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矢志强军是我们的追求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矢志强军是我们的追求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5-29 09:06

矢志强军是我们的追求

——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践行英雄宣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纪实(下)

  ■胡瑞智 郑夏云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李 倩

  4年前,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新任指导员接到任职命令,既心情激动又倍感压力。激动的是,能到大名鼎鼎的英雄连队任职,无比荣耀;倍感压力的是,连队正经历转型,武器装备类型增多,很多官兵面临转岗,遭遇很多难点挑战。

  一晃4年过去。让这名指导员欣喜的是,这届党支部带领全连官兵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打下了新高地——连队先后完成空中转场机动、合成部队实兵对抗、战斗力检验评估等大项任务,成功实现转型跨越。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英雄连队始终保持一脉相承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前不久,记者走进“杨根思连”,倾听官兵讲述矢志强军、接续奋斗的动人故事,感受连队蕴含的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精神的力量——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新时代杨根思传人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杨根思连”荣誉室,叠放着一件被鲜血浸透的迷彩服。

  2016年盛夏,南苏丹局势骤然紧张。那天,连队战士杨树朋正是穿着这件迷彩服,不幸牺牲在南苏丹维和任务的战位上,用生命践行了捍卫和平的誓言。当日,原本没有执勤任务的杨树朋主动请战,到危险的哨位执行警戒任务。

  与他一同牺牲的,还有刚过完22岁生日的战友李磊。

  两名战士牺牲不久,当地战事再次升级扩大,我维和步兵营守卫的联合国营区随时可能遭受新一轮冲击。接到上级通报,“杨根思连”决定组建8人突击队担负阻击任务,构筑第一道防线。

  一条视频,真实记录了当时感人的一幕——

  “已结婚的、是独生子的,后退一步!”该连指挥员的命令下达后,官兵纹丝不动。

  “是党员干部的,向前一步!”只见全连官兵齐刷刷地迈步向前。

  视频中,年龄最小的突击队员林思琦刚19岁,临行前,他在告别信中写道:“马上就要出发了,再见了爸爸妈妈,祖国不会忘记忠诚于她的人。”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新时代杨根思传人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谈起那场战斗,曾参加维和任务的“杨根思连”官兵,眼神中充满勇敢坚毅。他们坚持向老连长杨根思学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无惧生死、勇立新功。

  那年抗洪,原本在山东老家休假的该连指导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当时,通往灾区的高铁已全部停运。他坐飞机、转汽车,又徒步近4个小时,终于抵达抗洪一线。他说:“抗洪就是打仗。我必须和连队战友一起战斗!”

  如今,“学习杨根思、成为杨根思”在连队蔚然成风。以老连长杨根思为榜样,“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成为激励该连官兵奋斗强军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深融入一茬茬官兵基因血脉,感召着新时代杨根思传人在新征程上敢于牺牲、敢于斗争、一往无前。

  传统的力量——

  奋斗的种子一旦扎根,就会在血脉里茁壮成长

  得知自己和战友代表连队去北京参加“时代楷模”发布仪式,“杨根思连”干部米泰宇既紧张又激动。他拿出一套洗好的军装,用电熨斗熨了又熨。

  这时,米泰宇突然想到一个问题:70多年前,老连长杨根思参加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米泰宇一边想,一边走进“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教育中心。他在老连长当时的北京参会日记中找到答案:“我高兴极了!换上了最新的衣服,佩戴了所有的奖章,把衣角扯了又扯,军帽掸了又掸……”

  老连长的日记,让米泰宇想起自己刚下连时曾面向连旗高喊“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场景。面对老连长的雕像,他暗下决心:“老连长,您放心,我一定坚决完成任务!”

  宿舍里,进门第一个床铺上贴着“杨根思”的名字;走廊上,醒目张贴着“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营房前,杨根思雕像庄严矗立;晚点名,值班员都要呼点“杨根思”,官兵集体答“到”……记者真切感到,“杨根思连”充满仪式感的革命传统教育播撒着英雄的火种,让“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官兵血脉,凝聚起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奋斗的种子一旦扎根,就会在血脉里茁壮成长。

  卫国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入伍前,曾在哥哥墓碑前深情告白:“你未完成的任务,接下来就交给我吧!”

  肖荣基来到连队后,聆听了杨根思的英雄事迹,被深深震撼了。“我要向英雄学习,书写自己的奋斗故事!”肖荣基坚定地说。

  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新战士叶兴泰,来自老连长杨根思的故乡,而且被分到杨根思生前所在班。他自信满满要干出一番事业。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工作中连碰几次壁后,他有些沮丧。

  为帮助叶兴泰走出低谷,班长付东旭带他学习老连长的自述——“叫我好好学习,我就干!选我当爆破队长,我也不推。我又研究炸药,当燃烧弹使用,要它亮几分钟,就亮几分钟”“不怕困难九十九,只要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意志就不怕困难”……

  听老连长的故事,读老连长留下的文字……随着对老连长了解的加深,叶兴泰越发感到惭愧。过去,他只是把杨根思家乡人、杨根思传人挂在嘴上,但对老连长的奋斗精神学得不多。叶兴泰下定决心:“要像杨根思老连长一样去战斗,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如今的叶兴泰,能力素质全面进步。前不久,“杨根思连”组织武器分解结合考核,他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荣誉的力量——

  荣誉室的锦旗只代表过去,新征程需要杨根思传人接续奋斗

  “荣誉时刻”的打开方式有很多,在付东旭心中,5年前的那一刻弥足珍贵。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付东旭高擎“杨根思连”荣誉战旗昂首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战旗猎猎、铁流滚滚,那一刻付东旭激动万分、倍感自豪。

  当年7月,付东旭作为“杨根思连”荣誉战旗擎旗手入选战旗方队。受阅方队采取全程淘汰制,考核不合格便会成为替补队员。120面荣誉战旗最终只能有100面战旗通过天安门。付东旭感到压力巨大。

  “你知道手中战旗的意义吗?”连长赋予任务时的叮嘱,再次回响在付东旭耳畔,“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老连长和战友血染战旗,用生命践行使命。今天,杨根思传人要用行动维护连队荣誉,为战旗添彩”。

  战旗飘飘,写满荣光,承载厚重的荣誉。

  高擎这面荣誉战旗,誓言从口中喊出,奋进力量在心间积聚。训练期间,为练出精气神,付东旭在太阳底下练眼力;为让军姿更加挺拔,他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阅兵结束返回部队,付东旭来到杨根思雕像前,向老连长报告:“我没有给英雄连队丢脸!”

  “‘杨根思连’排排有授称、班班有战功,但这里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的兵。”采访中,说起上级领导对连队的这句评价,战士袁茂松深表认同。

  2017年,入伍5年的袁茂松被调整到“杨根思连”。从炮兵连到步兵连,环境、人员、专业、岗位都发生变化……一想到要从零开始,袁茂松就感到信心不足,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进入连队的第一课,便让他深受震撼。

  “袁茂松!”

  “到!”

  “你是我连组建以来第6808名战士,现授予你‘杨根思连’第6808名战士荣誉编号,欢迎入列!”

  “是!”

  入连仪式结束,袁茂松在指导员带领下参观了荣誉室、领取了荣誉档案,并面对连旗宣誓——“只有给连旗增光的义务,没有给连旗抹黑的权利!”当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我之前,6807名战士为了连队的荣誉战斗。到我这里,绝不能掉链子!”

  时值所在旅进行岗位练兵比武,“杨根思连”没有因为袁茂松刚转隶过来就忽略他,而是让他加入车组参赛。虽然只取得了第4名,但连队“捍卫荣誉没有局外人”的追求让他动容。为荣誉奋斗的豪情,在袁茂松心底油然而生。4个月后,袁茂松参加旅创破纪录比武,一举夺冠。

  荣誉室的锦旗只代表过去,新征程需要杨根思传人接续奋斗。官兵用实际行动彰显他们的决心,那就是要“像老连长杨根思一样去战斗”,以此捍卫连队的荣誉——

  带队备战陆军组织的比武,时任排长仇安面部受伤仍带领车组参赛,勇夺桂冠;侦察分队集训,下士陆肖肖怀着“连队让我去比武,我为连队拼第一”的信念,拿下狙击步枪应用射击第一名;干部米泰宇参加比武首轮失利后奋力拼搏,最终逆袭夺冠……

  傍晚时分,铿锵激昂的旋律在营区响起,这是“杨根思连”官兵常唱的歌曲《跟着杨根思去冲锋》——

  “跟着杨根思去冲锋,那是英勇无畏的彪炳,作为战士无上的光荣,融进每一滴血液里沸腾;跟着杨根思去冲锋,那是英雄基因在传承……”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大仓”黑龙江:沃野千里迎丰收

  • 趣味活动迎国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2024-09-27 09:20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24-09-27 09:20
不到一年,杨绍辉就夺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并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2024-09-27 09:18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2024-09-27 09:16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2024-09-27 09:12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2024-09-27 04: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4-09-26 10:23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2024-09-26 10:17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2024-09-26 10:16
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无数教师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2024-09-26 10:12
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落成八周年之际,“中国天眼”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2024-09-26 09:21
大模型对未来10年—20年影响长远,做好积累‘后发先至’也是好事。
2024-09-25 12:39
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
2024-09-25 04:20
纵观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规模成长迅速,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
2024-09-25 09:29
“模型崩溃”是今年7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的问题。熊德意解读称:“真实的人类语言数据,其分布通常符合齐普夫定律,即词频与词的排序成反比关系。
2024-09-25 09:26
现代生物育种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培育性能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新一代育种技术,是种业强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
2024-09-25 09:24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2024-09-25 09:23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2024-09-25 09:04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2024-09-24 16:26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