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首页 > 军事频道> 滚动大图 > 正文
[责编:李昱莹]

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来源:中国军网2023-10-23 09:30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会见摩洛哥王储哈桑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通过重离子辐射和基因编辑技术,优化了酵母代谢途径,有效提升了酵母合成脂质的能力。
2024-11-22 04:30
21日,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科研团队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报告正式发布。
2024-11-22 04:30
记者11月20日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获悉,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部署在该中心的“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在最新公布的国际Graph500排名中以6320.24 MTEPS/W的性能夺得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的优异成绩。
2024-11-22 10: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康彦彪教授研究团队创制了一种超级光还原剂,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至60摄氏度)的催化还原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完全脱氟新方法,实现将难以降解的“永久化学品”——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回收为无机氟盐和碳资源。
2024-11-22 04:30
作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技术基座,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提升国家战略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美国接连出台多项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文件,
2024-11-22 04:20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加载更多

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演训活动结束后,第76集团军某旅七连战车进行机动。陈善锋摄

  ■曹达功 谌 睿 本报特约记者 马 振 王钰凯

  深夜,第76集团军某旅七连连长检查完第三哨,发现易指导员房间的门缝还透着光亮。他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每次上教育课前一晚,易指导员的房间都会有些乱。墙上挂着一块白板,上面画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旁边备注着几名官兵的名字。办公桌上有4本书,倒扣着放在随手可拿的位置。备课本上也写得满满当当,像反复修改的论文。

  “备课还是这么扎实!”连长眼里透着钦佩。两人搭档一年多,他发现每一堂教育课,易指导员都会用心准备。

  “我这人嘴笨,不准备充分没法上好课。”易指导员说,“对我来说,讲台也是阵地。”

  初 衷

  “教育要让官兵听进去”

  使用白板上教育课,是从5年前开始的。

  那时刚刚上任,易指导员压力很大。第一次上教育课时,他准备了详细的讲稿,照着讲稿一字不落地念。台下官兵坐得笔直,一听到指导员念标题就赶紧记下来。

  这种授课方式让易指导员悬着的心落了地,但他很快发现,教育效果不太好,一些官兵开始打瞌睡。

  面对这种情形,易指导员既生气、无奈又倍感内疚。他加速念完讲稿,头也没抬就宣布下课,收起讲稿匆匆离开。

  “一直读讲课稿,战友们根本不感兴趣。”易指导员开始反思,决定做些改变。上第二堂课时,他精心准备了课件,不但有配套的视频、图片,还加了一些特效。

  教育课结束后,易指导员拉过中士苏鹏飞问道:“这堂课咋样?”

  “课件效果特别棒。”苏鹏飞称赞。

  “那你记住了什么?”易指导员又问。

  “我都记在本子上了……”苏鹏飞连忙翻开教育笔记本,笔记很工整。

  “官兵们不往心里记,课件再好有什么用?”易指导员一时间陷入了深思。

  “教育要让官兵听进去。”怎样才能让官兵对教育课感兴趣,并入脑入心呢?

  “破题”的思路,竟然源于一场足球比赛。那年国庆节,旅里组织了一场足球赛。因在上大学时担任过学院足球队队长,易指导员入伍后不久就成了本队的“教练”。当他向队友布置战术时,所有队员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手中的白板。他在上面画进攻和防守路线图,配合简单的讲解,队员们很快就能领会。

  “一块小白板为何有如此吸引力和‘时效性’?”易指导员脑子闪过一个念头,决定将这个“道具”引入课堂。

  之后的一次连史教育课上,易指导员拿出了一块长45厘米、宽30厘米的白板,边讲边写,同时引导官兵进行互动。

  台下的苏鹏飞,全程紧盯着小白板。指导员擦一次,他就好奇指导员接下来会写什么,问什么问题,抛出什么观点。

  课后,易指导员再次问苏鹏飞有没有收获时,苏鹏飞脱口而出:“人人成才,事事争先,发发命中,代代英雄!我知道了连魂这几句话是怎么来的,我也知道自己要努力为连队添彩!”

  看着苏鹏飞眉飞色舞,易指导员笑了。他知道,白板这个“道具”是适合自己和官兵的。

  探 索

  “道理要种进官兵心里”

  如何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易指导员有自己的感悟:要把大道理讲得活泼生动,就要摒弃陈词滥调,并对大家掏心窝子。

  秉持着这一观点,白板一用就是5年。

  过程自然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每次教育课都上出新意”很难;其次是因为上课具有随机性,备课时,自己可能是在军列上,也可能是在帐篷里,没网络也没有更多的资料。

  在易指导员看来,读书是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他每年会读几十本书,看完后就寄回家里,妻子赵可欣每季度都会收到一批。“书房里的书架放满了,客厅的陈列柜也放满了,新寄回的书只好往阳台堆了。”赵可欣说。

  “书籍是我授课的能量库。”易指导员读书的范围涵盖了教育、历史、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卢梭的《爱弥儿》对他启发很大:良好教育的一个原则不在于教学问,而在于培养人有爱好学问的兴趣。“与其强性灌输,不如调动官兵思考,引燃学习热情。”他说。

  如今,易指导员已写下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这让他能轻松地引经据典。“指导员的‘金句’张嘴就来,甚至能说出是书里哪一部分的!”对这个“技能”,战友们都很佩服。

  除了知识储备,易指导员认为教育的关键,是了解官兵。“真诚是永远的沟通桥梁。”他说。

  那年,连队赴外地驻训,条件艰苦。易指导员组织了“递小纸条”活动,鼓励官兵匿名把想法写出来,上课时作以解答。

  “我认为要多配捕鼠夹,避免水果被老鼠啃。”一个小纸条上的内容逗乐了大家。易指导员明白,这话背后是部分官兵对水果储存问题的“吐槽”。课后,他立即联系司务长重新制订了合理的水果供应和分配计划。

  官兵把心里话告诉指导员,指导员对官兵的关注也体现在一篇篇日记中——

  “上等兵小陈的爷爷去世,他晚上吃完饭躲在门后流泪了”“生病的战士小李没法参加这次驻训,问我能否把他悄悄带上……”

  “教育的观点从书中来,更是从生活中来的。”易指导员告诉记者,“道理要种进官兵心里,讲不清道理是失败,讲不进官兵心里同样是一种失败。”

  从最初的白板到读书笔记,再到小纸条和日记,易指导员一直在对教育方法进行探索。正因为这样,他的教育课才一直充满活力。

  效 果

  “让官兵真正爱上学习”

  易指导员的教育课,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官兵。

  中士张志豪第一次认真读完的书,是向易指导员借的。

  那是4年前的一堂课,易指导员讲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顽强成长、最终创业成功的故事。

  故事打动了张志豪,让他想起了入伍前打工生活的心酸,也让他意识到入伍后所获得机遇的可贵。今后怎么办?他心里有了答案。

  不久后,在连队组织的“思想火花”活动中,张志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人只有不断向上攀登,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机会!”张志豪的发言引发大家共鸣。如今的张志豪,不仅是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还是连队的文艺骨干。“学习就是最好的成长催化剂。”张志豪说。

  “让官兵真正爱上学习。”这一思路下,更多教育方法被引入课堂。“思想火花”活动是白板“道具”的“衍生品”,也是易指导员将“学习平台”交回官兵的一个生动实践。活动中,官兵们不仅可以分享好书、强军故事及心得体会,还可以分享各类纪录片、微视频等其他内容。

  “思想火花”活动举行了几场后,易指导员发现中士文博总是默不作声,交流分享一次都没上过台。“平时聊天还行,一上台我就紧张。”文博说。

  于是,易指导员建议文博从家乡讲起。提到家乡,文博来了精神。为了讲好,他找了大量资料,结合纪录片给大家作了介绍。

  “上台,能倒逼官兵去学习,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易指导员看到了文博的变化——逐渐喜欢上了上台分享,从说上一两分钟的书中佳句,到五六分钟的感悟体会,条理也变得清晰。

  不久后,旅里组织教练员比武,文博主动报名参加,最终凭借出色的发挥夺得全旅第二名。

  “好的教育不仅能解决思想问题,还能引导官兵正确思考、正向成长,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该旅政治工作部一名领导说。

  在这种教育引导下,该连越来越多的官兵爱上了学习,也收获了进步。5年里,该连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先后有16人立功,3人考上军校,1人保送入学。

  展 望

  “融入更多元素,追求更好效果”

  教育课之所以受到官兵青睐,易指导员认为是抓住了课堂上最宝贵的资源——官兵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专注时间也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心理学硕士,易指导员尝试着把所学专业与教育结合起来,“教育课通常只上45分钟,这是成年人注意力容易集中的时长,太短达不到教育效果,太长受教者容易犯困走神。”

  尽管易指导员关于教育课的探索被领导、官兵认可,但在去年集团军政治教员授课比武中,易指导员还是遗憾败北。

  “成绩不好主要是表现力不行。”易指导员分析,“短短15分钟,要想讲得精彩,表达很重要。”他发现前几名选手都能用几句话轻松调动现场气氛:“开口能抓人,语言要生动,说理求共鸣,这是我的短板。”

  说起今后打算,易指导员不假思索:“融入更多元素,追求更好效果,尝试引入脱口秀这样的表达方式。”他正结合日常生活撰写脱口秀式的讲稿,将考核失利、愿望落空、感情受挫等常见的军旅挫折,用脱口秀的方式讲出来,引导大家换个角度看待挫折。

  易指导员将这类教育课的名称暂定为“笑说兵事”。为了取得更好效果,除了日常收听收看一些脱口秀节目,他还常为一些教育骨干进行小范围的试讲,听取意见建议。

  不仅是易指导员,上过类似教育课的官兵,也开始用行动践行这一教育理念。

  一名排长对连队的辩论赛记忆犹新。他参加的第一场辩论赛,辩题是“批评使人进步还是退步”。在双方一番激烈论战后,官兵进一步理解了如何正确开展批评、面对批评。

  如今,这名排长成长为某连连长,辩论赛也被他“搬”到了新的连队。

  和这名排长一样,下士张顺林上军校后,也把“思想火花”活动“搬”进了模拟连的课堂。“大家一起登台分享,有利于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共同进步。”张顺林说。

  得知这些消息,易指导员很高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官兵们都能喜欢上教育课,上一堂好课也不再那么难了。”

  把道理讲到官兵心坎里

  ■赵永胜

  习主席深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只有把道理讲到官兵心坎里,才能直抵人心、引发共鸣,真正达到启发引导、培养塑造的目的。

  如何做出符合新时代官兵口味的“佳肴”,无疑考验着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厨艺”。

  精选“食材”。无米难为炊,挑选食材是做好饭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也是如此。新鲜的瓜果最美味,生动的事例最精彩。真实既是力量所在,也是动人之处。要积极挖掘与时代同行、彰显强军主旋律的事例,紧紧围绕使命课题、教育主题和官兵活思想,善于运用感动人心的革命故事、鼓舞人心的强军故事、温暖人心的身边故事来讲活道理、辨明真理,使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做”出特色。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口味喜好各不相同,众口难调在所难免。要想让官兵吃得健康、可口、满意,就要学会因人而异、做出特色,尽可能区分口味、小锅精煮。同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把准官兵思想脉搏,找准教育授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时因地因人施教,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实现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与认知层次相一致,让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侧。

  创新“花样”。食材经过煎、炒、烤、煎、炖等不同烹饪方式,就能变换出不同的口味和风格,从而更好地满足众人胃口。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当前,形势任务在变,工作要求在变,官兵特点也在变,教育必须跟着变。每名教育者都要学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探索“科技+”“网络+”等教育手段,创新开展强军故事会、文艺情景课、读书观影课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开群众性自我教育新路,确保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像厨师那样把“荤素”搭配好、“营养”均衡好、“火候”掌握好,切实把教育炉火烧旺。

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训练场上,七连官兵分组展开小比武、小竞赛。陈善锋摄

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训练归来,七连官兵边走边交流经验。陈善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