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81集团军某旅引导官兵聚焦实战强能力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第81集团军某旅引导官兵聚焦实战强能力

来源:中国军网2024-05-22 11:05

  该旅装甲分队进行反向射击训练(资料图)。贾立龙 摄

  塞北初夏,铁甲轰鸣。近日,第81集团军某旅组织装甲分队战斗射击考核。

  “后方‘敌’坦克,歼灭!”听到指挥员命令,驾驶员平稳车速,炮手快速向后调转炮口。判别靶标性质、测距瞄准、果断击发……随着一系列娴熟动作,炮弹呼啸而出。

  炮弹落处,硝烟升腾。

  “事先没有情况通报,现场不见固定靶标,固定道路变成了茫茫草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坦克七连连长孙志斌有些感慨。他说:“此次考核,炮手必须强化与车组乘员的密切配合,并结合现场环境自主选择射击角度、调整炮管方向,才可能摧毁随机出现的目标。”

  置身近乎实战的考核场,他不禁想起之前参加营战术考核失利的场景。

  那是去年驻训期间,孙志斌所在营依托某型模拟对抗系统,围绕“坦克分队进攻战斗”组织战术训练考核。考核准备期间,他按照以往经验将考核流程划分成不同阶段,针对以往常考课目逐人“过筛子”,并把战斗任务细化到车组、具体动作明确到单兵。当有人针对遗漏的课目作出提醒时,他却说:“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马上要考核了,暂时顾不上那些了。”

  战备转进、编队集结、远程机动……考核开始,官兵在孙志斌指挥下依照流程,完成一系列战术动作,很快抵近“敌”前沿。按照惯例,他们再完成最后的靶标射击任务,就完成了考核。彼时,孙志斌和连队官兵密切关注着正前方,等待目标出现。

  “数辆坦克从侧翼快速接近,同时后方出现小股‘敌人’。”焦急等待中,对讲机里传来情况通报——侧后方发现“敌人”。孙志斌判明目标方位后,当即指挥编队改变冲击队形,意图占据有利地形后重新组织进攻。

  事发突然!就在官兵依令调整队形时,有的驾驶员发现坦克停在了雨裂沟,一时难以原地掉头;有的驾驶员因前期考核一味求快,已与后续车辆拉开较大间距;有的车组乘员缺少默契,迟滞了队形调整进度……“敌人”抓住这个空当,利用肩扛火箭筒实施打击,孙志斌所在连遭到“重创”。

  “战场变化不可能按预定流程走,平时还要多练应急招法”“预案只能作为参考,到了战场上生搬硬套必然会吃苦头”“考核评比有侧重,但平时训练不能有缺漏,必须训好每个课目、练强每项技能”……考核失利后,连队干部骨干在复盘检讨会上做了深刻剖析和反思。孙志斌自我剖析说,侧后方来敌的应对方式并不复杂,但他在前期围绕考核准备“用力过猛”,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考核夺分”上,疏忽了一些小课目、不常考课目及应急招法训练,“原因是脑袋里‘应试思维’在作祟”。

  “必须摒弃‘应试思维’,扎实练就‘应战招法’。”那次考核后,该旅积极教育引导官兵正确看待日常训练与阶段考核关系,鼓励干部骨干对标新大纲要求、严卡实战标尺,查摆日常训练中存在的与实战要求不符的问题,梳理形成“问题清单”;组织召开“诸葛亮会”,引导大家聚焦练兵备战中存在的差距短板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同时,机关部门针对“问题清单”修改完善训练计划,针对弱项课目开展强化训练,集中精力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在此基础上,该旅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牢固立起练为战、考为战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提高各种考核比武的实战性、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进入战位,走上演训场、考核场,加强对训练和考核的科学指导。如今,他们组织训练考核,随机出情况、设难题已成常态,官兵快速反应和特情处置能力得到有效锤炼。

  随着战场意识的不断强化和军事训练的深入开展,该旅战斗力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在近日组织的一次步坦协同训练中,官兵面对坦克淤陷、车组乘员负伤、遭受无人机攻击等多种特情,沉着应对、冷静处置,以优异表现完成任务。(江雨春 贾豪天)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