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武警部队“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扫描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武警部队“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扫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4-01-03 09:53

边疆文化长廊:时尚新潮又温馨

——武警部队“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扫描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樊霂赟 付善柱

  智慧图书室、多功能云课堂、3D电影院、VR一体机……看着中队日新月异的数字文化设施,武警山东总队烟台支队长岛中队战士陈文斌难掩兴奋之情:“这些数字化设备,我入伍前就有所了解,没想到在边远海岛上,还能用上这么多高科技产品。”

  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少边防部队开展文化建设的力量曾一度相对薄弱。2020年7月,武警部队启动“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通过数字文化共享、书香军营建设、红色基因传承、文艺创演服务等活动,重点帮建110个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中队、影响覆盖数千个边疆地区基层中队,全面提升文化育人成效,辐射带动边疆部队文化建设升级。如今,在东起抚远、西到帕米尔高原,北达漠河、南至南沙群岛的广阔边防线上,一道富有时代感和武警部队特色的文化景观长廊正逐步构建起来。

  一

  “自从中队有了数字荣誉室,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得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带给我们更强烈的震撼。”武警黑龙江总队牡丹江支队绥芬河中队战士陈强告诉记者。

  实践证明,基层部队文化活动开展得是否有成效、能否跟得上时代,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是起重要作用的基础条件。绥芬河中队地处中俄边境,一段时间以来,相对滞后的文化设施难以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乘着“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的东风,该中队获得更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数字文化资源,走上文化建设快车道。

  记者走进该中队数字荣誉室看到,官兵手持电子阅读器,随着指尖轻点,中队各个时期的历史便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该中队干部告诉记者,中队荣誉室的改建,融入了科技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拓展了文化服务功能,不仅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中队历史,还能让官兵沉浸式体验战斗场景和历史现场。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驻地图书馆、文化馆等,构建了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机制,让官兵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联通“国家公共文化云”,引入各级文化机构的图书、文艺作品、专家讲座等学习资源,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武警部队……让边疆官兵获得更多优质文化资源保障,是近年来武警部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记者从武警部队有关部门了解到,自2020年该建设启动以来,数字“强军书屋”、战场文化模拟馆(室)、边塞军旅文化长廊、“文化e家”等一批文化场馆,相继在边疆一线建成,并成为官兵日常“打卡”之地。武警部队重点帮建的110个基层单位打破空间限制,推动“科技+”文化设施从俱乐部向营区、班排和训练场所延伸覆盖,在更广阔空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没想到,我竟然在部队学会了朝鲜语。”武警吉林总队延边支队某中队战士何佳佳说。他们的驻地在朝鲜族聚居地,中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语言不通的情况曾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一些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该中队曾在买教材、请老师等方面下过不少功夫,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随着“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开展,武警吉林总队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在军地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军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此为契机,该中队按照自助图书馆模式建成了“延边州图书馆武警中队分馆”。馆内不仅有大量讲解朝鲜族语言、历史、习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配备了延边州图书馆提供的电子阅读终端。该终端接入“吉林公共文化云”“国家公共文化云”,搭建起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为官兵提供多领域、大容量、及时更新的数字文化资源,构建起便于官兵学习的数字文化矩阵。

武警吉林总队延边支队某中队官兵在军营唱吧中一展歌喉。

  “现在大家学习途径多了、效率高了,劲头也更足了。”中队干部王明超介绍,“有了新书籍、新设备的助力,官兵查阅资料省时省力,学习中有了更多‘好老师’。”

  建设边疆文化,归根结底是要以文化人、发挥强军文化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武警部队领导告诉记者,3年多来,他们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引进数字文化资源,为部队提供数字文化服务,受到官兵欢迎。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覆盖,让边疆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记者在“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成果中看到: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某中队的“世界屋脊文化氧吧”,将智慧书屋、网络学习室等现代化智能场馆融入营区;武警内蒙古总队呼伦贝尔支队根河中队建成“冷极数字文化家园”,让身处高寒地区的官兵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享受到充足的精神食粮;在喀喇昆仑高原,武警新疆总队巴音郭楞支队某中队建起了集图书阅览、VR体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智慧文化军营”……

  目前,武警部队已协调多家国内知名文化企业,为边疆部队升级文化场所、开发软件系统,最大限度地拓宽文化资源渠道,保证优质文化资源向边疆地区倾斜、向一线部队覆盖,助力提升强军文化建设质效。

  二

  躲闪、瞄准、击发……武警甘肃总队嘉峪关支队战场文化模拟馆内,战士刘庆避开“暴恐分子”的扫射后,果断还击;霎时,爆炸声在耳边环绕,子弹呼啸而出。

武警甘肃总队嘉峪关支队某中队官兵在战场文化模拟馆中训练。

  “智能化数字文化设施,为我们加快科技强训步伐提供助力,让官兵的日常训练如虎添翼。”该支队领导说。该馆是武警部队首个战场文化模拟馆。在建设过程中,他们采用了虚拟现实仿真系统与混合现实战场系统相结合的空间影像技术,使场馆内能模拟2000多种战斗场景。在这里训练,官兵可以从声光电多个维度,沉浸式置身于仿真战场,“身临其境”感受战场氛围。

  从体验台走下后,刘庆说:“以前训练时,自己对哪里出靶、靶机如何运动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预判。现在面对这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VR设备,我感受到自身能力与实战标准的差距。”

  战斗文化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助力官兵将日常训练优势逐步转化为作战能力优势。靠着在模拟馆积累的经验,该支队某分队新补入的8名队员快速通过了心理测评、智能训练、临危反应动作等课目测评,应急射击课目优秀率较以往有明显提升。

  据了解,在“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中,武警部队坚持以战领建、向战为战,将推动强军文化建设重心从营区转向战场为重点,着力提升边疆文化“含战量”。各边疆基层单位立足平战结合、战建一体,使用VR、AR等技术手段,打造了战场文化模拟馆(室)、智慧体育健身室和数字游艺室等智能化场馆,将科技赋能的数字文化送到官兵需要的地方。

  武警阿克苏支队柯坪中队官兵驻守在沙尘暴多发地区。每当沙尘季节来临,营区内经常从早到晚弥漫着黄沙,中队官兵只能在宿舍、走廊等狭窄空间开展训练。随着多功能智慧健身房在中队“安家”,这一难题得以解决。“现在大家的训练热情更加高涨,基础体能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不少人还练出了‘马甲线’。”该中队中队长笑着向记者介绍道。

  “中队的‘冷极卫士’数字文化中心,自建成后就特别受官兵欢迎。”武警内蒙古总队呼伦贝尔支队根河中队指导员对记者说,“在每年7个多月的大雪封山期里,来这里训练成为大家的最爱。”记者在该中心看到,动感单车、智能化跑步机械等训练器材一应俱全,官兵正在按照冬季练兵计划,热火朝天地组织军事训练创纪录活动。在基础体能大比拼中,墙上那面数字大屏上的“龙虎榜”引人注目,上面同步显示着各课目成绩,正不断被刷新。

武警内蒙古总队呼伦贝尔支队根河中队官兵在体验VR游戏。

  文化设施要建好,还得用好。购置、配备智能化数字文化设备是第一步,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功能作用,真正助力官兵成长、部队训练,是边疆文化建设中各级带兵人持续关注的话题。数字文化进边疆,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备战打仗这个关键,这是大家的普遍共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数字文化作为科技强军的助推器,正以一种新鲜、特殊的方式丰富着官兵的思想、强壮着官兵的体魄。据了解,在“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中,各部队因势利导,紧贴任务特点和部队需要,各有侧重地抓好战地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战地服务模式。其中,几十个驻边疆地区中队在演训场和任务点,探索建设了融合学习教育、电影播放、心理干预等多种功能的战地俱乐部,实现了文化资源“一站式”补给。

  三

  “打一仗进一步,每次都要总结,绝不能让战友的血白流……”这一天,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那坡中队的“强军书屋”里传出阵阵掌声。该中队请来“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启荣,给官兵讲述边境战斗故事。配合着讲述,他身后的电子屏上同步播放着战斗影像资料。

  作为借助地方公共文化资源打造出的南疆边境第一座数字“强军书屋”,这里不仅拥有各类数字文化设备、存有来自200多个单位和个人捐赠的15000多册图书,而且经过系统改造,已被打造成一个综合型、智能化文化空间。

  创新与现代化,是“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的鲜明特征。“打造军地数字文化矩阵,构建青年官兵精神家园,就是要让广大基层官兵受惠于新时代数字文化成果。‘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建设与部队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迸发出强大活力。”武警部队领导说。近年来,他们创新建设思路,充分运用当下最新科技和文化建设成果,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建设智慧阅读学习、智慧体育健身、智慧文化娱乐等新型育人空间,系统改变了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文化建设面貌,让边疆官兵也能享受到新时代数字文化的发展成果。

  走进“强军书屋”,一个特别的“礼物专柜”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里面整齐摆放着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赠书。该中队指导员介绍说,这些专家学者同时还担任着中队的金牌导读员,可通过“云连线”为官兵“面对面”解惑。战士李何达爱读杂文,有疑惑时便会通过“强军书屋”与专家学者联系。他说:“真没想到,我们会有这么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军地数字文化矩阵,为边疆部队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注入活力。3年多来,武警部队各级以红色基因传承、书香军营建设、数字文化共享、文艺创演服务等活动为牵引,在边疆部队升级或新建荣誉墙、强军影院、图书室等文化场馆近万个,引进“国家公共文化云”等数字文化资源20余类,组建特色文艺队伍、兴趣小组500多个,开展读书学习、歌咏演唱、线上观影、强军故事会等文化活动15.6万余场次。广大边疆官兵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红利”,扎根边疆、卫国戍边的信念更加坚定。

  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某中队驻扎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腹地,是武警部队驻地海拔最高的中队。长期以来,中队官兵抗缺氧、战风雪、斗严寒,在有“生命禁区中的禁区”之称的高原地区守护着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

  “‘文化氧吧’的建成,彰显了各级党委对边疆官兵的深切关怀。”中队指导员向我们介绍,以往官兵闲暇时间只能读书看报,但在唐古拉,到手的报纸往往是半个月之前的,书籍也只能每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更新一次。现在,这样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变。

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某中队战士利用智能阅读机读书学习。

  创新思路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数字化春风为“生命禁区”带来蓬勃生机。那曲支队瞄准官兵现实文化需求,最终确定了以“文化氧吧”为重点的数字化军营文化建设方案。在军地各方的帮助下,历时4个多月,翻山越岭运来的VR设备、朗读亭等现代化文化设施在该中队安装完毕。如今,官兵闲暇时刻,既可到设置有VR体验设备、点歌机的游艺室娱乐放松,又可到配备有朗读亭的图书阅览室学习充电,还可到绿意盎然的文化网吧观看电影,雪域高原文化活动的“现代化指数”明显提升。

  采访中,我们不禁为一幕幕这样的变化而喜悦。边疆文化插上“数字化”翅膀,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极大丰富了边疆官兵的文化生活。正如一位高原老兵说:“现在我们享受到了高质量文化资源,‘生命禁区’也建起了‘文化绿洲’。”

武警某支队建设的智能文体设施运行管理平台。

武警某中队建设的有声图书室。

武警某中队建设的现代化学习场所。

  (彭继江、王雷、鲁渊博等同志对本文采写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本版图片提供:王乐、毛胜涛、吴光彦、李旭东

  版式设计:周永昊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警察节重磅视频《无界守卫》

  • 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