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塔合曼边防连——“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塔合曼边防连——“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9-12 09:40

塔合曼边防连——

“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该团官兵与驻地群众举行联谊活动。彭源 摄

  塔合曼,塔吉克语意为“四面环山”。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新疆军区塔合曼边防连官兵常年驻守在这里。在一代代军民合力守护建设下,这里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金秋时节,记者一行探访该连。连队营区内,绿柳成荫,格桑花开。只有营房背后高耸入云的慕士塔格峰提醒着我们:这里曾是帕米尔高原东部的荒滩戈壁。

  从播下种子到扎根高原,从一片荒芜到满眼绿色,从彼此守望相助到协力稳边固防……塔合曼,见证了一代代戍边官兵洒下的血汗,也见证了一个个军民一心、团结如磐的传奇故事。

  出营区向北,14座蔬菜大棚一字排开。蔬菜基地内,辣椒、西红柿、卷心菜……十几种瓜果蔬菜长势喜人。这是塔合曼乡各族群众的“菜篮子”。

  “没有连队官兵的帮助,就没有这座蔬菜基地,我们在这里就扎不下根、过不上好日子。”蔬菜基地负责人田迎国动情地给记者讲起那段难忘的经历。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种菜曾经是一种奢望。20多年前,田迎国从甘肃张掖来到塔合曼乡务工。为连队修缮营房时,他发现大棚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当时就动了心:“要是我也能在高原种出蔬菜该多好。”

  不久后,田迎国拿出所有积蓄自建蔬菜大棚。然而,他满怀期待地播下种子,长出的菜苗不是被“冻死”,就是被“热死”。

  “当时,我急得满嘴是泡。”田迎国回忆,眼看自己的心血就要“打水漂”,他急忙向连队官兵请教。

  换土、育苗、沤肥……官兵把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帮他种出了第一茬蔬菜。

  “从那以后,大棚连年丰收,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田迎国笑着告诉记者,如今,他建起了县里最大的瓜果蔬菜基地,种出的各类果蔬成了当地市场的抢手货。

  连队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张16年前官兵捐资助学的老照片——画面中,时任连队指导员白雪源给一名塔吉克族男孩赠送文具。旁边,一位头戴红色小帽的塔吉克族小姑娘,抱着官兵赠送的新书包,满脸幸福。

  今年“七一”,连队官兵与塔合曼乡寄宿制小学师生举行军民共建活动。女教师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参观连队荣誉室时,指着照片里的小姑娘,激动地说:“那就是我!”

  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给记者讲述了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塔吉克族家庭,兄弟姐妹4人靠着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刚上小学一年级,她就差点因贫困辍学。

  连队官兵得知情况后,决定帮她完成学业。此后,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这家人的资助从未中断。

  一年冬天,塔合曼乡突降暴雪,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全家被困在放牧点。危急关头,连队官兵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将他们一家人和牛羊全部安全转移。

  “18岁那年,我如愿考上了师范大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毕业后回到家乡,像连队官兵那样帮助更多孩子圆梦。”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说。

  在塔合曼,边防官兵与当地群众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像慕士塔格峰的冰雪融水一样,绵绵不绝,时刻滋润着彼此,为荒凉的戈壁孕育出无限生机和力量。

  一次,连队官兵巡逻时遭风雪袭击,车辆抛锚在一座海拔4700米的达坂上,如果不能及时脱困,后果不堪设想。

  紧急时刻,塔吉克族护边员木拉利开上自己的车,拉着一名汽车修理工,带上氧气、药品,在厚厚的积雪中赶往车辆抛锚地点。在他们的帮助下,官兵成功脱困。

  连队营区南侧,有一片枝繁叶茂的树林。记者走近细看,竟是百余棵白柳簇拥成林。

  戍边32年的军医杨保盛向记者介绍,20世纪80年代,连队整修营区,周边的塔吉克族村民闻讯,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前来帮忙。大家都说,“解放军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在村民帮助下,营区很快修葺一新。事后,官兵和村民一起种下这105棵象征军民团结的“戍边团结柳”。

  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亭亭如盖,百余棵柳树相守相依、根根相连,成为一代代官兵与当地群众军民一家亲、协力守边防的历史见证。

  记者离开塔合曼时,这里秋意渐浓。不久后,这里将迎来漫长的寒冬。官兵们说:“在风雪边关,只要我们和群众紧紧相依、血脉相连,就能像‘戍边团结柳’一样,战胜凛冽的风雪,在帕米尔高原傲然挺立、茁壮生长。”(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 蕾)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