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让朋友圈凝聚战友情
作者:周 洁
打开战友微信朋友圈,你最担心什么?某部一位排长讲,有一次听说战士小高的朋友圈发了不少好图,便带着好奇心去打开,没想到什么也看不到,原来自己被屏蔽了。
据了解,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一份调查显示,有的官兵从来没有打开过朋友圈;有的朋友圈起初是开放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关闭;有的发状态一个月不超过1条;有些经常发朋友圈的官兵,不少屏蔽过战友。
信息化时代,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小世界,是记录官兵日常生活的“记事本”、反映官兵喜怒哀乐的“表情包”、折射官兵思想动态的“晴雨表”。这个平台利用得好,可以成为加深感情交流的助推器、促进学习教育的新课堂、理顺上下关系的润滑剂,更好地引导官兵学习思考、明辨是非、把准方向,从而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破解难题。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空白的朋友圈”和“闭圈锁门”的现象呢?
一方面,受个人生活阅历、价值取向、性格因素影响,或出于对战友的不信任、对身份的不认同和对集体的不融入,或担心“晒个圈”被调侃、被吐槽、被批评,便对朋友圈设置了“朋友权限”。比如,“仅聊天”或者“不让他看我”“仅对自己可见”,以致于很多人“同在生活圈,不在朋友圈”。
另一方面,近年来部队经常通报违规用网、因网出事案例,各单位也定期检查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有的官兵总感觉多发一条朋友圈就多一个隐患。于是,想加的人也不加了、想聊的天也不聊了、想发的圈也不发了,朋友圈变得“空空如也”。
官兵的朋友圈连着友情圈、人生圈、价值圈,圈与圈的隔离实际是心与心的距离。试想,若是在线上都提心吊胆,线下就更难坦诚相见了。更要看到,部队是一个战斗集体,若在平时都不能真情相知、真心相交,战时又怎会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在信息时代,既要背靠网络面对人,更要超越网络看见人。特别是带兵人切不可放弃对朋友圈这个思想阵地的关注和占领,要从细微处入手,经常到官兵的朋友圈去看看,读懂他们发的表情和文字,该回复的回复、该点赞的点赞、该留言的留言,真正做到同加群、同关注、同评论、同语言、同游戏。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网络不应成为制造官兵关系隔阂的“轨条砦”,而应成为加深战友情谊的“连心桥”。关注朋友圈、读懂朋友圈是密切官兵关系的有效手段。只有带头用好朋友圈的社交平台功能,在坚守保密原则和相关用网规范的前提下,主动为官兵营造宽松愉悦、安全无虞的用网环境,才能实现人在网上游、心在网上聚、力在网上生,凝聚起奋斗强军的情感力量。
(作者:王庆文,单位:齐齐哈尔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