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丨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丨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2-27 09:11

  伟大见于平凡,光荣在于坚持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张少波

  群山巍峨,雪野茫茫,一队迷彩身影向远方慢慢移动,构成了茫茫昆仑山脉中的动人画面。

  这是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官兵们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一天又一天,他们在这里驻守。几十年来,这里的一代代巡线兵,走着同样的路、做着同样的事。对于一批批巡线兵们来说,他们平凡的军旅生涯,就是守护这条通信线路。

  有人说,当巡线兵很伟大——守着一条线路,与鸟兽为邻,和寂寞相伴,用青春维护着国防的信息动脉。

  巡线兵们却说,伟大见于平凡,光荣在于坚持——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坚持。

  平凡之路,亦有别样风采。任何宏大的历史叙事,都是由无数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编织而成的。任何平凡人的生活,都与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相连。

  作为国防光缆网的重要通信节点,他们脚下奔涌着国防信息的“数字江河”。或许他们就像高原山路上的岩石,平凡得不为人所知;或许在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脆弱,但当他们融入这样一份事业里,行走在这样一条高原巡线路上时,自然也就有了如山峰般的坚毅和伟岸。

  当春运的人潮在神州大地上涌动时,随着口令下达,通信站的官兵们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线路。

  这是一条青春之路、平凡之路,也是他们的奋斗之路、奉献之路。

  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张大鹏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张修山  张少波

  巡线路上没有硝烟,只有一茬茬巡线兵行走的脚印

  纳赤台,地处昆仑,藏语意为“沼泽中的台地”。然而,这里和沼泽地没有半点关系,四周高山环绕,平均海拔3600米,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的65%。

  大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不屈在这里交锋:站在纳赤台极目远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架空通信光缆交错绵延,直通拉萨。

  2020年12月,刚从军校毕业的顾洪丞,主动申请来到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

  从家乡成都乘坐24小时的火车到达格尔木,再乘车近百公里来到这里……刚一下车,顾洪丞就迎来了纳赤台的第一个“下马威”:脚下软绵绵、身子轻飘飘,人都快站不住了。

  然而,纳赤台给顾洪丞带来的考验远远不止这些。

  “20公里要走一天?”这是第一次巡线时顾洪丞心中的问号。听完他的疑问,同行的老兵只是笑了笑:我们第一次巡线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所负责巡护的几条线路大都架设在山顶上、山坳里,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官兵们每周巡护一趟,需要翻越三座大山,跨过十几条季节性河流。

  从“偏三轮”到“北京吉普”,再到如今的“勇士越野车”,光缆巡护车历经多次更新换代,但对官兵来说,双脚仍是依靠最多的“交通工具”。这让毕业于汽车分队指挥专业的顾洪丞心情低沉,一度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巡线兵的工作很枯燥,常年奔走于标石之间,用一串串脚印把各个标石连点成线。”顾洪丞告诉记者,光缆线路沿途的通信标石是官兵们最熟悉的“战友”,即使被大雪覆盖,官兵们也能迅速找到准确位置。

  狂风夹杂着飞石遮天蔽日,强烈的紫外线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通信站官兵依然坚守战位,进行线路巡护检查。

  来自湖南的年轻战士章哲,刚来到纳赤台就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见过很多山,但是像纳赤台这种一根草都不长的山,真是头一次见,被这里的荒凉孤寂震惊了。”

  海拔在升高,心跳在加剧,腿脚在发软……章哲还记得第一次巡线的经历:每一步都像走在生命的极限边缘,沉重的喘息声在雪地里显得格外清晰,也让他对昆仑山又多了一份敬畏。

  在这方圆数十里不见人影的地方,通信站官兵们每天守望着万年不变的雪山、荒漠,与其说是和大自然搏斗,更多时候是和内心的孤独作战。

  巡线路上没有硝烟,只有一茬茬巡线兵行走的脚印。风一起,雪一下,这脚印又被深深埋住,好像什么也未留下。

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官兵坚守战位。图为举行升旗仪式。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好走下去

  人们常说:梦想是绿色的,那是青春的颜色。在这片土地上,这群年轻官兵对绿色格外地渴望。

  几年前,他们在营区里搭起了一座简易蔬菜大棚。为了改善土壤,他们利用休假等下山的机会,从山下取土;这里的水盐碱较重,他们就背来淡水,每天精心浇灌。即使这样,百十平方米的菜地也就只成活了几棵蔬菜。

  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在大家看来,种下的不仅仅是种子,更是希望。一次,一场大风把大棚连根拔起,官兵们抱住大棚支架,在寒风里坚持了两个多小时。

  经过反复尝试,这场持续几年的较量终见高下:如今,蔬菜大棚年年丰收,官兵们每年3月到10月都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每到中秋佳节,通信站官兵都有一个固定节目:与家人视频赏月。

  “这里的月亮格外大、格外亮,仿佛伸手就能够到。”虽然不能回家,但在官兵们看来,能和家人一起“云赏月”,也是一种团聚。

  为缓解官兵的思乡之情,每当组织会餐,大家都会做一道自己拿手的家乡菜;每当有人过生日,他们还会托人从城镇里带蛋糕上来。因路途颠簸,蛋糕往往都变了形,但大家吃得很开心。官兵们围坐在一起欢唱,唱得最多的歌是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人们经常这样来形容高原官兵的枯燥生活。在纳赤台通信站,“数星星”却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忙碌完一天的工作,通信站的官兵喜欢围坐在营区里数星星,时间久了能从漫天繁星中辨别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颗“专属星”。

  “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坚守星’在那里!”中士岳荣龙一眼瞅准头顶的一颗星星,兴奋地喊道。不一会儿,哨所其他官兵也陆续找到了自己的“专属星”。

  “真的能找到吗?”面对记者的好奇,官兵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地继续着。其实,守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耀眼的星辰。

  青藏线上人迹罕至,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夏季是青藏线的旅游旺季,川流不息的车辆遇到巡线官兵,会鸣笛致敬。

  巡护国防光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光荣。过往的游客可能没人会记住他们的模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坚守的理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好走下去,这是他们的使命。

巡线途中。

架空作业。

  路走得深了远了,对人生和责任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与孤独相处的方法。

  二级上士冯新茂的方法是“喊山”,有时候声音再大也听不到什么,因为风带走了回声。

  中士岳荣龙习惯了数过往火车的车厢节数,他常常想:车上的乘客会在哪一站下车,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稀疏的头发加上黝黑的脸庞,让这群年轻官兵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看着彼此透着高原红的皮肤黝黑锃亮,他们显得轻松恬淡:“纳赤台的紫外线是出色的染色匠,我们的脸都是它的杰作。”

  二级上士、驾驶员向兵还清楚记得,有一次巡线,出发时还天气晴朗,途中却突然下起大雪和冰雹。不一会儿,又刮起沙尘暴,能见度不超过10米……这对车辆性能和驾驶员技术都是考验。每次巡线出发前,向兵都会打开发动机舱,检查各种电路管线,确保途中不发生问题。

  时间不是答案,但答案却藏在时间里。

  顾洪丞来到纳赤台没多久,任务便接踵而来——45天时间内完成线路上450个标石的更换。

  纳赤台通信站官兵习惯把埋标石称为“种”标石:“完成这个任务,不比在这荒凉的戈壁滩把树种活更轻松。”

  当官兵们来到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标石点时,面临的是永久冻土层的考验,一镐下去就蹦出了火花。在寻常人走路都觉得呼吸困难的地界,他们攀陡峰、越河滩、挖缆沟……渐渐地官兵们双手布满血泡,作业速度也慢了下来。

  线路整修,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单兵自热食品则是他们的午餐。最长的时候,曾连续吃一个月,大家都能熟悉地背出每种口味的配料表。

  有一段线路,战士们需要扛着几十斤重的标石,翻越海拔4500米的大山。快要登顶时,年轻战士李硕突然感觉眼前一黑,跪倒在了地上。

  在大家停下来休息的间隙,站里的老班长讲起了这条线路上的故事——

  1968年,党中央一声令下,首条从内地到西藏国防通信“生命线”建设者挺进青藏高原。官兵们平均每人3天用坏一根镐,路上不断有人倒下,却没有一人退缩。最终,建设大军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预计至少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架设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信息天路”。

  听着他的讲述,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一个个标石在无人区的阳光下闪烁,李硕觉得好似在“沙场点兵”。在李硕看来,在无人无绿植的荒原上,最美的颜色就是迷彩色。

  羌塘古谣唱道:“当汗水浇灌在脚下的土地,再遥远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

  顾洪丞曾粗略计算过,在纳赤台3年,巡线走过的路程,与纳赤台到自己家乡成都的距离几近相似。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行路难。常年巡线,带给这群年轻官兵们一种特有的笃定:路走得深了远了,对人生和责任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每次外出巡线,官兵们都会从线路上捡一些石头回来。日积月累,一块块石头描红后,慢慢拼成了哨所门口“昆仑山下 书写忠诚”8个大字。

  去年,哨所几名即将退伍的老兵还特意在巡线途中,挑选了一枚“戍边石”,把“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刻在石头上送给哨所。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书写忠诚的一种方式。

  通信线连着生命线,关乎战争胜败,使命艰巨而光荣

  晨曦微露,营区工具间内,中士岳荣龙正在清点巡线所需物品:铁锹、镐头、定位仪……

  “保畅通就是保打赢,检修工具就是巡线兵的武器。一出营区就是一整天,要是中途发现工具没带全,可就耽误事了。”岳荣龙告诉记者,不管当天是否有巡线任务,官兵每天都会核检工具,这已成为他们坚持多年的传统。

  “脚下的通信线路虽然看不见,但是每一秒都会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关乎千军万马。”对纳赤台站的官兵来讲,巡线就是战斗,线路就是战场。

  一次,台站突然接到光缆阻断告警,顾洪丞立即带领两名战士前出排障。

  当时天色阴沉、风沙四起,能见度不足5米,3人驾车艰难前行至昆仑山脚下后,刚跳下车,就被一阵狂风吹得差点摔倒。

  在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巡护段攀爬,大雪时而及膝,时而没腰,脚下的未知不时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看似轻便的作业工具包此时也像一块巨石压在大家的肩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沉重的呼吸声。

  “我先试试!”驾驶员向兵用力吐掉呛到嘴里的雪沙混合物,挥起镐头向脚下厚实的冻土发起“猛攻”。“砰砰砰”,镐头像是落在了水泥地上,只见火花迸射,冻土却没有丝毫反应。

  顾洪丞见状找来树枝点燃,待冻土稍融后继续作业,花了好长时间才将一米多深的光缆断点挖出。

  气温低至-30℃,沙地已经冻结像水泥一样硬,而光缆纤芯比酥皮还脆,一碰就碎。向兵提来熔接机开始接续作业,其余两人则解开大衣围成一堵半圆形的“挡风墙”,最终将6根光缆重新熔接好。

  “越是细小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越是看不见的地方越要下足功夫。”这些年来,官兵们处理过的线路故障不计其数,大家清楚每一次巡护,都是在守护打赢。

  在通信站,有一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携手并肩战昆仑 齐心共筑强军梦。”这是去年在纳赤台驻训的部队送来的。每到夏秋季节,就会有大批部队来到高原驻训。这时,通信站的官兵就会前出支援,担负起通信保障任务。

  一次,驻训部队通信设备发生故障,通信站官兵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配合驻训官兵紧急开设应急通信节点。

  通信恢复后,指挥员的指令迅速传达至各作战单元,战车的轰鸣声瞬间响彻整个山谷。

  这一幕让通信站官兵们的内心颇为震撼:“通信线连着生命线,关乎战争胜败,使命艰巨而光荣!”

  接着,他们又转身投入到茫茫昆仑山脉之中,沿着通信线路继续前行。雪原茫茫,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向远方延伸。

  朝着他们的背影远远望去,昆仑山上雪水汇成的小溪滚滚向前,再过几百公里便会汇聚成雄伟的长江黄河。而官兵们脚下的“数字江河”,也将汇入“国防信息大动脉”,连接着天南海北,联通着雄师劲旅。

  (本文图片由赖财波、卢 祥、陈华挺摄)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济南地铁4号线建设

  • 浙江废弃造纸厂变身影视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