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水下听风”的心灵解语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营观察丨“水下听风”的心灵解语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12-01 10:10

  聆听,需要沉潜和关注

  ■解放军报记者 范恩达

  他们是舰船的耳目,他们是郑州舰的声呐兵。他们聆听着深海,他们远航在大洋。

  “对于舰船来说,最大威胁在水下。而水下的防御关键在声呐,反潜是重点也是难点。”声呐班班长朱海舟经常向班员们提醒战位的重要性。

  大海是声呐班的战场。声呐技师崔涛已经在这个专业深耕了11个春秋,那些旁人看来早已把耳朵磨出茧子的声音,在他耳中却暗藏“杀机”。对于刚刚来到声呐班的新人来说,海底的每一组信号仿佛都在向他们呼唤,引领着他们探寻神秘的大洋。

  浩瀚的海洋中,他们与时间赛跑,与声音作战,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用敏锐的听觉探测着海底的异常,他们从那些纷繁复杂的噪声中,探寻一道道波形、一条条信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战机。

  每一次反潜,他们像一群无声的猎人,潜伏在深海中,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聆听,需要心如止水的沉潜,需要心无旁骛的关注。时光流转,声呐班的年轻人从青涩变得成熟,从稚嫩变得坚定。

  走近东部战区海军郑州舰声呐班——

  “水下听风”的心灵解语

  ■解放军报记者 李 倩 范恩达 通讯员 沈 扬

  郑州舰破浪前行。徐崇康摄 

  初冬时节,东海某海域云飞浪卷、硝烟弥漫。水下一艘狡猾的潜艇隐蔽潜行,水面上一张“猎鲨”密网正悄然织起。

  郑州舰上,声呐技师、三级军士长崔涛头戴耳麦,目不转睛盯着显控台上的回波图形,监听着水下的一举一动。各种频段的声波不断涌进崔涛的耳朵,他不时皱起眉头,轻滚鼠标截取可疑信号。

  “报告,发现水下目标!”凭借过硬的本领,崔涛率先抓到目标。随即,郑州舰作战指挥室态势大屏上,出现了声呐战位推送的水下目标信息。

  声呐兵担负着水下探测、反潜等任务,是舰艇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也被称为“水下听风者”。

  近日,记者走近郑州舰声呐班,聆听一群声呐兵“水下听风”的青春故事。

  声呐兵进行技术研究。徐崇康摄 

  “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声呐战位的意义,再久的等待都值得”

  声呐兵的世界有多大?

  在舰上,声呐兵的战位其实很小,小到只能挤下两人。自从当上声呐兵,他们的军旅生涯便与这个小小的战位密不可分。

  战位虽小,但他们的世界很“大”。战舰所到之处,水下声音尽收耳中。

  “水下的世界仿佛有一支管弦乐队在演奏。我们声呐兵要根据不同声调和音色分析出‘乐器’名称。”崔涛对记者说,水下是一个有着美妙旋律的世界。

  有多美妙?带着期待,记者坐上台位。听了几分钟,记者就忍不住摘下了耳麦。嘈杂刺耳的声波冲击着耳膜,一个黑洞般的世界在脑海中浮现。

  “刚开始我也听不下去,差点就不想干了!”中士付鹏成回忆,第一次听音训练,在枯燥、繁杂的噪声环境中,他压根找不到班长说的声音特征,内心几近崩溃。

  直到一次海上训练,正在值更的付鹏成同时听出了海豚的鸣叫声、船只螺旋桨的颤动声和海底管道的涌动声。这些声音时而轻柔如丝,时而激越如瀑布,它们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礼物,让人沉醉于这神秘的深蓝之中。通过不断地比对和识别,他慢慢找到了探索声音的乐趣。

  “水下世界的声音很丰富,但大多数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潜艇’。”作为反潜部门的重要战位,声呐兵肩负着第一时间侦察预警“敌情”的任务。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对能力的考验。

  崔涛讲起自己的一段经历——在一次中外海上联演任务中,我方舰艇与外舰同台比拼,看谁能率先发现水下潜艇。

  “敌人”在哪里、何时会出现,这些要素全然不知。耳机里的“万马奔腾”并未扰乱崔涛的思绪,他在成百上千组噪声信号中判别目标特征,不知不觉间,他的额头渗出一层汗珠。

  突然,一段微弱的声音一闪而过,又消失无踪。“那规律的、干净的声音,太不寻常了!”崔涛瞬间绷紧神经——这很可能是一艘潜艇正在附近潜行。

  捕捉到蛛丝马迹,崔涛定下心神沉稳操作,经过细致分析和判别,成功把目标揪了出来。

  这次成功捕获目标,获得有关方面高度评价,“幕后功臣”崔涛荣立三等功。

  “这次考验,坚定了我在声呐专业继续深耕的决心,也让我感到,作为新时代水兵,履职尽责做贡献的时候是最光荣的。”崔涛话语质朴。

  如今,崔涛已经连续6年被评为支队声呐专业“首席军士”,是郑州舰官兵心目中首屈一指的技术大拿。在他倾心培养下,一批优秀声呐兵走上战位、走向深蓝。

  听风解语,在声呐兵的世界里没有浪漫的色彩,那是使命之锚牢牢维系的沉潜与关注。

  1999年出生的翁家欣是一名大学生士兵,通过听音测试选拔后来到声呐班。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捕捉到潜艇声音的那个时刻。”翁家欣说,前期长时间的反潜训练,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当亲耳听到潜艇的声音、看到潜艇的波段,他瞬间一个激灵,全身汗毛竖起,那来自海底神秘而低沉的声音,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声呐战位的意义,再久的等待都值得。”翁家欣说。

  声呐兵进行听音训练。徐崇康摄 

  “出海就是大考,稍有不慎便会出局,代价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一名优秀声呐兵的养成,需要多久?

  放在过去,答案可能是5~6年。但如今,“时不我待,练兵备战任务越来越繁重,倒逼我们成长提速。”声呐班班长朱海舟对记者说,班里一共6人,有一半以上在近两年的支队水声专业比武中拿到名次,其中包括刚入伍3年的翁家欣和付鹏成。

  “这得益于班里定期开展的听音判型小比武,让我们基本功更扎实了。”翁家欣体会很深。

  听音判型是声呐兵的基本功,也是声呐兵最难掌握的一项本领。由于水下目标的大小、形状、质地不同,对声波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也不相同,声呐兵需要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学习记忆,才能在遇到特情时快速作出判断。

  2021年,支队下发了一份听音资料库,帮助水声专业官兵进行听音判型训练。但很快,朱海舟发现,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出海就是大考,稍有不慎便会出局,代价是我们承受不起的,必须打牢基础,才能提升整体战斗力。”于是,依托听音库,朱海舟开始定期组织全员开展听音判型小比武。规则很简单,现场随机播放录音,班员依次回答,挺到最后的为胜利者。

  规则简单,通关不易。朱海舟记得,第一次小比武,所有人都没能挺过3轮,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慢慢地,他发现,班里学习氛围开始浓厚起来,有的同志开始主动加班做笔记,还有的同志吃饭时都在讨论专业问题……如今,不少人可以“一站到底”,听音成绩节节攀升。

  由于声呐战位的重要性,郑州舰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对声呐兵的培养。

  跟随郑州舰出海训练,记者发现,声呐战位和各战位之间的通联非常频繁。只要在值更状态,收到声呐战位值更人员的目标比对请求,各战位值更人员有问必答,毫不迟疑。

  舰领导表示,声呐战位快速准确上报目标信息是影响指挥决策质效的重要环节。在训练中,他们发现,声呐班新同志在上报、比对、确认目标信息环节曾存在使用专业术语不精准、上报不流利、口播信息出错的现象,亟须改进。

  于是,他们要求声呐兵在值更时,对所有能探测到的水下目标进行记录,并积极主动上报目标的方位、转速、航速等信息,随时跟各相关部门进行目标比对,一方面验证和锤炼判情能力,一方面锻炼各部门密切协同。

  这一举措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大家上报目标信息越来越自信娴熟,失误率明显降低,这对声呐班的能力生成和保持起到很大作用。

  练就“水下听风”硬功,学懂弄通声呐装备的使用和操作尤为重要。作为支队声呐专业尖子,崔涛主动帮带新人。除不定期组织声呐班全员理论授课,他还利用每周固定的装备检修保养时机,为班员们进行实装操作讲解和答疑解惑。

  下士王海源,在班上成绩经常吊车尾。但在最近的一次出海训练中,面对真假两个目标,他根据运动轨迹率先作出准确判断,让人惊喜不已。

  “这离不开崔班长的帮助。从装备结构到操作要点,从常见故障症状到排除故障方法,崔班长跟我们讲得很细,我也很受启发。他是我学习的榜样。”王海源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郑州舰还通过积极探索协同训练、装备互学、结对帮带等方式,推动声呐班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声呐班亦不负众望。他们紧密协作,出色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在比武竞赛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前进,前进,亲爱的战友们,时刻准备上战场”

  一个声呐班,能走多远?

  自郑州舰入列以来,声呐班跟随郑州舰先后参加了国内外多项演习演练任务,足迹遍布各大洋。

  航迹很远,但思维的“航迹”可以更远。崔涛带领声呐班,着眼舰艇编队搜攻潜、声呐装备效能发挥等专业课题进行研究攻关,并逐步取得突破。

  声呐班的“高光时刻”,崔涛记忆犹新。

  初冬的大海,白浪翻腾,雾气弥漫。郑州舰顶着寒潮一路劈波斩浪,参加海军组织的对抗性考核,围绕10余项高难科目进行专攻精练。

  战舰锁海,声波激荡,对潜搜索攻击科目考核开始。经过数小时的搜索查证,搜潜编队依然毫无收获,这让参训的各舰声呐兵们一筹莫展。原来,模拟目标神不知鬼不觉地拉远了与编队的距离,同时关闭了一切不必要设备,以最大程度提升训练难度。

  “常规方式无法发现目标,必须转换思路、转变方法……”郑州舰上,一场“头脑风暴”会正在激烈进行,经报舰指挥员同意,声呐职手们最终决定启用某型老装备。崔涛坦言,老装备设计定型较早,伴随着现如今潜艇加速更新换代,老装备的效能短板愈发明显,许多兄弟单位都减少了使用频率。

  “熟练操纵装备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刚入伍时,班长的这句话一直刻在崔涛脑海里,他也常常这样告诉班里的年轻战友。秉持着这一理念,全班从未放弃对老装备的研究使用,他们积极联系厂家院所,通过深研作用原理、装备构造,在实践中反复优化操作流程与技巧,探索出了不少新战法。

  “发现水下可疑目标!”通过分析复盘,海上指挥所判定郑州舰首先发现目标。随后的侦搜中,崔涛带领全体班员,根据水文条件变化不断调整设备参数,灵活运用战法一次次探明目标踪迹,以100%正确率通过搜潜考核。参与考核的专家竖起大拇指:“没想到你们将老装备用出了新境界!”

  那次任务以后,兄弟单位的声呐职手常常慕名而来学习取经,朱海舟毫无保留地与同行们共享研究成果,崔涛也多次受邀赴兄弟部队和厂家院所分享经验、讲授心得。一时间,郑州舰声呐班成了“明星班”。

  “水面舰艇反潜是世界各国海军公认的难题,还有一个又一个难关等着我们去闯。”面对荣誉和肯定,声呐班这群年轻人都很坦然,他们深知手中执掌的装备,是舰艇水下的“耳目”,对于舰艇的作战和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从不敢懈怠,而是不断挖掘装备潜能、创新战法训法。

  夜幕降临,战斗警报再次响起。声呐班官兵迅速奔向战位,他们目光如炬,胸有成竹。一如郑州舰舰歌中唱的那样:“前进,前进,亲爱的战友们,时刻准备上战场……”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