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吉林省白城军分区组织开展革命文物征集活动——
三级联动汇聚红色薪火
■罗德海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宋济舟
“把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获的纪念章捐献给组织,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初夏的晚风,吹拂着百岁抗美援朝老兵孙启珍家的窗棂。柔和的灯光下,老兵轻抚着一张照片,照片中的纪念章熠熠生辉。
孙启珍家住吉林省通榆县瞻榆镇。捐献奖章,是这位老兵的情怀所系。
白城市地处松嫩平原,是一片红色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2022年4月,吉林省军区因筹建吉林革命军事馆事宜,向各军分区下达文物征集通知,白城军分区按照部署要求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展开征集工作。
该军分区领导介绍,起初,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各界捐献积极性不高。为让捐献革命文物的意义家喻户晓,该军分区以“线上+线下”方式,在全市开展文物征集宣传。线上,他们通过多个媒体平台发布征集公告;线下,建立“三横一纵”征集网,即“武常委”报告、“第一书记”发动、主要领导协调,军分区、人武部、乡镇街道武装部三级联动。
在一次征集发动中,孙启珍了解到这项工作,决定主动捐献纪念章。交流中,工作人员被孙启珍讲述的战斗故事所感动。该军分区专项领导小组受此启发,挖掘征集文物背后的故事,制作成革命故事卡片广泛发放,在进一步强化文物征集宣传力度的同时,潜移默化开展国防教育。
线上线下联动,为征集活动带来更多溢出效应。“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财富,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就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在看到“指尖白城公众号”发布的革命文物征集信息后,市民王海军捐出父亲参加革命留下的纪念物。
如今,该市革命文物征集活动日益升温,已征集到各类革命文物260余件。“我们要做好征集革命文物的‘下篇文章’,继续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汇编成册,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军分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播红色文化的鲜活教材。”该军分区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