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旅人生 > 正文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来源:朝阳老干部之家2023-07-25 14:45

  致敬

  抗美援朝老兵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起,唤起两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战场记忆——李承祚:紧要关头完成炮击支援任务并救回八名战友的生命、白福光:一天内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李承祚:

  完成炮击支援 救回八名战友

  1952年10月,在激烈的上甘岭战斗中敌方实施瓦斯攻击,我军连队的炮手们接连被瓦斯熏倒,掩护步兵进攻391高地的战斗任务难以继续开展。紧要关头,时任炮九团一营二连的观测员的李承祚,立即向连长和指导员申请接替战友完成任务。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得到批准后,李承祚一人勇敢地到达炮位连装连拉打完了所有的15发炮弹,完成了炮击支援任务。接下来,他连忙跑过去救人,由于身材瘦小,他只能用尽全身力气,肩扛手拖。直到救最后一名战友时,李承祚也被瓦斯气体熏倒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艰难地把战友翻到自己身上,一点一点地从战场爬了回来。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最终,这八名炮手全部从战场上被救了出来,部队也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李承祚同志表现了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不仅完成了炮击任务,而且成功救回了八名战友的生命,被授予二等功。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白福光:

  一天内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6年,17岁的白福光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3月,白福光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5军45师入朝,担任45师无线电台队长(营级),负责收发电报、接收上级指示命令。

  “志愿军入朝的第三天,我们就遭到了空军的狂轰乱炸,我的两个战友当场牺牲,一颗子弹从我的臀部擦过,在简单的包扎后我们又继续工作。”白福光在轰炸中幸运地活了下来,敌军轰炸过后,他继续收发电报,保证了师指挥部与上级各指挥部的通信畅通。晚上7点,白福光随队伍出发,为了躲避飞机的轰炸,志愿军们就躲进朝鲜马路边一米深流水的沟里,斜着扫射的战机让躲在其中一边的志愿军幸免于难……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仅仅一天,白福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这只是抗美援朝艰苦战斗的开始。志愿军一晚上修筑的防御工事,第二天美军飞机一飞过,就被夷为平地;有些志愿军战士被燃烧弹的火焰照得睁不开眼睛,还有的受到炮弹轰炸产生的气浪冲击和强光照射,患上了眼疾;零下40℃的朝鲜让许多战士在行军路上冻伤、截肢;而负责无线电发报的白福光也因为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双耳失聪,在战斗中腰椎5节骨头断裂,后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有志愿军精神

  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让白福光印象深刻的,还有1951年5月1日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由于敌人的封锁,我们的后勤弹药、粮食运输通道被阻隔,部队没有弹药和粮食,我们饿了三天,三天内什么都没吃。”好不容易换到一口口粮,大家就狼吞虎咽抓紧时间补充体力,这时,战士们接到命令,由前卫变后卫,掩护志愿军转移。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当天夜里三点,正在收发报的白福光接到战友撤退的提醒,收拾完毕刚出防空洞口,敌人的坦克紧随而至,更惊险的是,此时的白福光距离坦克仅1米远,他迅速躲到沟壑旁掩护,万幸躲过一劫,跟上了部队并顺利完成转移。

银耀朝阳丨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李承祚、白福光:战场上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卫国

  “当时情况很危险,我也没想到能躲过那一劫,但即使被发现了我也不会当俘虏,最起码要把他拼死,只有死!因为我身上有很多秘密,我不可能背叛党和国家、背叛我的战友。”白福光回忆起战场上的惊险瞬间,感慨道:“死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志愿军精神就是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有这种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任务都可以完成。”

  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顽强战斗、不怕牺牲,唱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和平年代,让我们牢记历史、致敬老兵,坚定理想信念,蓄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来源:部分素材来源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左家庄街道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