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丨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丨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2-27 09:11

  伟大见于平凡,光荣在于坚持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张少波

  群山巍峨,雪野茫茫,一队迷彩身影向远方慢慢移动,构成了茫茫昆仑山脉中的动人画面。

  这是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官兵们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一天又一天,他们在这里驻守。几十年来,这里的一代代巡线兵,走着同样的路、做着同样的事。对于一批批巡线兵们来说,他们平凡的军旅生涯,就是守护这条通信线路。

  有人说,当巡线兵很伟大——守着一条线路,与鸟兽为邻,和寂寞相伴,用青春维护着国防的信息动脉。

  巡线兵们却说,伟大见于平凡,光荣在于坚持——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坚持。

  平凡之路,亦有别样风采。任何宏大的历史叙事,都是由无数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编织而成的。任何平凡人的生活,都与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相连。

  作为国防光缆网的重要通信节点,他们脚下奔涌着国防信息的“数字江河”。或许他们就像高原山路上的岩石,平凡得不为人所知;或许在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脆弱,但当他们融入这样一份事业里,行走在这样一条高原巡线路上时,自然也就有了如山峰般的坚毅和伟岸。

  当春运的人潮在神州大地上涌动时,随着口令下达,通信站的官兵们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线路。

  这是一条青春之路、平凡之路,也是他们的奋斗之路、奉献之路。

  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张大鹏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张修山  张少波

  巡线路上没有硝烟,只有一茬茬巡线兵行走的脚印

  纳赤台,地处昆仑,藏语意为“沼泽中的台地”。然而,这里和沼泽地没有半点关系,四周高山环绕,平均海拔3600米,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的65%。

  大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不屈在这里交锋:站在纳赤台极目远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架空通信光缆交错绵延,直通拉萨。

  2020年12月,刚从军校毕业的顾洪丞,主动申请来到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

  从家乡成都乘坐24小时的火车到达格尔木,再乘车近百公里来到这里……刚一下车,顾洪丞就迎来了纳赤台的第一个“下马威”:脚下软绵绵、身子轻飘飘,人都快站不住了。

  然而,纳赤台给顾洪丞带来的考验远远不止这些。

  “20公里要走一天?”这是第一次巡线时顾洪丞心中的问号。听完他的疑问,同行的老兵只是笑了笑:我们第一次巡线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所负责巡护的几条线路大都架设在山顶上、山坳里,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官兵们每周巡护一趟,需要翻越三座大山,跨过十几条季节性河流。

  从“偏三轮”到“北京吉普”,再到如今的“勇士越野车”,光缆巡护车历经多次更新换代,但对官兵来说,双脚仍是依靠最多的“交通工具”。这让毕业于汽车分队指挥专业的顾洪丞心情低沉,一度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巡线兵的工作很枯燥,常年奔走于标石之间,用一串串脚印把各个标石连点成线。”顾洪丞告诉记者,光缆线路沿途的通信标石是官兵们最熟悉的“战友”,即使被大雪覆盖,官兵们也能迅速找到准确位置。

  狂风夹杂着飞石遮天蔽日,强烈的紫外线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通信站官兵依然坚守战位,进行线路巡护检查。

  来自湖南的年轻战士章哲,刚来到纳赤台就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见过很多山,但是像纳赤台这种一根草都不长的山,真是头一次见,被这里的荒凉孤寂震惊了。”

  海拔在升高,心跳在加剧,腿脚在发软……章哲还记得第一次巡线的经历:每一步都像走在生命的极限边缘,沉重的喘息声在雪地里显得格外清晰,也让他对昆仑山又多了一份敬畏。

  在这方圆数十里不见人影的地方,通信站官兵们每天守望着万年不变的雪山、荒漠,与其说是和大自然搏斗,更多时候是和内心的孤独作战。

  巡线路上没有硝烟,只有一茬茬巡线兵行走的脚印。风一起,雪一下,这脚印又被深深埋住,好像什么也未留下。

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官兵坚守战位。图为举行升旗仪式。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好走下去

  人们常说:梦想是绿色的,那是青春的颜色。在这片土地上,这群年轻官兵对绿色格外地渴望。

  几年前,他们在营区里搭起了一座简易蔬菜大棚。为了改善土壤,他们利用休假等下山的机会,从山下取土;这里的水盐碱较重,他们就背来淡水,每天精心浇灌。即使这样,百十平方米的菜地也就只成活了几棵蔬菜。

  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在大家看来,种下的不仅仅是种子,更是希望。一次,一场大风把大棚连根拔起,官兵们抱住大棚支架,在寒风里坚持了两个多小时。

  经过反复尝试,这场持续几年的较量终见高下:如今,蔬菜大棚年年丰收,官兵们每年3月到10月都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每到中秋佳节,通信站官兵都有一个固定节目:与家人视频赏月。

  “这里的月亮格外大、格外亮,仿佛伸手就能够到。”虽然不能回家,但在官兵们看来,能和家人一起“云赏月”,也是一种团聚。

  为缓解官兵的思乡之情,每当组织会餐,大家都会做一道自己拿手的家乡菜;每当有人过生日,他们还会托人从城镇里带蛋糕上来。因路途颠簸,蛋糕往往都变了形,但大家吃得很开心。官兵们围坐在一起欢唱,唱得最多的歌是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人们经常这样来形容高原官兵的枯燥生活。在纳赤台通信站,“数星星”却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忙碌完一天的工作,通信站的官兵喜欢围坐在营区里数星星,时间久了能从漫天繁星中辨别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颗“专属星”。

  “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坚守星’在那里!”中士岳荣龙一眼瞅准头顶的一颗星星,兴奋地喊道。不一会儿,哨所其他官兵也陆续找到了自己的“专属星”。

  “真的能找到吗?”面对记者的好奇,官兵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地继续着。其实,守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耀眼的星辰。

  青藏线上人迹罕至,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夏季是青藏线的旅游旺季,川流不息的车辆遇到巡线官兵,会鸣笛致敬。

  巡护国防光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光荣。过往的游客可能没人会记住他们的模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坚守的理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好走下去,这是他们的使命。

巡线途中。

架空作业。

  路走得深了远了,对人生和责任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与孤独相处的方法。

  二级上士冯新茂的方法是“喊山”,有时候声音再大也听不到什么,因为风带走了回声。

  中士岳荣龙习惯了数过往火车的车厢节数,他常常想:车上的乘客会在哪一站下车,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稀疏的头发加上黝黑的脸庞,让这群年轻官兵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看着彼此透着高原红的皮肤黝黑锃亮,他们显得轻松恬淡:“纳赤台的紫外线是出色的染色匠,我们的脸都是它的杰作。”

  二级上士、驾驶员向兵还清楚记得,有一次巡线,出发时还天气晴朗,途中却突然下起大雪和冰雹。不一会儿,又刮起沙尘暴,能见度不超过10米……这对车辆性能和驾驶员技术都是考验。每次巡线出发前,向兵都会打开发动机舱,检查各种电路管线,确保途中不发生问题。

  时间不是答案,但答案却藏在时间里。

  顾洪丞来到纳赤台没多久,任务便接踵而来——45天时间内完成线路上450个标石的更换。

  纳赤台通信站官兵习惯把埋标石称为“种”标石:“完成这个任务,不比在这荒凉的戈壁滩把树种活更轻松。”

  当官兵们来到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标石点时,面临的是永久冻土层的考验,一镐下去就蹦出了火花。在寻常人走路都觉得呼吸困难的地界,他们攀陡峰、越河滩、挖缆沟……渐渐地官兵们双手布满血泡,作业速度也慢了下来。

  线路整修,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单兵自热食品则是他们的午餐。最长的时候,曾连续吃一个月,大家都能熟悉地背出每种口味的配料表。

  有一段线路,战士们需要扛着几十斤重的标石,翻越海拔4500米的大山。快要登顶时,年轻战士李硕突然感觉眼前一黑,跪倒在了地上。

  在大家停下来休息的间隙,站里的老班长讲起了这条线路上的故事——

  1968年,党中央一声令下,首条从内地到西藏国防通信“生命线”建设者挺进青藏高原。官兵们平均每人3天用坏一根镐,路上不断有人倒下,却没有一人退缩。最终,建设大军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预计至少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架设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信息天路”。

  听着他的讲述,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一个个标石在无人区的阳光下闪烁,李硕觉得好似在“沙场点兵”。在李硕看来,在无人无绿植的荒原上,最美的颜色就是迷彩色。

  羌塘古谣唱道:“当汗水浇灌在脚下的土地,再遥远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

  顾洪丞曾粗略计算过,在纳赤台3年,巡线走过的路程,与纳赤台到自己家乡成都的距离几近相似。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行路难。常年巡线,带给这群年轻官兵们一种特有的笃定:路走得深了远了,对人生和责任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每次外出巡线,官兵们都会从线路上捡一些石头回来。日积月累,一块块石头描红后,慢慢拼成了哨所门口“昆仑山下 书写忠诚”8个大字。

  去年,哨所几名即将退伍的老兵还特意在巡线途中,挑选了一枚“戍边石”,把“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刻在石头上送给哨所。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书写忠诚的一种方式。

  通信线连着生命线,关乎战争胜败,使命艰巨而光荣

  晨曦微露,营区工具间内,中士岳荣龙正在清点巡线所需物品:铁锹、镐头、定位仪……

  “保畅通就是保打赢,检修工具就是巡线兵的武器。一出营区就是一整天,要是中途发现工具没带全,可就耽误事了。”岳荣龙告诉记者,不管当天是否有巡线任务,官兵每天都会核检工具,这已成为他们坚持多年的传统。

  “脚下的通信线路虽然看不见,但是每一秒都会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关乎千军万马。”对纳赤台站的官兵来讲,巡线就是战斗,线路就是战场。

  一次,台站突然接到光缆阻断告警,顾洪丞立即带领两名战士前出排障。

  当时天色阴沉、风沙四起,能见度不足5米,3人驾车艰难前行至昆仑山脚下后,刚跳下车,就被一阵狂风吹得差点摔倒。

  在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巡护段攀爬,大雪时而及膝,时而没腰,脚下的未知不时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看似轻便的作业工具包此时也像一块巨石压在大家的肩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沉重的呼吸声。

  “我先试试!”驾驶员向兵用力吐掉呛到嘴里的雪沙混合物,挥起镐头向脚下厚实的冻土发起“猛攻”。“砰砰砰”,镐头像是落在了水泥地上,只见火花迸射,冻土却没有丝毫反应。

  顾洪丞见状找来树枝点燃,待冻土稍融后继续作业,花了好长时间才将一米多深的光缆断点挖出。

  气温低至-30℃,沙地已经冻结像水泥一样硬,而光缆纤芯比酥皮还脆,一碰就碎。向兵提来熔接机开始接续作业,其余两人则解开大衣围成一堵半圆形的“挡风墙”,最终将6根光缆重新熔接好。

  “越是细小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越是看不见的地方越要下足功夫。”这些年来,官兵们处理过的线路故障不计其数,大家清楚每一次巡护,都是在守护打赢。

  在通信站,有一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携手并肩战昆仑 齐心共筑强军梦。”这是去年在纳赤台驻训的部队送来的。每到夏秋季节,就会有大批部队来到高原驻训。这时,通信站的官兵就会前出支援,担负起通信保障任务。

  一次,驻训部队通信设备发生故障,通信站官兵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配合驻训官兵紧急开设应急通信节点。

  通信恢复后,指挥员的指令迅速传达至各作战单元,战车的轰鸣声瞬间响彻整个山谷。

  这一幕让通信站官兵们的内心颇为震撼:“通信线连着生命线,关乎战争胜败,使命艰巨而光荣!”

  接着,他们又转身投入到茫茫昆仑山脉之中,沿着通信线路继续前行。雪原茫茫,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向远方延伸。

  朝着他们的背影远远望去,昆仑山上雪水汇成的小溪滚滚向前,再过几百公里便会汇聚成雄伟的长江黄河。而官兵们脚下的“数字江河”,也将汇入“国防信息大动脉”,连接着天南海北,联通着雄师劲旅。

  (本文图片由赖财波、卢 祥、陈华挺摄)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警察节重磅视频《无界守卫》

  •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