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那把拼弯的刺刀,背后有着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那把拼弯的刺刀,背后有着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1-24 11:01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策划之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贯通古今,论述深刻。我们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系列策划,将从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推进军事文艺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并呈现部队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展开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编 者

  解读

  书写强军文化建设新篇章

  ■余远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把握军队建设发展基本规律,鲜明提出“打造强军文化”战略思想,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这些重要论述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学习、理解、贯彻习主席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我认为,可从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来把握。

  历史地看,我军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洗礼淬炼,我军积淀形成了底蕴厚实且特色鲜明的先进军事文化,为一代代官兵注入了坚定的信仰和活的灵魂,日益成为人民军队强大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对打造强军文化发表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重大问题,赋予新时代人民军队新的文化特质。

  理论上看,习主席关于强军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我们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强军事业呼唤强军文化,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繁荣发展具有我军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的强军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战斗精神反映强军文化的内在本质,决定强军文化的价值指向。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其旨归要义就是要培养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真正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牢固立起来。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强军文化的功能属性和实践指向。打造强军文化,就是要努力引导官兵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实践中看,部队各级深入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强军文化建设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央军委制定颁发《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广泛开展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深扎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子。军事文艺坚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导向,创作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广泛开展慰问巡演,充分发挥文艺鼓舞军心士气作用。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强军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各级注重创作微电影、短视频等富有时代感的军营文化产品,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资源、活泼的形式,讲好强军故事、传播强军声音、展现强军风貌。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直接体现和主要内容。回望历史,强军文化始终是滋养我军官兵心灵的精神沃土,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保证。展望未来,人民军队将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书写强军文化建设新的篇章。

  实践

  “尖刀”锋芒

  ■蔡慧国

  深冬时节,在闽南某训练场,一场实战化综合演练在密林打响。第73集团军某“尖刀劲旅”受命迅速出动,综合运用系列战术战法,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该旅前身部队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在70多年光辉征程中,一代代官兵骨子中始终流淌着“赤胆忠诚、矢志打赢”的热血;先后涌现出“红色尖刀连”等英雄集体和“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蔡萼、“特等功臣”陈勤等英模人物,凝结出以“忠诚团结、尖刀常胜”为主要内涵的“尖刀精神”。

  时光荏苒,精神的炉火越烧越旺。该旅党委重视盘活用好红色资源,从光荣历史中汲取力量,将强军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重要举措,在全旅营造火热的练兵备战氛围。

  “红色尖刀锋芒依旧,尖刀精神历久弥新。”激昂有力的旁白声在礼堂中回响。舞台灯光逐渐聚焦,只见舞台右侧是表现战争年代,“红色尖刀连”第二任连长刘宗明,在接到上级坚守阵地命令后,将一把崭新的刺刀递给七班长冯文礼;舞台左侧是表现当下,“红色尖刀连”演训任务出动前,现任连长手捧一把拼弯的刺刀传递给七班长。

  这是该旅自主创排情景教育课《一把拼弯的刺刀》开场一幕。不同时空中的刺刀交接,彰显着同样的血性。逼真的服饰道具、真实感人的战斗故事……情景课通过重现历史画面,让现场官兵与革命先辈跨时空“对话”,从而更加深刻感悟何为战斗精神、何为“红色尖刀连”传人。

  那把拼弯的刺刀,背后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1946年深秋,该旅“红色尖刀连”前身部队、某部二连奉命阻击敌军进攻,扼守前哨阵地——象山。那场苦战中,二连官兵打完了子弹拼刺刀,拼弯了刺刀扔石头。七班长冯文礼被弹片划破肚子,依然拿着连长递给的刺刀,在生命的最后与敌人刺刀见红、同归于尽。最终,全连仅剩7人,完成阻击任务。战后,二连被胶东军区命名为“象山连”,那把拼弯的刺刀也被幸存的勇士们传了下来,成为“红色尖刀连”官兵引以自豪的“传家宝”。他们的战斗故事流传至今,成为该旅官兵耳熟能详的历史片段。

  “我旅是一支有着辉煌荣誉和厚重底蕴的英雄部队,如何用光荣战史培育部队战斗精神、让年轻官兵从先辈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是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时一直思考的问题。”该旅领导说。

  近年来,除了创演情景教育课等文艺节目,该旅还持续推进“红色家底守护工程”,开展强军故事访谈会、“红色尖刀”龙虎榜发布会、精品教育云课堂等文化活动,努力将一段段光辉厚重的战斗史实讲得生动、鲜活,激励官兵自觉传承发扬“尖刀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火热练兵备战实践。

  去年,该旅结合“红色家底守护工程”计划安排,组建“寻根”小队开展“寻根溯源”活动。各小队不仅重回红色旧址、探访英雄后人、通过视频开展“云课堂”授课交流,还将整个活动过程梳理形成“四个一”成果(一套访谈音视频资料集、一组寻根纪念图册、一部专题纪录片和一场寻根交流访谈会),进一步丰富了该旅红色资源。

  倾听历史回响,弘扬战斗精神。一茬茬“尖刀劲旅”官兵从辉煌战史中汲取精神滋养,主动扛起使命担当。如今,该旅官兵在集团军“红色尖刀”龙虎榜群众性比武中摘金夺银,“红色尖刀”锋芒更利。

  定格

  “要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部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习主席亲自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确立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在关键时刻扶危定倾,开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新征程。习主席讲话指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提出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本次会议上,习主席鲜明提出“打造强军文化”的战略思想。

  “要打造强军文化,巩固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定官兵革命意志、升华官兵思想境界、纯洁官兵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2014年12月14日,习主席来到原南京军区机关视察,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军区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强调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深入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

  “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推进强军文化建设,激励官兵争当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引导官兵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2015年1月21日,习主席在视察驻昆明部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认真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思想,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抓好基层建设,夯实部队建设基础,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他强调,要坚持扭住战备训练抓基层,以作战的方式训练、以训练的方式作战,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等活动,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推进强军文化建设,激励官兵争当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引导官兵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强调要“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这既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吹响了号角,也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我军军事文化建设发出了动员令。

  (袁丽萍辑)

[ 责编:袁艺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影像实录

  • 倒计时30天 "尔滨"亚冬氛围浓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