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星舰”四战太空 马斯克:“取得史诗般的成就”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星舰”四战太空 马斯克:“取得史诗般的成就”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6-07 09:36

  中新网6月6日电(管娜)距离第三次试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当地时间6月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进行第四次试射。

  “星舰”升空后,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星舰”的超重型助推器软着陆成功。

  此后,SpaceX又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星舰”本体确认在印度洋溅落。“祝贺整个SpaceX团队完成了令人兴奋的星舰第四次飞行测试!”马斯克也发帖祝贺道,“SpaceX团队取得了史诗般的成就!!”

  多次失败

  曲折前行的“星舰”之路

  为了实现人类跨星球生存的目标,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2017年9月宣布,SpaceX将开发一枚更大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它将是有史以来个头最高、推力最强的火箭。

  一年后,这枚火箭被更名为“星舰”(Starship)。

  据介绍,“星舰”总高度121米,直径9米。它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顶部是飞船船舱,可重复利用。

  SpaceX设想,“星舰”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可以将航天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等地。

  从2018年首个飞船启动样机制造开始,“星舰”的研发和测试过程,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改进和突破。

  第一次:2023年4月,升空不久后爆炸。自此以后,SpaceX对“星舰”、发射塔和发射台系统进行了改进。

  第二次:2023年11月,升空几分钟后,任务控制中心与“星舰”失去联系,被迫启动“星舰”自毁系统,但这次试飞解决了首次试射出现的关键问题。

  第三次:2024年3月,成功将助推器与飞船分离,发射升空约50分钟后,飞船在重新进入大气层后失联,任务提前结束。SpaceX认为此次试飞取得重大进步。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第四次试飞的主要目标是,“星舰”飞船在保持所有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通过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最大加热点。

  分析指出,在太空中重启“猛禽”发动机以及助推器返回发射场附近墨西哥湾某个点的情况,是这次飞行中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美媒称,SpaceX正准备在2024年大大加快发射“星舰”的步伐。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官员的说法,SpaceX2024年计划进行多达九次试飞。

  月球与火星

  星际梦想何时实现?

  202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SpaceX签订合同,SpaceX将在“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中执行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任务定于2025年进行。

  但在2024年1月,NASA又表示,“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计划推迟至2026年9月。美媒称,该任务的推迟,部分原因与“星舰”有关。

  《华尔街日报》曾指出,SpaceX虽然希望通过“星舰”开辟新天地,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障碍。

  马斯克近期表示,其公司正致力于在2025年年底前解决“星舰”的太空加油问题。NASA称,这是使用该飞船将人类送往月球的一项关键技术。

  尽管重返月球的目标,面临着重重挑战,但“星舰”并不会止步于此,它未来还要飞向火星。

  “人类有望20年内在火星自给自足”。近期,马斯克在一场演讲中说。

  马斯克在“星舰”基地发表的演讲,详细阐述了通过“星舰”项目实现人类成为跨星球物种的愿景。在讨论有关火星的具体计划时,马斯克表示,他认为人类有望在大约20年内,让火星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明。

  马斯克经常谈到他在火星上建造城市的梦想,他认为,定居点需要大量人口才能自给自足。而实现这个梦想,则需要“星舰”这种运输工具,一次可以运送100多人到火星。

  不过,马斯克早就直言:“‘星舰’这个项目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难。”

  人类的星际航行梦想是否能够实现?

  也许正如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展望未来,人类终有一天会走出地月系迈入行星际,太空旅行可能相当复杂,但对于人类而言,每次尝试,都是里程碑。(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陇南:灾后忙恢复

  • 南博会上的“科技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
2024-07-26 09:51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2024-07-26 06:15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投入使用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4-07-26 06:05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2024-07-26 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索。
2024-07-26 06:05
重点在于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2024-07-26 09:45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2024-07-25 10:25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024-07-25 10:23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
2024-07-25 10:20
不少人在体检后,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的细菌,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柴宁莉说:“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
2024-07-25 10:19
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4日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介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
2024-07-25 09:39
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通航作业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业态加速涌现;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等无人机新场景接续推出;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航局陆续出台《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等相关标准,助力城市轻小型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落地。
2024-07-24 09:54
“这是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类似‘超级充电宝’,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具备大功率、长寿命、深调峰、易选址等特点,单机功率可实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的储能容量,寿命通常可达30年以上。
2024-07-24 09:48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ULM-1这种水合矿物非常稳定。
2024-07-24 09:46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
2024-07-24 09:40
当前,科技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养老“黑科技”产品,引领智慧养老新潮流:一键通呼叫、智能烟感器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等服务;护理机器人、家务机器人等产品,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发、防走失定位鞋、气囊防摔衣等产品,让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2024-07-24 09:31
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一系列目标。
2024-07-24 09:30
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2024-07-23 02:55
我发现这个专项非常适合我,因为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未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面试时,评委中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提了不少理论如何应用于工程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让我印象深刻。
2024-07-23 02:55
然而,唯论文、唯分数等陈旧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拥抱这场学习的变革形成了显著制约,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2024-07-23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