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逄恩生、高宝珍: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逄恩生、高宝珍: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来源:朝阳老干部之家2023-07-27 14:22

  致敬

  抗美援朝老兵

  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70多年前,有两位风华正茂的少年,带着舍生忘死的精神走向战场,只为心中保家卫国求和平的信念。70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兵逄恩生、高宝珍,聆听他们身经百战、见证和平的抗美援朝故事。

  逄恩生

  见证生死的战地军医

  1932年,逄恩生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虽然贫困,家里仍然顶着压力供他读书。十几岁小学毕业的逄恩生目睹了日军的残暴统治,“当时我是在学校里学习,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对咱们中国人抢杀、掠夺,非常的可恨,当时怀着这个心情就报名入伍了。”不到十五岁的逄恩生因为身躯瘦弱,被分配到西海军分区的卫生学校,学习了一年的生理解剖、急救、护理等医疗知识。

  图丨逄恩生年轻时的军装照

  1949年3月份,他随部队参加渡江战役,并一路行军直到上海。转眼间到了1950年深秋,随着党中央一声令下,逄恩生跟着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朝鲜战场上冬季漫长,十分寒冷,大家就半饥半饱,靠吃雪和炒面维持生存。即便如此,也要时刻铭记——爱护朝鲜人民的一草一木的命令,遵规守纪。”逄恩生回忆,当时天气寒冷,大家就只能靠着相互依偎取暖过夜,因为军队纪律严格,即使是一把稻草,也不能拿老百姓的。

  图丨逄恩生接受采访

  环境艰苦,但逄恩生坚定的信念不曾动摇,当战友牺牲的消息频繁传来时,他就将悲痛埋在心底继续同敌人战斗。“入朝作战时,敌方的武器十分厉害,飞机、大炮,一天到晚轰隆隆的到处乱扔炸。刚开始我的心情也非常紧张,但转念一想,作为一名士兵,我的唯一信念就是消灭侵略者,所以不怕困难也不怕牺牲。”

  战争的残酷,让流血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十分常见。“有的时候我去执行一个任务,回来之后战友就不在了。”当时的逄恩生就承担着治疗伤员的任务,敌军无视《日内瓦公约》,开着战机到处轰炸,大量俘虏因此伤亡,逄恩生就和战友按照规定,悉心提供救治收容,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图丨逄恩生回顾讲述战争故事

  1964年,逄恩生随部队再次前往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历经大大小小残酷的战争,让逄恩生十分渴望和平。“从越南回来后,看到咱们国家一片和平景象,各项建设都在火热推进,我感到十分自豪。”逄恩生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今天,希望后代不要忘记战争,要在党的带领下,努力参加国家建设,使国家更加兴旺、更加富强。

  高宝珍

  一往无前传承红色精神

  高宝珍1932年出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前夕,高宝珍所在的136师在广东练兵准备解放台湾,但因为美军集结十六国打到了我国边界丹东(当时为安东),于是上级命令部队急行军赶往朝鲜前线。

  因为体弱,高宝珍被要求留守国内,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坚决向领导提出要去往前线、奔赴战场。当时,高宝珍和几位战友年纪尚小,不懂得战争的残酷,拉住部队参谋用仅有的一个照相机留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便匆匆赶赴战场。

  图丨高宝珍和战友合影

  在动员会上,小战士们个个都是小老虎,他们喊着口号:为胜利不怕牺牲!高宝珍就是一三六师中的一员。一三六师中的老虎英雄连更是入朝第一支上战场的队伍,他们曾经用一个连的兵力打退多于自己10倍的敌军的十五次冲锋,英勇地打出了“白老虎连”的称号。“当时,在板门店附近我军打了几个胜仗,这才迫使美国坐下来和我们进行谈判。”高宝珍回忆道。

  图丨高宝珍留存的珍贵影像资料

  英勇的一三六师以三打马踏里结束了抗美援朝最后一仗,还参与了最初三八线标识建立及停战协议会议所用房屋建造。“在我们这张照片后面有些简陋的房子,那是我和战友三人在停战后,用双手取材木头和稻草,自己盖的房子,有办公的还有吃饭的小屋。”高宝珍介绍,战时条件残酷,大家都住在坑道,现在可以住上自己盖的房子,觉得很幸福于是照了张相留作纪念。

  图丨停战后,高宝珍和战友在自己盖的房子前合影

  高宝珍的丈夫也是带病奔赴前线,在战场上艰苦行军导致病情发展,大吐血后冒死运回国内,后经一个月的抢救又主动返回前线。夫妻二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边境,作为党员,他们时刻准备着。对此,高宝珍说:“大敌当前谁都没想过会活着回到祖国,这是最可宝贵的爱国情怀、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高宝珍于1955年转业至教育岗位上,离休后继续从事家庭教育工作14年,给孩子们讲述那段热血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

  图丨高宝珍

  记者手记

  峥嵘岁月里,他们经历腥风血雨,用信念铸就忠诚,用忠诚英勇换来和平。和平年代,他们见证国家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满怀赤诚教导青年一代,牢记历史,用时代担当书写祖国建设的新篇章。

  来源:部分素材来源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000多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探寻辽上京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