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5-30 09:52

  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

  ■许怡真

  今年5月29日,是第22个联合国国际维和人员日。

  世界需要和平,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执行监督停火、稳定局势、保护平民等任务,维和人员坚守在危机四伏的冲突战乱之地。自1948年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始以来,累计有来自120余个国家的200多万维和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超4200名维和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不幸殉职。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的一支关键力量,发挥着弥足珍贵的作用。中国始终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承担国际义务,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从此,中国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应对各种挑战中,申亮亮、李磊、杨树朋等中国维和军人英勇牺牲在维和一线,以青春和生命捍卫了铮铮誓言。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脚步踏实而坚定。从最初执行任务的军事观察员,发展到派出工兵分队、医疗分队、直升机分队、防卫步兵分队等成建制部队,中国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的力量多元拓展,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国常态化部署官兵到各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一颗颗地雷的排出、一条条道路的修通、一台台手术的完成……位于南苏丹、黎巴嫩、阿卜耶伊等任务区的中国维和军人,不负祖国重托,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出色的工作业绩、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任务区民众撑起一片和平的蓝天,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军队的担当作为,交出一份份让各方高度认可的出色答卷。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军队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力量。展望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履行守护和平的庄严承诺,持续为破解全球安全挑战提供良方,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战地施工——

  “工程的过硬质量,让人感到安心”

  ■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 刘雄马

  今年4月底,联黎部队意大利直升机分队营区遭不明武装袭击,宿舍区被破坏,分队人员立即撤出营区。很快,作为联黎部队唯一一支建筑工兵分队,我们就受领了一项紧急任务——为意大利直升机分队营区加装石笼防护墙。

  “指导员,我报名。”任务刚一传达,就有众多战友主动申请参加。

  执行施工任务当天,我们10余人组成小分队,携带工程机械装备赶赴现场。一下车,营区墙壁和门窗上数十个弹孔映入眼帘。没过几分钟,旁边的山上突然响起激烈的枪战声,紧接着几架战斗机从空中呼啸而过……

  根据联黎司令部发来的安全等级通报,我们认真评估安全形势后,仍然选择继续开展作业。战争就在身边,时刻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我让大家全时穿戴好防护装具,并安排警戒防卫人员轮流站岗。任务区中午的气温,最高接近40摄氏度,厚重的防护服穿在身上闷热难耐,一会儿就被汗水浸透。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所有人都克服困难加快施工进度。不到2天时间,我们就完成了约25米石笼防护墙加装任务。意大利直升机分队指挥官感激地说:“工程的过硬质量,让人感到安心,我们终于能搬回来睡个安稳觉了。”

  不惧危险、勇挑重担,越是硬骨头越敢啃。在当前黎以边境局势日益紧张之际,我们在充分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一次次无畏逆行。

  今年2月,地处“蓝线”地带的加纳友军营区在夜间突遭袭击,炮弹穿过宿舍区,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紧急加装T型防护墙。接到任务后,我们迅速赶往任务点。

  “十分感谢你们能冒险前来!”对于我们的到来,加纳工程官谢姆充满敬意。而后,他领着我直奔宿舍区旁边的修理车间,拿起一件胸口位置被划破的防弹衣说,一名士兵在进入掩体时被弹片击中,所幸穿了防弹衣,没有造成伤亡。环顾四周,我发现车间棚顶已被弹片、碎石砸得千疮百孔。

  当天,我们冒着大雨开展作业。衣服湿透,刺骨的寒风钻进身体,大家被冻得嘴唇发紫,直打哆嗦,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知道,早一刻完成任务,友军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自部署至任务区以来,我们常常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大家枕着枪声入睡,听着炮声醒来,还有许多次在施工任务中听到警报,不得不紧急进入掩体,等警报解除后再加快工程进度。我经常在任务复盘后问大家怕不怕,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怕!”是啊,我们是中国蓝盔,为和平而来,向险而行,无畏无惧。

  边境义诊——

  “你们是唯一冒险来此的维和医疗队”

  ■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 曾德乐

  “尊敬的全体中国医院人员,我代表德尔米玛斯村,对你们的慷慨捐赠和坚定支持表达深深感谢。你们的人道主义救援保护了村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这将对我们热爱的村庄产生深远影响……”这封给分队的感谢信,写自黎巴嫩德尔米玛斯村村长塞贝卡。

  还记得刚部署至任务区不久,我们就收到来自德尔米玛斯村的求助,希望我们能紧急援助一批药品。自去年10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发动攻击以来,在炮火的轰炸下,位于边境的很多村庄已经人去楼空。德尔米玛斯村是少有的还没有完全撤离的村子。但由于战争的未知风险和道路的严重损坏,村子和外界的联系变得非常不易。很多有慢性病和外伤的村民,都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了解到情况后,我们当天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尽快给予药品援助并开展义诊。

  几天后,由12名分队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援助组,携带血压计、血糖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20多种药物,一大早便从营区乘车赶往德尔米玛斯村。

  车子开进村子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为之一震:很多房屋墙壁上的弹孔密密麻麻,被烧毁的汽车残骸横在路上,有的建筑已经化为废墟……那一刻,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维护和平的意义,同时也紧了紧头盔和防弹背心。

  得知中国维和医疗队前来,村里唯一的诊所门口一大早就排起长队,村民纷纷前来。看到队员们从车上搬药品和医疗器械,村民们主动上前帮忙。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在家人的搀扶下前来看病。医生详细了解他的病情并进行B超检查后,诊断他患有胆囊炎和胰腺炎。医生开具了一些口服药帮助缓解病痛,并建议他尽快住院治疗。随后,繁忙的义诊一直持续了约5个小时,我们先后接诊50余名病人,发放各类药品400余盒。快要结束时,我忽然发现那位老人仍然蹲坐在门口。一位翻译说,老人在这里等了几个小时,只为在我们不忙的时候当面说一声“谢谢”。

  义诊期间,不时有无人机从村子上空飞过,低空飞行的噪音夹带着未知的风险,不免让人神经紧绷,但没有一名医护人员停下手里的工作。任务结束时,村长塞贝卡拉着我的手由衷地说:“你们是唯一冒险来此的维和医疗队,真诚感谢你们!我们爱中国!”

  长途巡逻——

  “不是你们,我还不知要困多久”

  ■第10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 彭乐祝

  每次执行维和长途巡逻任务,当地民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愈发让我感受到肩上责任之重。

  我们维和步兵营部署到位仅一周,便开始执行联合长途巡逻任务。那次巡逻总行程约200公里,历时3天2夜。途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护卫联合国地雷行动处人员前往距离临时行动基地约20公里的乌埃里地区,并在当地村庄进行雷场勘察,给村民普及防地雷常识。

  这次任务风险较大,沿途道路可能存在未知雷场。但听说乌埃里地区村民饱受雷患摧残,不少人因为误入雷区被严重炸伤,甚至失去生命。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毅然选择直面挑战。

  炎炎烈日下,车队循着过往车辆留下的车辙印缓缓前进,以确保安全。然而驶出不到10公里,道路陡然变窄,两侧长满了比车辆还高的灌木,车辙印也被杂草覆盖,一时难以辨认,驾驶员不得不减慢速度。

  我和几位战友负责头车的观察警戒,通过车窗及车顶炮塔,紧盯道路前方及两侧的草丛。忽然,车辆前方20米处,道路右侧一堆摆放形状特殊的石头引起了我的注意。透过望远镜,隐约还能观察到石堆上有白漆涂画的英文字母和标志。我当即判断出那是雷场的标志。车辆再次减速,正对道路中央缓慢驶过,车轮距离石堆最近时不到半米。如果不及时发现,车辆轧过石堆,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目的地,当地村民得知我们是来帮助他们清除雷患的联合国人员,纷纷热情介绍起附近情况,积极配合我们进行相关工作。等车队返程时,他们纷纷挥舞双手为我们送别。那一刻,我受到极大鼓舞,也深深感悟到维和任务的重要性。

  这样的珍贵记忆还有很多。近期,在一次赴亭迪洛的长巡途中,我们偶遇一辆被困在泥潭中的货车。货车上装满木炭,车轮被泥水淹没,动弹不得。货车司机徘徊在附近5天4夜仍未得到救助。见此,我们立即蹚进没过小腿深的泥潭,卸货物、清淤泥、垫石块,并从临时行动基地调来牵引车展开救援。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我们成功帮助货车摆脱困境。事后,货车司机激动地说:“感谢中国维和部队。不是你们,我还不知要困多久。”

  民众的笑容一次次激励着我们,用实际行动守护任务区的安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当地民众有困难,我们都会挺身而出,尽己所能提供支持,这就是中国维和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紧急救援——

  “危难之际,你们值得高度信赖”

  ■第4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 杨胜博

  前段时间,阿卜耶伊任务区安全形势持续紧张,多地同时爆发激烈冲突,波及联合国加纳营。我们接到联阿安全部队的通知,要求我们出动直升机,紧急后送受伤的加纳维和战士。

  由于事发突然,没有确切的风险等级评估。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在救援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来自地面的攻击。我们作为唯一一支驻阿卜耶伊的军事飞行力量,也是我国在海外维和唯一的一支直升机分队,履行使命义不容辞。分队党委作出部署,尽全力完成好此次任务,我也主动请缨随机担任空乘,负责对接急救小组。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命令后,机组成员争分夺秒标画航线、规划备份并选择备降点等,快速完成准备工作。大约20分钟后,比联合国规定的紧急出动时限提前10分钟,我和战友们全副武装登上直升飞机。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飞机向任务点飞去。

  为了以最快速度赶到任务点,机组采取了难度更大的低空隐蔽快速突防方式向任务点挺进。喷涂着“UN”字样的白色直升机快速掠行,一路上机组人员保持高度戒备。一旦发现不明身份人员聚集,无法判断行动意图,机长就迅速操纵直升机改变航向,规避人群、疾驰而去。

  终于,降落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情况并不乐观。降落点周围是荷枪实弹组织防御的维和友军,很明显,战斗状态并未解除。我们必须快速转运伤员,于是直升机选择以大速度、低高度的方式落地,并保持发动机发动状态。舱门一打开,早与我对接好时间节点、伤员信息、舱内设置的急救小组,顶着强烈的旋翼气流和漫天的烟尘,抬起伤员开始登机。不到5分钟,飞机再次升空,载着伤员往阿卜耶伊二级医院飞去。

  此后连续两天,我们分队出动直升机6架次,往返阿高克、杜库拉、托达奇多地,执行高风险任务,紧急后送伤员7人。联阿安全部队航空处处长胡里奥和航空安全处处长奥马尔称赞道:“危难之际,你们值得高度信赖。”

  铁翼飞旋,捍卫和平。亲历这几次任务,我和战友们在直面风险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维和军人肩负的使命。中国坚定不移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中国维和军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就要无所畏惧,勇担重任,不负使命职责。

  资料提供:庄小好、关清鑫、张 良、黄 欣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