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寻找“生死在一起”的精神源头
首页> 军事频道> 军营文化 > 正文

寻找“生死在一起”的精神源头

来源:解放军报2023-12-06 09:53

寻找“生死在一起”的精神源头

■本报记者 陈晓杰 通讯员 罗 彬

寻找“生死在一起”的精神源头

第74集团军某旅二连组织野营拉练。曾庆丰摄

在第74集团军某旅“生死在一起连”荣誉室一隅,陈列着3块不同寻常的石头。

这是连队指导员参加旅里“探寻红色血脉”活动时,从远在辽宁的白台山7号阵地战斗遗址带回来的。

不久前,该旅遴选官兵组成“探寻红色血脉”小分队,一路行程两千多公里,沿着部队创建发展的历史路线寻根溯源。3块大石头、一袋泥土,被“生死在一起连”指导员安放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中,跟着他辗转数地,从北方来到南方,继续见证这支部队的成长与荣光。

跋山涉水,这支小分队在纪念馆的文物里寻找先辈踪迹,在前辈英雄的家中聆听他们讲述战斗故事,走到部队曾战斗过的阵地,现地感受前辈的战斗精神……一路走来,他们究竟找到了什么,又带回了什么?

“这场阻击战打出了一支部队的精气神”

脚下是浓密的杂草,旁边是一片庄稼地。不远处的村庄,一座座房舍排列整齐,乡村公路穿行其间。在那些白色和蓝色的房顶下,乡亲们过着安宁又繁忙的日子。

历史,就在脚下。75年前,就在这个小山岗上,一支部队在伤亡近半的情况下,连续19次击溃了10倍于己的敌军。六天六夜,炮火浓烟滚滚,沙石纷飞,阵地得而复失,又失而复得……

如今,在温和岁月的滋养下,这块土地早已变了模样。“探寻红色血脉”小分队根据地图走到附近,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白台山7号阵地战斗遗址。

“这能叫山?”中士李智望着眼前的小山岗脱口而出,“听历史故事、看影像资料,都不如走到现场震撼。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前辈守的是一座山。来了才知道,这个地方只比平地高出十几米。”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战役的关键是打锦州。塔山位于锦州、锦西之间。这支部队的前身、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36团奉命坚守塔山地区的白台山一线阵地,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阻止锦西、葫芦岛的国民党军11个师对锦州增援。

白台山7号阵地,就是一个光秃秃、孤零零的小山岗。国民党军用飞机炸、舰炮轰,重炮轮番攻击,阵地上地堡被掀飞,掩体被炸塌,交通沟被填平,焦土被炸翻面……36团官兵浴血迎敌、顽强作战,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死守不退。战斗结束,36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荣誉称号。

“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这场阻击战打出了一支部队的精气神。”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白台山英雄团”荣誉战旗作为百面战旗之一,接受了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

炮火硝烟中走来的“白台山英雄团”,如今换羽新生为第74集团军某旅,白台山阻击战成为全旅官兵人人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

“前辈们的荣誉是从战场上得来的,‘白台山英雄团’的传人未来也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李智踏上白台山7号阵地战斗遗址,心中热血沸腾。他脚下的土层里,就有“白台山英雄团”前辈流过的鲜血和炮弹轰炸的焦土。

曾经,李智在比武竞赛上拿过名次,出国维和时面对过枪林弹雨。但是,此时此刻,他觉得“与前辈们比起来,自己那些阅历似乎不值一提”。

战场打赢,才是一名军人真正的骄傲。像是被一把神奇的“火镰”点燃了血性,李智坚信,“未来战场上我的战位请放心”。

去往白台山路上,一级上士侯东海惦记着自己不久后要参加的“装甲兵专业驾驶特级”考试。当兵16年,荣立3次三等功,手中的各种证书一大摞,但他心里的恐慌感更强了,时时处处想着要给班里年轻战友“打好样”。

此次探寻白台山战斗遗址,一到阵地,侯东海就陷入了沉思:“白台山一战,涌现出朱贵班长等许多战斗英雄。如果是我带着一班战士,迎接这场战斗,现在的我们能不能经得起战场的考验呢?”

参加“探寻红色血脉”活动回来后,侯东海直奔驻训场。战友们发现,侯班长的脸上多了一份凝重感,对每一个训练环节都抠得更细了。训练时,步战车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他带着班里战友们在车里一钻就是一天,全身没有一处是干的。

当班长,上了战场不仅要对胜负负责,也要对战友们的生命负责。侯班长说:“带着他们上战场,就要打得赢,带得回。”

“要让老班长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那时候,战友们见了面,互相问候的头一句话就是‘你还活着呢’。”92岁的老兵仇福林说,“上战场就是准备去拼命的,没有一个贪生怕死。”

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馆,“探寻红色血脉”小分队来到辽阳,看望老英雄仇福林。仇老是原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36团2营6连一名通信员。因为在白台山阻击战中战斗英勇,战斗结束后,6连被授予“英勇善战连”荣誉称号。

亲眼见到辉煌战史中的前辈,对许多官兵来说还是第一次。大家用敬慕的眼光望着老英雄。仇福林则像看自己孩子一样,望着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军人。

茶几上,摆着仇福林年轻时一张英姿勃发的军装照。打白台山阻击战时,他才17岁。国有磨难,青年觉醒也早。如今17岁的青少年,都在校园里学习。而那个年代,许许多多像仇福林一样的年轻人,已经加入到人民军队的行列,拥有自己的信仰,为了国之未来,站到了战场上。

“那是一场没有胜算却最终胜利的战斗。六天六夜,敌人对我采取立体进攻,前辈们是拿命在阻击。”二级上士彭七星是6连一名班长,是“英勇善战连”根正苗红的传人。当他把“英勇善战连”连旗拿到老前辈面前,老人激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老英雄用手轻轻抚摸连旗,又紧紧把脸贴在连旗上。

彭七星向老英雄汇报了连队建设发展的现状。得知部队已经换装最新式步战车,老英雄连连赞叹。

在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彭七星看到了94式75毫米山炮;在辽沈战役纪念馆,他看到了M2式勃朗宁重机枪。以前,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来源五花八门,性能参差不齐。就是用这些并不先进的装备,我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更先进了,装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更应该把老前辈那股不服输、不怕死的英雄气传承下来。”彭七星深有感触地说,自己要把前辈的故事,讲给班里的战友们听,尤其是刚下连的新兵们。前辈的故事值得更多后辈知晓,他们的精神值得更多后辈学习。

在塔山阻击战纪念馆陈列柜里,“生死在一起连”的“毛金奎班”班长自光勇看到了前辈毛金奎的立功喜报和勋章,十分激动。

当天的纪念活动结束以后,自光勇独自走进纪念馆旁边的烈士陵园。他逐个墓碑寻过去,终于在第二排第一个找到了毛金奎的墓碑。

自光勇用手把墓碑上的落叶拨掉,打开随身携带的水壶,用清水把墓碑上的尘土洗去。

在毛金奎墓前,自光勇与班里战友连线,全班在线为老前辈扫墓、献花,一起重温战斗故事。

塔山一战,英雄毛金奎只身抓获多名俘虏。“以前,我们班里人都知道老班长的故事,但是从没觉得离英雄那么近。站在他的墓前,读着墓碑上老班长的事迹那一刻,作为‘毛金奎班’后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下就上来了。”自光勇说道。

得知老班长的后人就在辽宁,自光勇坐上高铁专程赶到本溪。见到身着军装的自光勇,毛金奎的儿子毛建凯激动得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他慷慨地拿出父亲的立功喜报和证书等文物,郑重地交到自光勇的手上:“父亲这些荣誉放在连队保管,意义更大些。”

“红色文物故事里,有我们联结血脉的纽带。作为‘毛金奎班’的后人,我们有责任讲好他的故事、传承好他的精神,继续他的战斗人生。”自光勇说,等下次休假,他要再去给老班长扫墓,看看老班长的家人,“要让老班长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就像一棵树一样,树根提供滋养,树叶同时也在提供能量”

在部队前身的诞生地——天福山起义纪念塔,小分队现地组织强军故事会,“生死在一起连”指导员连线了全连官兵。这次,他讲起红色故事,更加生动传神、绘声绘色。

对他来说,参加这次“探寻红色血脉”活动,是开展教育的良好契机,也是一次难忘的自我教育。“当自己理解了、心有所感了,讲给战友们听的时候,能组织的语言也就更多了。”他说。

2017年,这名年轻的军官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旅里。这一年,也是该旅开启转型之年。血脉基因里的战斗精神,让这支部队换羽重生、重获荣光。从此,他与这支部队的成长紧紧连在一起。

具有光辉战斗历程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来到旅里这6年,他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转变。

这名年轻的指导员发现,与其说他在努力改变别人,不如说部队一直在改变他。

这次在辽沈战役纪念馆,满头白发的志愿者声情并茂地讲解战斗故事,引得他和战友们侧耳倾听;在老英雄常文芳家里,老人那句“下次来,可就见不到我了”,令战友们掉了泪;在白台山7号阵地战斗遗址上,官兵把土刨开一层又一层,捡起厚土下的石头,放进背包里……当历史变成“鲜活”且“有血有肉”的存在,无形中已经成全了“追寻”的意义。

2001年出生的下士尚见雨是“探寻红色血脉”小分队里最年轻的队员。“真要让我们上战场,我们也会像前辈一样永不退缩。我相信,我们可以!”他说。

都知道侦察兵训练狠,尚见雨却觉得“每一天都很刺激很热血”。平日训练,他奋勇争先;演训场上,他胆大机智、敢打敢冲。入伍第4年,他已经当上了班长。2022年,尚见雨参加集团军侦察尖子专业集训比武,获个人第二名,荣立三等功。2023年,他带领战友们夺得了旅里练兵比武竞赛优胜班组。该旅“龙虎榜”最上面,“侦察尖兵”尚见雨的照片分外醒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就像一棵树一样,树根提供滋养,树叶同时也在提供能量。”2311公里,一路探寻红色血脉,每一个停下脚步的地方,都让尚见雨记忆深刻。谈到这一路的收获,这名00后士兵说:“我们要传承好部队优良传统,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可以为祖国冲锋的利剑。”

“探寻红色血脉”小分队和96岁的老英雄常文芳作别,大家非常想听老前辈再说点什么。二连指导员努力抓取老人不断重复的含混词句。后来,他听清楚了,老英雄说:“这些年轻人,就是我们的希望啊!”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陈晓杰

重回革命阵地、寻访老兵足迹、讲读红色故事……近年来,各部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红色历史“活”起来,促进官兵用好学懂历史这本厚重的教材,深植信仰之力,点燃血性基因,激发练兵动力,建功强军事业。

被寻找的历史,总是当下最渴盼的、最急需的。如今,90后、00后成为官兵主体,他们能不能像老一辈那样铁骨铮铮、不惧生死?红色历史教育成为很多单位的破题路径之一。

红色历史教育有没有效果,如何组织很重要。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能从历史中探寻到那穿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挖资源,有效运用,方能将其发扬光大。开展红色教育,需要探索沉浸式、体验式、分享式的模式创新,让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共情、共鸣,最终实现思想上的交融,行动上的共振。

知所从来,思将所往,方明所去。历史并非被割裂出来的过去,它深度嵌入到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中。当下,我们更需要用历史来鞭策现实,用历史来警醒现实,从历史中看清指引未来的精神图谱。我们不仅要到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更要到历史中去获取“奔腾的地火”。让红色历史真正“活”起来,“活”在每名官兵心里,血脉之火才能越燃越旺。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