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全球安全观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引发共鸣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中国全球安全观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引发共鸣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6-04 09:28

  6月2日,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闭幕。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在本届对话会上引发广泛共鸣。

  分析人士表示,中方在本届对话会上展现了愿与世界携手维护共同安全、共享和平与繁荣的决心和信心。在全球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建设性力量,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6月2日上午全体会议,中方围绕“中国的全球安全观”作大会发言。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亚太地区人民历来追求和谐、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命运与共。

  董军表示,我们要善用“亚洲智慧”凝聚共识,求同存异。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维护各国正当安全利益,共创公正合理国际秩序,发挥地区安全架构作用,推动开放务实防务合作,打造海上安全合作典范,加强新型领域安全治理,开创地区安全合作新局面。

  董军指出,亚太地区的发展成就和安定局面来之不易,是地区各国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倍加珍惜。

  本届对话会上,中方向与会各方深入阐释中国理念,与参会代表、媒体交流互动,积极开放,坦然自信,赢得广泛赞赏。

  中方代表团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表示,中国的全球安全观代表了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安全诉求。中国从来不搞“从实力地位出发”那一套。中国始终认为,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都应以信为本、以礼相待。

  何雷说,在本届对话会上,中方再次明确表明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上的坚定原则和立场,重申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执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中方还在大会发言中提出建设性建议,为亚太地区安全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中国倡议引发广泛共鸣

  中国近年来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在本届对话会上引发与会代表广泛共鸣。

  出席本届对话会的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表示,真正的安全要通过相邻国家间建立友好关系来实现,而“合作是通往繁荣与和谐的唯一道路”。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对话会发言时说,多年来,香格里拉对话会希望传递的信息一直没有改变,亚洲必须避免发生冲突。

  新加坡时政评论员翁德生说,亚洲人善于凝聚共识、求同存异,这一理念应该让全世界都听到。人们常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不容破坏,亚洲国家应以合作谋发展、促安全,在这方面中国是一个成功榜样。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政治学者李佩敏表示,全球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期待在关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议题上听到更多中国倡议和主张。

  美国“小圈子”不会得逞

  本届对话会上,美国方面再次推销其所谓“印太战略”,鼓吹建立“小圈子”。

  对话会期间,中方代表坚定表示,“不允许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损害亚太,不允许把地缘冲突、冷战热战引入地区,不允许任何国家、任何势力在这里生战生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中国文化是“和合文化”,追求的是合作共赢;美西方追求的是个体的绝对安全,最终结果往往是对抗分裂,导致大家都无法安全。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认为,中国的全球安全观追求的是共同和平与繁荣,而不是为个别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服务。当前,美国试图搞“亚太版北约”,但东盟国家绝对不希望世界回到冷战时期,也不会真正去配合美国的小动作,这是因为,“东盟国家深知,亚太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丰富的地区,最重要原因就是过去数十年来的和平稳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副所长陈刚说,中国的全球安全观是希望无论国家大小,所有国家都能和平安全,这才是人类真正的福祉。

  (新华社新加坡6月3日电 记者李萌、蔡蜀亚、严钰景)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