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迷用无人机拍高清新型军舰获刑 这些飞行禁忌不可不知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迷用无人机拍高清新型军舰获刑 这些飞行禁忌不可不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6-20 08:13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无人机产业服务范围已覆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成为大众消费娱乐新趋势、新潮流。然而,随之而来的无人机违规航拍航测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无视禁飞法规的“黑飞”“乱飞”活动,给我国家安全带来隐患风险。

  无视法纪的惨痛代价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查处多起无人机违规巡飞,拍摄涉密设施、敏感部位并在互联网进行传输、分享的案件,这些违法行为对我核心军事设施和重要地理信息造成了失泄密隐患,相关涉案人员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刺探军情,非法拍摄重要军事设施。2021年11月,国内某军事论坛发烧友罗某,为寻找较好谈资,利用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某新型军舰进行非法拍摄,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查处。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2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1项秘密级军事秘密,最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窥视要地,违规采集敏感地理信息。国内某航测机构重要测绘项目负责人刘某,在未经审核、未获许可情况下,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具有拍摄功能的无人机,对某重点涉密要害部位进行飞行测绘,拍摄多角度、高分辨率图片信息,采集、存储相关高精度航拍数据,造成重点技术安全风险,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处,及时消除失泄密风险隐患。

  ——擅闯禁区,私自上传分享敏感数据。某公司职员李某、张某在执行公司安排的一项常规巡检项目任务中,纪法意识淡薄,在未向属地空管中心等部门申请、报备情况下,对我某军事禁区进行巡飞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网络云盘和微信群进行分享。经鉴定,李、张二人违规巡飞采集、网络分享传输军事秘密的行为已严重危害我国防军事秘密安全,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依法受到刑事处罚。

  不可不知的飞行常识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禁止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作为无人机设备使用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注意禁飞区域,避免违法拍摄涉密场所。

  ——禁飞区域。为保护国土安全、重要军事设施、特殊行政区域等设置的空域为禁飞区域。常见的禁飞区域包括机场及周边区域、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核设施区域、发电厂、铁路电气化线路等。

  ——禁飞要求。在未获得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相关许可和授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在禁飞空域内起飞无人机,更不得在禁飞空域实施拍摄、摄像、勘察、测量定位等行为。

  ——禁飞责任。违规在禁飞空域内巡飞无人机,将面临警告并处高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没收或销毁无人机;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事故,需承担民事责任;在管制空域起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人机飞行有禁忌”——这是每一位无人机设备使用者务须牢记于心的基本常识。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有利用无人机在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等区域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可疑线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总台记者 王莉)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