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路为弦,弹拨边疆风云史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铁路为弦,弹拨边疆风云史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12-04 15:31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边关岂有诗。

  山遥水迢的云南边陲,风光皆倚山而生,重重如画、叠叠若屏;景色皆云雾缭绕,渺渺闻音、润润似雨。

  然而,挥洒在红土高原上的诗句不仅是抒情写景。多少年来,尤其是近代史上,疆域与家园、尊严与磨难、守望与砥砺……凝聚成探之弥深、思之叹息的记忆,让沉甸甸的历史久久低徊激昂苍凉的回响。直至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在边关高高飘扬,几十年时空叠影间,春风化雨,山河巨变,美好与富裕重新定义着这片土地,一处处边关新景、一缕缕边塞新风,交织出最炫美的锦绣中国,奏唱出最动听的彩云飞歌……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名战士眺望边境线。

  从云南铁路的“怪”说起

  说到云南,少不得各种版本的“云南18怪”,有一“怪”叫做“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这是一段一百多年前的沧桑往事,那些封存在历史罅隙中波诡云谲的记忆,依然让人有一番难以言状的唏嘘。

  云南的铁路修建竟然先于公路。1910年,在全省还没有一寸公路的时候,云南境内便开通了一条长约466公里的铁路。几乎是同时,又一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铁路“虚线”,既没破土又不曾标注于中国舆图,但偏偏出现在英国地图上。

  所有的历史都是有迹可循的。打开边疆地图便会发现,这两条铁路的走向,都穿越云南边境通向东南亚两个国家的出海口,而这两个邻国,长期都是英国、法国殖民地。

  近代中国苦难深重,甲午战争后,列强各国一批批“探险家”“旅行者”“商人”涌入云南,边疆丰饶的物产、富蕴的资源,成为他们觊觎的目标。

  先是法国人迫使清政府同意其修铁路的特权;接着英国人又以“平均势力”为由,在谈判桌上威逼利诱;紧跟着,德国、美国提出“投资”要求,美其名曰“助建”……无论怎么谈,最终无不图穷匕见:如不答应,“必派舰重办”。

  在谈判之前,他们就已肆无忌惮地开始了对滇西、滇南边防地域的一次次勘测。他们浩浩荡荡人员数十、马匹近百,所到之处,矿产资源、地质河流、森林分布、经济状况等尽在其“勘探”中,并绘制线路平面图和纵面图。

  按理说,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孙中山将其喻为“文明之母和财富之源”。穿越云南直接抵达东南亚沿海海港的铁路规划,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曾有过明确的构想。

  但铁路既通之日,当地民众却无欣喜之情。1910年4月1日,一辆法国蒸汽机车轰鸣着驶入昆明。不仅当地百姓震惊于这个“钢铁怪兽”,就连接受过新知识教育、“为边防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的云南讲武堂学员,“亦有号啕大哭者”,还有人向机车扣动了枪扳机。

  不堪回首的“有边无防”困境

  “青山层层复盘盘,往来喘汗腿颤颤。”这是大山里各族群众对山道的描述。云南边疆的哀牢山脉、无量山脉、怒山山脉,将这块丰饶神奇的土地割据成为道险径断之地。

  一代代人用脚步踩出的“蒙蛮古道”“马援古道”“茶马古道”“滇越古道”……纵横幽深的古道,皆不过是匹马单人的通道而已;即便是始于秦汉的官道“五尺道”,也仅有五尺之宽,尚不足两米。

  美的是山,险的是山,难的也是山。倘若一直踽行在千年古驿道,闭塞的边疆永远走不出贫困落后的困境。毫无疑义,图强革新需要路,筑路也需要引进先进技术。然而,列强却将修路筑道,作为捆绑我们民族的绳索、吞噬我们血液的吸管。

  法国殖民者毫不掩饰他们优先选择修铁路的目的——铁路附带之权,便于对中国“(瓜)分之而使之不知其分”;法国“旅行家”古德尔孟写给该国议会的报告中,更是露骨而言:“云南铁路告成时,则席卷云南如探囊取物。”

  军史学家考证,欧洲早年的兵法里,没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类的表述。中世纪的欧洲士兵出门打仗,基本是背点咸肉奶酪,“走一路抢一路”的补给方式早已是习惯。

  他们将此“惯例”带到了云南边疆。他们依仗船坚炮利,赤裸裸地将“掠夺”二字写进一切条约、合同中,从领土到资源,从经济到防务,从金融到商务……其胃口之贪婪、吃相之难看,让大清负责相关事务谈判的官员发出无奈叹息:“辞交取予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1903年,在法国炮口下签订的《中法滇越铁路章程》中,铁路的运营权及其收入,80年全部与中国无关;铁路两侧、车站周边的土地归殖民者所有;铁路管理层不录用中国人……总之,在中国边疆强筑的铁路中国人不得过问。

  英国殖民者一见红了眼,法国人攫取了滇南红河流域,他们就把手伸向滇西怒江流域。一声招呼都不打,就组织“云南铁路公司”,甚至在省会挂牌设立了“英国驻滇总领事馆”,其主要事务就是修建“滇缅铁路”。

  在自视为征服者的英国人眼里,被征服者概无主权领土可言。1905年,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案完成测绘后,根本不去告知清政府,就在英国出版的地图上,肆无忌惮地标注上滇缅铁路的“虚线”。

  后来,由于沿途各族百姓寸土必争的反抗,加之在革命风潮中清政府已是大厦将倾,“滇缅铁路”就此搁置下来。那条英国人自说自话的“虚线”,徒自成为一段标注于地图的耻辱。

  修铁路只是虚晃一枪,可搜刮到囊中的真金白银却不“虚”。中国官府为修铁路筹措了约百万银两,随着英国人的撤离竟然没有留下一文一钱。这番掠夺,无疑使经济原本就落后的边疆雪上加霜。

  “滇虽边鄙,而尺寸莫非国家所有,断不忍坐视丧失。”云南士绅慷慨悲愤地致电清政府,呼吁“以强力御外辱”。可是,殖民者不仅是敲骨吸髓的奸商,更是野心勃勃的侵略者。

  他们在榨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同时,还有一个更险恶的战略目的,那就是要褫夺我们国家的防务。然而“有边无防”的旧中国,岂有“强力”可言。就像一个云南诗人所写:“蒸汽机轧碎了一个民族的耻辱。”

  “两路皆毁”的壮举悲歌

  牛津大学出版的《边界入门》有这样的描述:“地图是根据权利关系制作的,边境恰似伤疤,是看得见的暴力史。”

  关于云南最早铁路的这两段历史,恰似云南边疆的两条“伤疤”。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两条“伤疤”又将再一次鲜血迸流,接受新一轮刀剑砥砺。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恃强凌弱的法国殖民者遇到更厉害的“强盗”——在欧洲本土,他们全境沦陷于德国法西斯;在东南亚,他们在日本法西斯的淫威下交出了铁路管理权。中国大后方的大门随之洞开。

  面对白刃相逼的危局,中国政府终于出手对铁路实施了军管。于是,滇越铁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唯一的铁路国际运输线。

  日本侵略者将其视为眼中钉。仅在1939年,就凭借空中优势,出动飞机近700架次,对铁路实施了狂轰滥炸。我国军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保证了铁路的畅通,成为抗战初期的功勋通道。

  然而随着法国人的全面溃退,兵临城下的日军加大了对云南的进攻力度,并企图以铁路为跳板,从大后方入侵我国。危急之中唯有壮士断腕——云南境内铁路大桥、重要隧道随之悉数被中方炸毁,同时拆除了近200公里的铁轨。

  铁路交通被切断,崇山峻岭就构成了天然屏障。最终,云南边疆军民御敌于国门之外,顽强地守住了中国大后方的南大门。1945年,日寇投降。

  根据波茨坦决议,日本侵略军就在铁路大桥桥头向中国军队投降。据说日军降将受降时长叹:“我终于踏上铁路一端,但是来领受败军之辱……”

  与滇南毁路保国的壮举相比,滇西先筑路后毁路的故事,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悲歌。

  滇缅铁路所选取的路线,被称作是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金夹缝”的枢纽。在有识之士的呼吁声中,1938年滇缅铁路规划重启,再度开工。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丧,许多重要的交通运输线也落入敌手,中国战时经济面临被钳制扼杀的危局。这时,滇缅铁路的战略通道价值一下凸显出来,修筑工程开始提速——原先云南省的工程局升格为“交通部办公署”;数十位知名的铁路专家主动请命,从海内外赶赴山高水险的边疆;一千万美元的“滇缅铁路公债”成为“爱国证券”。

  最令人赞叹的,还是紧急征集的20多万民工,以及8万铁路员工。云南边疆的经济本来就捉襟见肘,加之抗战以来,仅在边境一线担负防御任务的就有十几个军,“征兵、征粮、征骡马”,已经掏空了家底。所以,为了保证民工数量,就连县政府公职人员也在征集之列。

  困难归困难,可国家有难,焉能不赴。勤劳朴实的边疆各族群众纷纷应征,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因塌方洪水、疾病劳累,民工伤亡者竟达10万。

  “虽锋刃旁,人马沸腾,未肯裹足。”至1942年春天,滇缅铁路的土石方工程在崇山峻岭中已经延展800多公里,其中约一半已开始铺轨,沿途的桥梁、隧道、车站皆已完工。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听了驻华大使的报告后也赞叹道:可与“巴拿马运河”媲美。

  可惜悲剧再度重演——1942年,英印联军及中国军队惨败于缅甸战场,日军一路追杀攻入中国境内,使得原本还在万里之外的战火,数月之间就燃烧到滇西。

  一觉醒来,日军先头部队已至距铁路百余公里。大功毕成的喜悦,瞬时转为敌寇借路而进犯的忧惧。数日间,重庆发来的急电多达40多封,其内容就是一个“炸”字——限令一个月内将路轨、路基、桥梁、隧道全部炸毁。

  爆破声中,一月之内,800多公里的滇缅铁路仅留下从昆明出发的百余公里,其它的全部倾垮在峡谷和湍急的河流间。

  悲愁肠已断,悬望眼应穿。铁路专家和民工懵了——数年奋战、几多艰辛,洒下的汗水血水就这样付之东流?时逢雨季,暴涨的河流和大家的哭泣交织成一片,可谓天人同哭国家与民族之不幸。

  夜色中,战士正在巡逻执勤。

  金鸡山哨所官兵修剪果树。

  钢枪咏志,固守万代幸福路

  山河旧貌换新颜。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曾经的云南“僻壤瘠地”,早已摆脱贫困,汇七彩之姿、展魅力之容。

  老态龙钟的滇越铁路、毁于战火的滇缅铁路,早已成为“文化遗产”。富民兴边、强边固防的新时期边防观,让边疆人民的铁路之梦化为云岭高原的“黄金大通道”——随着“桥头堡”建设和沿边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全面投入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实施,使边地云南从“米轨蒸汽机车”一步迈入高铁时代,拥有了包括“最美铁路滇藏线”在内的7条高铁,8条跨省铁路线。

  最令人感慨万千的,是历经磨难的边关铁路。

  且看今日之云南边防,延伸着5条出境铁路。有极具现代化模式的“澜湄快线+跨境电商”;有纵横万里的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大通道;有中国之最、世界第7,长达35公里的高黎贡山铁路隧道……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当年,殖民者铁路加大炮,破我国门、掠我资源、榨我财富。而今天,中国的铁路在巍巍国门、浩浩雄关壮行万里,中国高铁风驰电掣,讲述着国富边强、国强民富的新故事。

  铁路的存在和发展,本来就与国防紧密相连。放眼看去,驻马哨、火器营、屯兵岗……一个个车站站名,本身就是一部戍边与铁路的历史。云南山林河流密布,每一条铁路线上的隧道桥梁几乎是层见叠出,因此,保护其安全畅通,成为武警和边防部队的重要职责;各族民兵更是胸怀家国,把铁路线视为生命线,栉风沐雨站岗放哨,数百个岗哨坚如钢钉,让铁路“比山还牢固,比江还畅通”。

  一名边防战士正在训练。

  为修建铁路做“开路先锋”时,陡峭的悬崖上连支帐篷的位置都没有,但我们的边防军人却“以躯连铁轨、以身铺枕木”,用钢铁身躯筑起中国的钢铁之路。18岁的战士熊汉俊,牺牲在铁路桥的建设中,战友们把他安埋在桥墩旁。从此,每趟火车经过都要鸣笛18秒,云岭高原永远记住了这位“永远18岁”的士兵。

  管国华的父亲是位老铁道兵,在打通2300多米的白虎山隧道中一战成名;10年后,管国华成为女民兵班一员,在白虎山隧道站岗执勤,盘起大辫子巡逻隧道大桥;今天她的孩子又考入铁道学院,现代化的铁路建设有了“新时代接班人”。

  边防铁路一路行,处处可见练打赢。某部正在进行铁路装载训练,以提升投送能力;某部刚刚完成新老兵运送方案,这是军地联合训练的一项内容;某部在“铁路遗址”开展党史军史教育,年轻士兵们聆听着并不如烟的往事,陷入深深的思考……

  从中越铁路大桥的102号界碑,到山腰国境火车站的105号界碑,铁路伴界碑,刚好10公里。路上有边防通道、有边境渡口。采访时跟随战士们沿路踏查,边关蕉林的热风拂面,国际列车的鸣笛盈耳。

  此情此景间,曾经身为一名边防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边防某部营门口的一副对联也恰在此时涌入眼底——

  铁路为弦,弹拨百年风云史;

  钢枪咏志,固守万代幸福路。(郑蜀炎)

[ 责编:袁艺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五一”假期文旅热

  • 京广铁路整修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