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林海雪原育“血狼”——第78集团军某旅参加“萨彦岭行军”比赛记事
首页 > 军事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责编:张璐琢]

林海雪原育“血狼”——第78集团军某旅参加“萨彦岭行军”比赛记事

来源:新华网2024-05-11 11:03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出席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阿努廷

  • 习近平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加载更多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结束后,中国男女两支参赛队在终点合影留念(4月8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新华社哈尔滨5月10日电 题:林海雪原育“血狼”——第78集团军某旅参加“萨彦岭行军”比赛记事

  付晓辉、王世龙、刘小红

  4月,俄罗斯某训练中心,白雪皑皑,寒风凛凛。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中,中国女子参赛队冲过终点(4月8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赛场上,中国参赛队员人均负重30多公斤,历时2天1夜,完成12项课目,在与多国参赛队竞技中,男女两队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男兵队获男兵组总分第二;女兵队首次参赛,获女兵组9项第一、总分第一。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从伤员上送起点出发(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20余名中国参赛队员,来自陆军第78集团军被誉为“血狼”的某旅,他们在异国林海雪原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向伤员上送课目场地滑雪行军(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赛场是训练场的延伸

  一组数字可透视他们备赛训练强度:每天训练超12小时,人均磨损止滑带6副、绳索8条、雪具2副,人均雪地累计爬升高度相当于16次登顶珠峰……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女子参赛队进行滑雪行军(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增加训练强度,保证训练时长,是提高成绩的基础!”在国内外大项比武中多次摘金夺银的该旅越野滑雪高手邹德帮说。

  每天杠铃深蹲,通过加强腿部肌肉力量训练,提升雪板操控能力;反复练习雪地技术动作,强化滑雪技术;通过林海雪原爬升行军,增强耐力……邹德帮分享自身经验,帮助战友提高训练成绩。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队员进行绳索滑降(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苦练更要巧训。“绳索滑降”课目不仅需要良好体能,更考验队员的绳结技术、团队协作。针对比赛课目特点,该旅抽调优秀教练员攻关。

  “我们针对女兵身材特点,灵活调整下滑方式,由原来的‘坐滑’调整为‘侧滑’,把女兵放绳速度提高了一倍。”教练员杨波说。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中,中国男子参赛队从起点出发(4月8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优异成绩还得益于该旅经常性抓严寒条件下军事训练。“我们把部队置身林海雪原实训严训,将滑雪技能和战术训练相融合,不断提高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旅指挥员赵正兵说。

  每月开展一次战斗体能训练,官兵负重20多公斤完成20公里长途拉练,多课目连贯作业10多个小时……此类课目在该旅并不鲜见。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女子参赛队进行伤员上送(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赛场是扬国威的舞台

  比赛首日,中国女兵就取得了当日女兵组所有课目第一名!

  然而,她们很快迎来挑战:令参赛队员望而生畏的“斜面攀登”课目。这一课目需要每名队员穿戴冰爪,利用上升器在超过35度的斜坡上攀爬,全程负重35公斤前行。而眼前的赛道,比平时训练长度还要长、坡度还要陡。

  作为队列第一人,郑杜娟的攀登速度,决定整个队伍的速度。面对齐腰积雪,身材娇小的她连滚带爬硬是为战友闯出一条通道。然而,比赛后半段是断崖式陡坡,郑杜娟发现崖壁没有着脚点,她只能靠双手死死拉拽绳索,凭借顽强毅力徒手攀爬到悬崖顶,帮助后续队员完成攀爬。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女子参赛队进行伤员运送课目的比拼。这是队员们搭建简易托架(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最惊险的课目当属“结伴滑雪”,要求队员们用绳索相连滑雪。为减少比赛用时,女兵们采取难度最大的直滑降,最大限度缩短距离,提高滑降速度。她们胆大心细,冒着受伤危险,凭借平时练就的绳索连接技能和稳定下滑技术,快速通过障碍崎岖地段,夺得第一名。

  女兵古雯莉说:“这种速度的直滑降,意味着我们不能犯一点错,即使一个小雪包躲避不及,整队都会摔倒翻滚。”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女子参赛队与其他参赛队一同从起点出发(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赛场另一端,中国男兵同样奋力拼搏。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进行班组射击(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在“伤员运送”课目比赛时,由于当日气温突升,雪质湿软,雪板滑行速度骤减。对此,男兵们及时改变策略,下滑时采取难度较大的撑杖和蹬滑方式加快滑行,最终夺得第一。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女子参赛队进行伤员上送(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中国士兵,真棒!”赛场上,外军对中国队员竖起大拇指!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中,中国女子参赛队冲向终点(4月8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赛场是学外军的课堂

  回国当天,队员们就开始观看外军比赛视频资料,研究他人长处,复盘己方不足,讨论改进训练。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进行班组射击(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一些外军有实战经验,他们赛场上的一举一动,都来自实战总结。”中国队总教练彭亚光说,“例如在射击课目中,某外军参赛队总能以最快速度完成,他们的实战理念、战场意识、战术运用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伤员上送课目结束后,中国女子参赛队队长李贺及时补水(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外军把赛场和战场融合的很多做法,令领队崔迎彬印象深刻:“某外军参赛队把在实战中使用的无人机投弹、无人机搜救和战场救援等课目总结规范,组织各国队员观摩,同时把比赛获取的经验用于训练、作战。”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进行雪崩搜救(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某外军参赛队战术理念则给队员李尧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他们注重单兵素养的同时,更注重队组协同,队员间的分工明确、配合紧密,这些都源于战场经验!”

  中国队员同样被外军学习。“伤员运送”课目,中国队取得优异成绩,外军通过借鉴中国队托架制作、人员拖拽、绳结连接等方式,逐渐缩小差距。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第一个比赛日,中国男子参赛队进行伤员上送(4月7日摄)。新华社发(杨贵良摄)

  “赛后,我们及时吸纳外军优秀训法,不断提升官兵在冬季严寒条件下遂行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旅指挥员赵正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