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日韩搞“小圈子” 戴维营峰会危及东亚地区稳定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美日韩搞“小圈子” 戴维营峰会危及东亚地区稳定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8-18 09:24

  中新网8月18日电(陈彩霞)当地时间18日,美日韩三国首脑峰会将在华盛顿近郊戴维营正式举行。美日韩领导人“同框”的画面并不少见,但此次是他们首次跳出多边场合,开启“三人群聊”模式。

  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商讨加强三国安全合作,拜登更希望通过这场“戴维营外交”,建立新的、每年一度的三边峰会机制,以打造牢固的“美日韩三角联盟”。

  分析认为,如果定期磋商成为现实,美日韩三国很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准同盟国”。美国也将借此加快打造东亚“小北约”的步伐,必将危及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戴维营外交”的如意算盘

  早在今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就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提出召开美日韩峰会,随后美政府积极张罗筹备。8月14日,三国外长还举行了视频会谈,为首脑峰会铺路。

  《华尔街日报》称,此次峰会是在国际多边场合之外,三国领导人首次单独会晤。同时,这也是拜登任内首次在戴维营招待外国领导人,体现了“美国对三边关系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精心”将峰会举办地定在总统度假胜地戴维营。美联社称,相比白宫,戴维营氛围更放松、私密性更强,可以展示首脑间的信赖关系,也便于三方讨论广泛议题。

  关于会谈的内容,据路透社援引匿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称,三国领导人会晤将在科技、教育和国防领域推出一系列联合倡议,并将制定防御新步骤,以增强“集体安全”。

  ·美日韩首脑会谈将就每年举行三方会谈达成共识;

  ·日本自卫队和美韩两国军队计划每年举行跨军种的联合军事演习;

  ·将就加强机密情报共享、网络领域合作、经济安全合作等达成多项协议;

  ·将发表包含全面战略的《戴维营原则》文件……

  外媒认为,虽然三国领导人不太可能在相互防御方面作出共同承诺,但他们将同意就地区责任达成相互理解,并建立一条“三方首脑热线电话”,以便在“危机时刻”进行沟通。

  在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看来,“当美国、日本和韩国步调一致时,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战略格局。”

  但是,也有美国官员认为,“要完全期待建立一个三方安全框架,要求太多了——这是一座太遥远的桥。”美方官员更期待采取一些举措,让三国在安全领域走得更近,以增强“集体安全”。

  “三眼联盟”各怀心思

  对于此次戴维营会晤,美联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届时,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上演一场休闲风格的会面,不穿西装、不打领带,还将一起散步,共进午餐。

  这些场景看似和谐亲密,但三方实则“各怀心思”,利益诉求很难同频共振。

  早在戴维营峰会开始前,美日已经就“印太经济框架”的争议条款,起了争执。

  据英国《金融时报》,日本商业捕鲸历史悠久。美国贸易代表一直向日本政府施压,要求其接受“印太经济框架”中的反对捕鲸措辞,不料,此举却激怒了日本。

  日本官员威胁说,若“印太经济框架”包括任何禁止捕鲸的条款,日本可能退出该框架。

  此外,日韩关系虽然表面回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国关系始终是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的“短板”。

  2023年5月,韩日首脑时隔12年后重新启动“穿梭外交”,但双方关于福岛核污水排海、日本二战时期强征韩国劳工等历史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两国不会轻易如愿“握手言和”。

  韩国国民对尹锡悦那些“讨好”美日的行为,也十分不满。有韩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称,“把一切都给美国日本,国家负债累累,国格真是跌至谷底了。”

  据路透社援引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日本问题专家克里斯托弗·约翰斯通表示,虽然美国政府正寻求帮助东京和首尔和解,但进展仍十分缓慢。

  “在韩国,尹锡悦总统的努力仍没有受到民众广泛欢迎。而在日本,人们一直对这种(日韩关系)改善能否持久持怀疑态度,而且......未来的(韩国)总统可能会再次反转立场,”约翰斯通说道。

  东亚“小北约”背后的野心

  美联社称,随着太平洋地区局势变得日益复杂,白宫希望在最近已取得的外交基础上再进一步,利用此次峰会使三国之间的合作得到深化和加强,并使“三国合作的习惯制度化”。

  白宫此前曾称,三方将讨论扩大在印太地区的三边合作,包括加强与东盟和太平洋岛屿的联系,以及应对朝鲜半岛局势。

  此外,路透社还援引美国官员透露,此次峰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其内容可能涉及所谓“维护”中国台湾地区“和平稳定”。但有关这一内容的确切表述,将到最后一刻才可能敲定。

  分析指出,借助首脑外交,美国政府频频搅动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野心”已昭然若揭:美国正企图打造一个东亚“小北约”。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和北约千方百计推动亚太军事化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和俄罗斯,这给亚太地区战略稳定埋下重大隐患。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15日对此回应称,中方反对有关国家拼凑各种小圈子,反对加剧对立,损害他国战略安全的做法,希望有关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事。(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