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军某部帮助新排长们拔节成长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海军某部帮助新排长们拔节成长

来源:中国军网2024-04-29 09:39

  “刘国炳——少尉!”授衔仪式上,摘下带有4年军校记忆的“一道杠”,换上代表身份转变的“一杠一星”,海军某部少尉排长刘国炳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隐隐的不安。

  “您知道我的情况,我是战士考学,23岁进入军校,27岁回到基层部队,今年已经28岁了。”来到部队任职没多久,刘国炳一脸凝重地敲开了指导员兰天照的房门,言谈中难掩失落,“28岁的少尉排长,似乎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别人一大截。”

  有此感受的,不止刘国炳一人。随着新的军官政策制度改革落地,新毕业的排长如果是本科学历,一般被授予少尉军衔,而在此之前,则被直接授予中尉军衔。这一变化,本是让新排长们多些时间在基层好好蹲蹲苗,但其中一些人却因此产生了心理落差。

  平时闲聊,大家或多或少的担忧,早就引起了兰天照的关注。这次听刘国炳一说,他索性把连里所有的少尉排长叫到房间,来一次集体谈心。

  “同样是排长,肩章上少了一颗星,感觉比别人矮一头”“当排长时间变长了,不知道以后朝哪个方向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敞开心扉。

  “你们的忧虑,我能理解。但放眼全军,同年毕业的学员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基层是成长成才的沃土,多蹲蹲苗对年轻干部没有坏处。”看着年轻的面孔,兰天照语重心长地讲解政策、分析形势,为他们做好思想引导、扫清思想迷雾,“凡事要向前看,不要总和过去比。当前最重要的,是想好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制订人生目标,提高能力素质,立足本职岗位把工作任务完成好。”谈心结束时,兰天照向大家保证,现在各级都非常重视新排长的培养使用,也在想方设法创造有利条件:“你有多大才,组织就给你搭多大台。”

  听完指导员一番话,刘国炳豁然开朗:与其在意肩上有“几颗星”,不如好好想想以后该怎么干。

  在这批少尉排长中,陈杰的想法比较成熟。在军校读书时,他就开始谋划自己的军旅生涯。通过自学政策法规、聆听专家辅导、请教机关干部和部队官兵,陈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并在毕业前给自己设计了一张职业发展路线图,上面明确标出了每一步晋升所需要的能力、应具备的条件。

  通往成功的路上,把准方向非常重要。心里装着这样一张图,陈杰下连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基层大项任务多,机会就多,成长就更快。”这些年,陈杰跟随部队上高原、下岛礁、赴深海、走戈壁,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按照路线图的规划,在一次次实践锤炼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旅里组织实兵对抗演练,遴选分队指挥员。早有积淀的陈杰主动请缨,在同批排长中脱颖而出。

  演练当天,陈杰指挥装甲侦察分队对“敌”指挥所展开侦察。被“敌”前沿哨兵发现后,他沉着应对,一边指挥火力组正面吸引火力,一边命令突击组迂回到“敌”后攻击,一举扭住战局。

  “打得漂亮!”侦察分队的表现获得导调组好评,大家都以为其指挥员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没想到从战车上走出来的,竟是一名少尉排长。

  “赢得胜利、获得认可,主要凭本事,而不是靠军衔。”走下演练场,陈杰立即带领分队展开复盘、查找不足,为迎接新的挑战积蓄力量。

  谈及其他战友忧虑的那些问题,陈杰有自己的见解:“基础不牢,个人发展肯定没有后劲。蹲苗时间长一点,正好可以在基层磨砺一番,这样今后不论晋升军衔还是调整岗位,都不会出现基层经验不足的问题。”

  陈杰的成长经历,对于其他少尉排长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少尉排长周品比刘国炳小5岁,虽然不为年龄担忧,但同样有着自己的困扰。原来,他一直把长期服役当成军旅目标,但作为生长干部学员来到基层,陌生的环境、自身缺少资历的短板,让他一度产生了迷茫。看到陈杰依靠“稳扎稳打”换来个人发展的“顺风顺水”,周品找到了努力目标和前进方向。

  他白天在训练场给自己“加餐”,晚上到学习室“充电”,一边剖析自身能力短板,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一边主动向连队的技术骨干、训练尖子拜师请教。凭着一股拼劲和韧劲,他的专业理论、装备实操成绩双双达到“优秀”标准,在旅里的考核中表现出色。

  “指导员说得没错,过硬的能力素质才是立身之本。”周品兴奋地说,立身之本足够厚实,发展前途自然更加广阔,“这跟初到基层部队任职时,被授予什么军衔没有必然联系。”

  个人想进步,组织搭梯子。该旅领导介绍,为了更好地帮助新排长们拔节成长,他们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理论轮训、参谋集训、骨干培训等活动,帮助少尉排长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军事素养,夯实带兵能力;另一方面,开展多岗位交叉培养,安排少尉排长到不同专业岗位锻炼,丰富经验、完善履历,解决后续发展受限问题。此外,他们还要求营连主官与少尉排长结成对子,实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行稳才能致远。”采访中,该旅人力资源科干事谢刚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少尉排长在军营里成长成才,好比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获胜的关键不在于某一阶段的全力冲刺,而在于自始至终保持好步调和节奏。

  据他介绍,如今在该旅的各类大项任务中,经常可见少尉排长的身影,他们踊跃参与、喜欢思考、充满干劲,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盼头。(张飞龙 夏泽华 昂正平)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