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基层文化的沃土中成长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我们在路上”系列文章之十二
■周子钧 罗 彬 杨明宜
南部战区陆军基层文化骨干广泛开展文艺创演、为兵服务等活动。“星火南疆”文艺小分队参加上级组织的联合慰问演出 万静 摄
某部文化骨干演出音乐小品《班长的秘密》 万静 摄
“星火南疆”文艺小分队为驻训官兵送去慰问演出 万静 摄
某部文化骨干演出舞蹈《站在草原望北京》 万静 摄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文化人才队伍。其中,来自基层、服务基层的文化骨干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酵母”作用、骨干作用,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南部战区陆军深入开展基层文化骨干培育工作,探索培养路径,拓宽培养路子,创新培养方法,培育出一批批综合能力较强的基层文化骨干,有力推动了基层文化建设。这些基层文化骨干如同一簇簇“星火”,遍布座座军营,助推着强军文化的火焰燃得更久、更热、更旺……
一
在第一次反“围剿”前夕,红一方面军宣传队为战士们表演了活报剧《活捉敌师长》,极大鼓舞了士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文工队队员不惧危险,哪怕穿越层层封锁线,也要坚持到前线坑道里,给战士们送上慰问演出;在和平建设时期,文化服务队结合部队任务特点创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向战而行,为兵而歌。可以说,自我军建立之初,基层文化骨干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活跃在火热基层一线。
“全连官兵浴血奋战,以刺刀和手榴弹与敌军拼杀,连续打退敌人7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训练间隙,一台情景剧正在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演。该旅文化骨干将英雄先辈的战斗故事,精心编排成情景剧,赢得台下官兵阵阵掌声。
近年来,该战区陆军依托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积极开展战地文艺创演,组织“用战争的眼睛看和平积弊”“穿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课、“军史馆里话军魂”云课堂、强军故事分享会等文化活动,活跃了基层文化氛围,促进了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服务于部队建设、服务于官兵成长,其组织形式也伴随着当前部队特点,以更多新姿态亮相。在此过程中,基层文化骨干的作用发挥也有了更多途径和形式。
在该战区陆军,有一支名为“星火南疆”的文艺小分队。自组建以来,他们为兵服务的身影常常活跃在官兵身边。
他们来到驻守老山主峰的部队,瞻仰老山主峰陈列馆,领悟老山精神,将一代代老山官兵“与山为伍,驻守边关”的感人事迹融入节目,生动展现官兵扎根边防、矢志强军的精神风貌,引起官兵广泛共鸣。
在南帕山某哨所,文艺小分队队员闫铭钰发挥特长,现场为官兵作画,将他们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景用画笔定格,让温情和感动在南帕山官兵心中涌动。
“虽然我们演出了很多场,但每一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到一个单位,我们就将该单位的历史、特色等融进节目内容,创作排练出贴兵情、暖兵心的节目。”闫铭钰介绍。
官兵长期处在练兵备战一线,精神状态高度集中,文化演出如同一阵阵春雨,滋润着官兵的心田。心贴心、心连心、心交心,基层文化骨干用真情服务赢得了基层官兵的认可。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老山表演时,突然天降大雨。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大家坚持在雨中表演。结束后,官兵很快就送来了他们熬煮的姜汤,让我们心里感觉很温暖。”闫铭钰说道。
如今,该战区陆军不少单位都建起了自己的文艺小分队。基层文化骨干们以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方式,引导着官兵培塑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官兵多元化文化需求、激发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对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小雪时节,叶上白霜。
“我爱祖国的蓝天……”桂中腹地,洪亮雄壮的歌声透过教室窗户传出。我们寻着声音朝里望去,发现一名空军教员正带着一群陆军学员歌唱。
这是发生在该战区陆军组织开展的基层文化骨干集训中的一幕。
在这次集训中,数十名军内外各领域的专家被邀请到课堂。他们围绕文艺创演、歌唱舞蹈、晚会编排等内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基层文化骨干展开交流。这其中,既有“听了就能懂”的理论知识,又有“拿来就能用”的实践要领,新颖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获得广泛好评。
“邀请不同领域的文化教员提供‘一站式’授课,既能有效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又能拓宽学员的眼界。”该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倪波说。
基层文化骨干的成长,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养分;对基层文化骨干的培养,需要“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交流互动。近些年来,该战区陆军组织的多次培训中,都注重将专家教员请进课堂,为集训学员传授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同时,他们根据学员自身特长,广泛开展互教互学,让交流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助力人才成长。
采访时,我们看到舞台中央,一场由学员自导自演的舞蹈剧正在紧张排练中,精彩的动作设计、青春时尚的配乐让人耳目一新。负责编排节目的是此次集训队学员石晶晶。来集训之前,她曾多次在旅里的文艺晚会中演出。作为舞蹈剧的组织者,这还是第一次。
“我们在交流中发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文化骨干,编排好一场节目、完成好一次策划是必修课。”排练间隙,石晶晶向我们介绍,在营连组织的晚会中,由于人手有限,往往基层文化骨干自己既是策划者,又是表演者,还是保障者,因此必须具备“全域”能力,要做到能自导自演一出“戏”。
把需求当导向,用任务来牵引。与以往的集训不同,此次集训结业考题,就是以学员为主体,编排一台面向基层官兵的文艺晚会。
受领结课任务后,石晶晶等人一开始也不知从何着手。众人拾柴火焰高,集训学员们经过协商,决定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划分保障组、舞蹈组、导演组等多个组别。大家互帮互助,在实践中磨砺锻炼。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台主题为“快乐军营、打仗的兵”的晚会新鲜出炉。此后,学员们还先后为多个单位官兵送去汇报演出,赢得官兵好评。
最后一场汇报演出结束后,晚会主持人、集训队队员郭莹莹在朋友圈写道:“会永远记得,今晚星空璀璨。”她难以忘记,当天晚会现场,官兵用手中的荧光棒为集训队学员们点亮了一片“星空”。
“集训回去后,我要继续做一颗夜空中闪耀的星。”郭莹莹说。
从节目参与者到晚会组织者、从课堂理论到创作实践,参训的学员在一次次挑战中成长,实现能力素质的提升,也进一步感受到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意义与价值。
三
因为既能写得一手好字,又会画画,某训练基地战士罗远杭是单位有名的文化骨干。“每次有出板报的活,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我!”他自豪地说。
然而,一次经历却让他“受到打击”。
又是一年入伍季,单位里想营造欢迎新同志加入大家庭的温暖氛围,组织人员开始进行文化氛围布置,罗远杭再次当选黑板报的“执笔人”。
但新兵入营那天,他的作品却没了往日的吸引力,新兵们都被一旁颇具现代感的海报所吸引。
“新鲜血液的注入,一方面给军营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难度与挑战。”该训练基地政治工作部领导说。如今,越来越多的“00后”官兵步入军营,并逐渐成为主体。他们从小学习接受的文化更加多元,自身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
基层文化建设必须面向基层、面向官兵。基层文化建设要满足基层官兵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必须随着官兵特点的变化而变化。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的培育方向和重点,也要因此有所转变。
为此,该训练基地专门开展“强骨干”活动,开设多门文化课程,多次组织技能讲堂,着力打造一支理论上有功底、宣传上有招法、教育上有思路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老骨干更要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且现在有了努力的方向。”走出培训班的罗远杭说。在培训中,他学习了图片处理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决心将自己的绘画优势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争取再次创作出受欢迎、有影响的作品。
人才培养是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建强基层文化队伍后,更要懂得如何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建设效能。这是该战区陆军在长期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皎洁月光下,数只“雄狮”随着激昂鼓点舞动,活灵活现。近日,在某旅某营组织的“欢送老兵”退伍晚会上,一场官兵自己带来的精彩舞狮表演,点燃现场气氛,让官兵拍手叫好。
“舞狮是我们营颇具特色的表演节目之一,每次上台演出总能掀起一波高潮。”该节目负责人、文化骨干文一峰说。但在几年前,情况并非如此,甚至出现了晚会节目没人报、台上表演没人看的情况。怎样调动官兵兴趣,让精心准备的文化活动达到应有效果,成为该旅党委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通过蹲点调研、问卷调查和谈心交心工作后,他们从“基层回音”中看到了不足:节目形式过于单一、表演方式不够新颖、特色不够鲜明……
对此,他们积极开展“一营一品”活动,按照机关指导、营连主抓的方式,支持每个营每年聚力打造一个叫得响、演得好的特色品牌节目。这既可以避免节目形式老套、内容不精的问题,又可以用任务牵引的方式为基层文化骨干搭建平台,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
“我们驻地位于岭南,受当地民俗文化影响,许多官兵每逢过节都能看到舞龙舞狮活动,久而久之,便对舞狮这一传统文化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该营教导员介绍,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动邀请地方专业舞狮人员前来授课,以营连文化骨干为“骨架”组建舞狮队,成功将舞狮打造为该营特色品牌节目之一。
“既要压担子,也要给平台。”该旅宣传科科长说,他们注重基层文化骨干培育工作,不仅对人才队伍进行系统性、周期性培训,更努力搭建各类舞台,让文化骨干有更多“亮相”机会,同时吸引带动更多官兵参与文化活动。
如今,众多基层文化骨干活跃在群众性军营文化活动的组织一线、演出一线,以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官兵风采、传递文化力量。军营文化的“星星之火”,正在基层沃土燃得热烈而闪耀。
(版式设计:周永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