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川藏线上的鸣笛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4-02 09:29

川藏线上的鸣笛声

插图:唐建平

  ■武诗韬

  从成都开车到拉萨,在这条著名的川藏线上,一路至少要鸣几次笛?

  西藏军区某运输旅的二级军士长张永明告诉我:5次。

  常年在高原上跑运输的军人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每到一个战友的牺牲地,要鸣笛3声;坐在副驾驶位的同志,要敬军礼。

  “武记者你看噻,从成都出发,一路西行,不久就到了泸定。”张永明一口浓郁的川腔,拿出一张地图,手指沿着川藏线滑动。

  当年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两侧,庄严肃穆地矗立着22根方柱,它们代表着当年飞夺泸定桥的22位勇士。方柱绝大多数是无字碑,其中只有5根柱子上刻有名字。

  车队到了泸定,会第1次鸣笛。

  张永明的手指向西缓慢滑动,指向康定境内的折多山。

  折多山海拔4000余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

  1990年3月17日,车队在翻越白雪皑皑的折多山途中临时休息,战士张洪像往常一样逐一检查班里每辆车的车况。意外突然来临:一辆从后方驶来的载重卡车因刹车不及时,撞向了张洪。张洪一句话都没有留下,便倒在雪山之上。中央军委授予他“川藏线上的英雄汽车兵”荣誉称号。

  这是第2次鸣笛。

  张永明的手指继续向西滑动。

  怒江72拐下来,就是怒江桥。老兵们口口相传,当年修桥时曾牺牲了一位战士。如今,一批又一批游客路过大桥时,都会自发地拜祭,并把过去发生的故事,讲给他们尚懵懂的孩子听。

  “我当兵那年班长就教给我,路过这里,要给这位同志鸣3声笛。”张永明双眼有些凝重,好像想到了过去祭拜无名烈士的一幕幕。

  这是第3次鸣笛。

  张永明的手指指到了白马段,语气愈发沉重。

  “这里埋葬着我们旅的一位烈士,名叫徐思平。1993年3月,他在执行高原运输任务中不幸牺牲。”

  这是第4次鸣笛。

  继续西行,便抵达了通麦。“这里是最后一次鸣笛,也是为了纪念我们旅的烈士们。”

  1967年8月,川藏兵站某部汽车团执行任务途经此地,突遇泥石流,道路被阻。为了引导车队突围、疏散被困群众,副教导员李显文等10名官兵涉险逆行,不幸被卷入特大山洪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央军委授予他们“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荣誉称号。

  “到通麦的前一天,我们就会上山拾捡一些树枝,把纸巾扎成花的形状,用细铁丝一绑,做成一个简单的花圈。第二天带上准备好的烟、酒、水果,为英雄们扫墓。”

  “武记者,悄悄告诉你,每次扫完墓,我跑车就跑得心安、跑得有劲。”张永明的语气变得轻松起来。

  张永明收起了地图,继续向我介绍,今年是川藏线通车70周年。70年前,数万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克服了高原反应、粮食短缺等种种困难,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建成了川藏公路。藏族同胞将这条用血汗筑成的川藏线称为“彩虹”“金桥”。

  “为了修建这条路,有很多军人牺牲了。按理说,哪止鸣笛5次啊!”张永明微微叹了口气,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咱们高原运输兵啊,跑大车是有些危险,但一想到那些为了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先辈们,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如果有那么一天,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做后辈的,也绝不会退后一步。”

  我凝神看着张永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一种精神——乐观、豁达、不怕牺牲、敢于胜利,仿佛跨越了几十年,从先辈那里传承下来,一代又一代……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警察节重磅视频《无界守卫》

  •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