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焰蓝”张海营:21年追光而行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火焰蓝”张海营:21年追光而行

来源:光明网2023-09-19 08:21

  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0多次、2次荣立个人二等功、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评全国消防系统“执勤岗位训练标兵”、2次获评全国消防系统“灭火救援尖兵”……一个个军功章、一份份获奖证书,见证了一位普通消防战士21年的奋斗之路。他,就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机械园南街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张海营。

  从业务“小白”到“训练标兵”

  2002年12月,19岁的张海营第一次离开山东老家,加入山西消防这个“大家庭”。

  因为从小帮父母做农活,张海营的体能很好,但从集训开始的第一天,他就感到了压力。“消防队强手如云。班长说,要想出类拔萃,唯有刻苦训练。”

“火焰蓝”张海营:21年追光而行

  为此,张海营每天除完成高强度的体能技能训练外,还会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加训。为了做好业务训练,他每天缠着老队员请教动作要领,铺设水带、连接水枪、二节拉梯……认真记录,反复练习,集训结束时,张海营的综合成绩名列原运城市公安消防支队新征召队员第一名。

  2007年9月,张海营考入原南京消防士官学校,同年荣获全国消防系统“执勤岗位训练标兵”荣誉称号。

  从个人优秀到团队优秀

  2010年,原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组建集训队,准备参加同年9月在黑龙江举行的北方区比武竞赛。张海营作为首批入选集训队的队员,参加了“百米梯次进攻操”“400米快速初战控火操”“建筑火灾内攻操”三个项目。这些项目贴近实战,在日常抢险救援中非常实用,所以成了各省(市、区)代表队的主攻项目,争夺激烈。因此,要想在这几个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绝非易事。

  但这样的压力却没有让张海营退缩。作为集训队里的“主心骨”,他在每一次训练中倾尽全力。“身边的队友都在咬牙坚持训练,咱不当好表率怎么说得过去?”张海营说。

“火焰蓝”张海营:21年追光而行

  因为所参加项目需要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协作完成,为此,张海营除了完成大运动量训练外,总是主动帮助集训队员出主意、想办法,针对每个队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解决,培养全体参赛队员的默契。

  决赛当天,张海营和队友稳定发挥,把建筑火灾内攻操竞赛项目的铜牌留在了山西代表队。如今,张海营已成为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优秀组训教员,他协助指导训练的消防员在省、市消防救援系统组织的比武竞赛中累计26次夺得团体、个人优异成绩。

  2000多次灭火救援无一失误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对于消防员来说,更准确的表述应为“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2008年5月,张海营被派往陕西省凤县工作。同年10月21日凌晨,一辆液化石油气罐车途经212省道与宝成铁路交汇处的涵洞时,因罐体碰撞涵洞导致液体泄漏、燃烧。

  张海营和队友赶到事发现场时,公路上方的铁路接触网已被烧断,宝成铁路被迫中断通行。泄漏的液体形成火带,附近一辆卡车被烧毁,约50米外的民房也被引燃。

“火焰蓝”张海营:21年追光而行

  为防止持续燃烧的罐体发生爆炸,指挥员下令组建突击队,对罐体进行射水冷却。当时担任战斗班长的张海营因参与灭火救援次数多,经验相对丰富,带领突击队员发起进攻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罐体爆炸险情消除后,张海营在两支水枪的掩护下冲进屋顶垮塌的民房,与队友一起徒手刨挖出3名被埋压的村民。

  每次灭火救援任务完成后都要认真总结,除了固化经验,更重要的是改进不足。得益于这个好习惯,21年来,张海营参与2000多次灭火救援从未发生失误。

  “诗不在远方,在你努力工作的日子里。”张海营说,他相信,总有一些坚持,能等来最美花开。(国家消防救援局供稿,作者:张振华)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思英烈

  • 杭州亚运会|亚运头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