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塔合曼边防连——“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塔合曼边防连——“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9-12 09:40

塔合曼边防连——

“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该团官兵与驻地群众举行联谊活动。彭源 摄

  塔合曼,塔吉克语意为“四面环山”。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新疆军区塔合曼边防连官兵常年驻守在这里。在一代代军民合力守护建设下,这里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金秋时节,记者一行探访该连。连队营区内,绿柳成荫,格桑花开。只有营房背后高耸入云的慕士塔格峰提醒着我们:这里曾是帕米尔高原东部的荒滩戈壁。

  从播下种子到扎根高原,从一片荒芜到满眼绿色,从彼此守望相助到协力稳边固防……塔合曼,见证了一代代戍边官兵洒下的血汗,也见证了一个个军民一心、团结如磐的传奇故事。

  出营区向北,14座蔬菜大棚一字排开。蔬菜基地内,辣椒、西红柿、卷心菜……十几种瓜果蔬菜长势喜人。这是塔合曼乡各族群众的“菜篮子”。

  “没有连队官兵的帮助,就没有这座蔬菜基地,我们在这里就扎不下根、过不上好日子。”蔬菜基地负责人田迎国动情地给记者讲起那段难忘的经历。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种菜曾经是一种奢望。20多年前,田迎国从甘肃张掖来到塔合曼乡务工。为连队修缮营房时,他发现大棚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当时就动了心:“要是我也能在高原种出蔬菜该多好。”

  不久后,田迎国拿出所有积蓄自建蔬菜大棚。然而,他满怀期待地播下种子,长出的菜苗不是被“冻死”,就是被“热死”。

  “当时,我急得满嘴是泡。”田迎国回忆,眼看自己的心血就要“打水漂”,他急忙向连队官兵请教。

  换土、育苗、沤肥……官兵把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帮他种出了第一茬蔬菜。

  “从那以后,大棚连年丰收,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田迎国笑着告诉记者,如今,他建起了县里最大的瓜果蔬菜基地,种出的各类果蔬成了当地市场的抢手货。

  连队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张16年前官兵捐资助学的老照片——画面中,时任连队指导员白雪源给一名塔吉克族男孩赠送文具。旁边,一位头戴红色小帽的塔吉克族小姑娘,抱着官兵赠送的新书包,满脸幸福。

  今年“七一”,连队官兵与塔合曼乡寄宿制小学师生举行军民共建活动。女教师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参观连队荣誉室时,指着照片里的小姑娘,激动地说:“那就是我!”

  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给记者讲述了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塔吉克族家庭,兄弟姐妹4人靠着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刚上小学一年级,她就差点因贫困辍学。

  连队官兵得知情况后,决定帮她完成学业。此后,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这家人的资助从未中断。

  一年冬天,塔合曼乡突降暴雪,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全家被困在放牧点。危急关头,连队官兵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将他们一家人和牛羊全部安全转移。

  “18岁那年,我如愿考上了师范大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毕业后回到家乡,像连队官兵那样帮助更多孩子圆梦。”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说。

  在塔合曼,边防官兵与当地群众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像慕士塔格峰的冰雪融水一样,绵绵不绝,时刻滋润着彼此,为荒凉的戈壁孕育出无限生机和力量。

  一次,连队官兵巡逻时遭风雪袭击,车辆抛锚在一座海拔4700米的达坂上,如果不能及时脱困,后果不堪设想。

  紧急时刻,塔吉克族护边员木拉利开上自己的车,拉着一名汽车修理工,带上氧气、药品,在厚厚的积雪中赶往车辆抛锚地点。在他们的帮助下,官兵成功脱困。

  连队营区南侧,有一片枝繁叶茂的树林。记者走近细看,竟是百余棵白柳簇拥成林。

  戍边32年的军医杨保盛向记者介绍,20世纪80年代,连队整修营区,周边的塔吉克族村民闻讯,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前来帮忙。大家都说,“解放军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在村民帮助下,营区很快修葺一新。事后,官兵和村民一起种下这105棵象征军民团结的“戍边团结柳”。

  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亭亭如盖,百余棵柳树相守相依、根根相连,成为一代代官兵与当地群众军民一家亲、协力守边防的历史见证。

  记者离开塔合曼时,这里秋意渐浓。不久后,这里将迎来漫长的寒冬。官兵们说:“在风雪边关,只要我们和群众紧紧相依、血脉相连,就能像‘戍边团结柳’一样,战胜凛冽的风雪,在帕米尔高原傲然挺立、茁壮生长。”(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 蕾)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