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时代革命军人要选择做一粒“好种子”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新时代革命军人要选择做一粒“好种子”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5-06 10:18

  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热情讴歌了种子的力量:“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办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全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于最粗砺的大地上萌发出最娇嫩的芽,以最弱小的身躯诠释最不可思议的能量,种子可谓自然界中极具启发意义的存在。而许多优秀党员、时代先锋也是这样的一粒种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书写平凡中的不朽传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都选择做一粒种子。

  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年轻时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一走就是几十个春秋,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成功的背后,皆源自于他年轻时的“禾下乘凉梦”。人生如船,梦想是帆。人生有了梦想,就有了砥砺前行的动力,就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做一粒有韧性的种子。无论被风带到哪里,无论被小鸟衔到哪里,无论面对怎样的恶劣环境,坚韧的种子总会发芽,或结出饱满的果实,成长为参天大树……一部原创话剧《种子的天堂》,讴歌了钟扬种子般的品格。钟扬坚持十几年援藏,只为填补西藏的生态学植物学空白,带出一支留得下的学术队伍……对于生命健康风险、物质生活简陋、家庭疏于照顾、学术成果显示等,他都置之脑后,用53岁的生命,做了别人100年才能做出的事情,展示了一位科学家可贵的家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锻造毅力、学会坚韧,不向命运低头,不怕困难挡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活总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做一粒有能量的种子。在革命战争年代,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名党员也是一粒种子,他们无论在哪个岗位、做何种工作,都能发挥最大的能量,或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或取得骄人的业绩和成果。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王进喜,到“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自己”的教授李保国;从“一生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缘”的屠呦呦,到“把深潜进行到底”的叶聪……他们既有一颗赤诚报国之心,又有为国家担当重任之能,从而让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果。选择做一粒种子,就要赋予其强大的能量,把根扎在实践和群众中,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以高能量、满负荷状态为国争光,为民奉献。

  做一粒有情怀的种子。植物界的种子,奉献给人类的是绿荫,是粮食,是果实。像种子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情怀。怀揣“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的朴素愿望,吴明珠八十高龄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信守“军人最大的幸福是不辱使命”的张超,把29岁的青春化作海天“飞鲨”腾飞的英姿……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让山河改变了模样,让祖国拥有了尊严,让大众享有了幸福,让时代奏响了凯歌。诗人有言,“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然后才能获得生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就是把无数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

  所有的丰收,都源于一粒种子。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要选择做一粒“好种子”,以忠诚为内核,以实干为底色,以奋进为动力,以奉献为品格,无论在何处落地生根,都怀着信仰和热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好突破,去追寻光明,去拥抱梦想,去收获丰盈的人生。(向贤彪)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