起降地点则选在与俄接壤的爱沙尼亚和芬兰境内。

  同样的,由于幅员辽阔,防空压力较大,俄罗斯空天军也十分重视这一课目的演练。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2018年,俄南方军区在靠近乌东部的重镇罗斯托夫,首次实施苏-34、苏-30M2等重型战机的公路起降演练,向西方发出明确警示信号。

  俄媒视频显示,俄军为加大难度,专门找了一条仅18米宽,两侧有高大树木和电线杆的沥青高速公路作为起降跑道。当时正值冬季,路边甚至能看到未融化的积雪。

  对于翼展长近15米、自重达三四十吨的苏-34和苏-30M2来说,这样的跑道与气候条件相当恶劣。不过,俄军战机最终成功完成了高速公路起飞、触地复飞等课目的训练。

  这次演练积累的宝贵数据与经验,很快体现在后续演习中。2019年8月,俄中央军区举行了有多达12架苏-34战斗轰炸机、3架米-8直升机和2架安-26运输机参加的高速公路起降演习。俄军新型加油车也亮相演习现场,其不到5分钟可加注超6000升航空燃油,助力战机最短时间内从公路起飞。

  中国空军追赶快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空军对战机公路起降的重视程度,丝毫不逊于外军同行。上世纪80年代,有着“神州第一路”美誉的国内首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在设计之初和开工建设时就预留了作为战备跑道的路段。

  据中国军网报道,1989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尚未全线建成通车,中国空军就举行大规模演习,验证高速公路作为临时跑道的可行性。

  当时,歼-7、歼-8、伊尔-14运输机等多架不同型号的军机,“穿过白云,呼啸着扑向地面,随着漂亮的着陆动作全部安全降落在宽阔高速公路应急机场跑道上。它向世人宣告:中国也在高速公路上起降飞机了。”

  2014年5月25日,在高速公路进行起降训练的国产歼-11战机。图/中国军网

  进入新时期,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武器装备持续升级换代,中国空军的公路起降能力再上新台阶。

  据《解放军报》介绍,2014年5月25日,中国空军在河南郑州附近的高速公路上,成功实施了包括歼-11国产三代战机和中型运输机、武装直升机在内的多机型公路起降。

  军报当时还披露,截至这次演练,我国已建成10多条这样的战备公路。而据交通运输部今年2月消息,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8.4万公里,其中可用于军机起降的路段想必远超10年前。

  如今,我国不仅高速公路总里程数世界第一,还拥有领先的无人机技术。据央广网报道,2021年俄军已开始演练固定翼无人机的公路起降,至于中方在这一领域是否会有新的开拓和发展,值得关注。(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

  • 贵州从江:侗寨禾晾“晒秋”引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