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一枚臂章承载了什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7-19 10:23

  官兵高喊“雪豹”誓词。贾科林摄

  以“雪豹”为名

  ■管玉强

  一枚臂章,标志着一支部队的职责使命,烙印着无数军人的军旅记忆。

  以“雪豹”为名的雪豹突击队,臂章有着不同于其他部队的设计样式。橄榄枝环绕下的威武“豹头”标志,是这支部队战斗力的象征。作为反恐“国家队”,他们圆满完成了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书写着“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答卷。

  “你不曾看到他,那巍峨的高山就是他;你不曾遇到他,那一盏温馨的灯光就是他……”人群中,极少看到佩戴“雪豹”臂章的官兵身影,这支部队用默默付出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

  对于大队长段磊来说,这是危机四伏下,用生命捍卫使命的忠诚担当。

  对于突击手李奎来说,这是征战国际比武赛场,捍卫国家荣誉的家国情怀。

  对于狙击手朱家红来说,这是在每一密位之间,追求“出膛即制胜”的职责使命。

  对于预备队员来说,“雪豹”臂章有着独特的感召力,是他们梦想的起点。为了佩戴上这枚臂章,他们要经历极其严苛的训练,但他们义无反顾。

  透过一枚“雪豹”臂章,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青年官兵为之奋斗的足迹。

  寒来暑往,这些奋斗的足迹,见证着雪豹突击队的光荣与梦想。

  一枚臂章承载了什么

  ■还耀君 贾科林

  臂章与梦想

  “再回到部队,就到雪豹突击队去”

  又见“雪豹”。

  当黄一洋和同批预备队员通过选拔,抵达雪豹突击队营区时,道路两侧整齐列队的官兵夹道欢迎,在巨幅“致敬未来的勇士”迎新图板中间,威武的“豹头”剪影赫然在上。

  直招警士、二次入伍的黄一洋,早在陆军某合成旅服役期间就听班长说起过雪豹突击队这支反恐“国家队”——训练很艰苦,使命很光荣。自那时起,一颗梦想的种子便开始悄然发芽。

  退役复学后,黄一洋跨专业选择了部队定向培养的无人机专业。“再回到部队,就到雪豹突击队去!”身着虎斑作战服、佩戴国旗和“雪豹”臂章,是黄一洋最向往的军人模样。“为此,吃再多苦也值!”

  与黄一洋一样,预备队员张泽瀚也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

  张泽瀚的父亲曾是武警部队较早的一批特勤队员。从小听着父亲讲述特勤官兵英勇战斗的故事,看着“雪豹”勇士一次次征战异国赛场为祖国赢得荣誉,听着“雪豹”队员高喊着:“雪豹‘遂行最急难险重的任务是我的光荣’!”

  加入雪豹突击队、成为雪豹突击队队员,是张泽瀚坚定的目标。

  地方大学毕业后,张泽瀚参军入伍。在雪豹突击队选拔预备队员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我就是想去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用自己所学专业为这支部队贡献一份力量!”张泽瀚说。

  郑浩东与他们有些不一样,此前似乎并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选拔工作组到郑浩东所在单位挑选预备队员,播放雪豹突击队战斗宣传片:队员们执行任务英姿飒爽的身影、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娴熟的战术动作,让郑浩东一度认为是在看“大片”。

  当画面定格在“雪豹”臂章时,郑浩东心底不由升起一种深深的敬意。那一刻,他第一次有了“渴望的感觉”。

  “为什么不去最苦最累的地方改变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下定决心,郑浩东报了名。因为体能一般,预选大名单里并没有他的名字。在多次主动申请补考后,他才勉强入围。

  这次迎接新战友的队伍里,还有同为预备队员的喻振柯。新的兵役制度施行以后,“两征两退”的新政策,也给雪豹突击队的预备队员培养带来新变化。

  此时,春季入伍、已经强化训练5个多月的喻振柯,热烈欢迎着新战友。他还记得,来雪豹突击队那天大雨倾盆,老队员们依然站在雨中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当时的喻振柯并不理解,为何老队员要坚守在雨中组织一场“并不重要”的欢迎仪式。

  当“严苛”“精兵”和“超越生理极限”这些词汇,随着训练深入成为喻振柯日常的一部分,他才真正理解欢迎仪式的意义所在。

  “明知有苦还偏要吃苦,仪式欢迎的不仅是新战友,还有对‘雪豹’精神的敬佩与传承。”看着新战友,喻振柯感慨地说。

  所有报名来雪豹突击队的战友们,都十分清楚接下来要面临的“魔鬼”训练。然而,他们却用最坚定的梦想撑起自己的行囊,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

  黄一洋要居住的预备队营房,往前100米便是作战队,“只有正式队员才能住进去”。想要通过这100米,要经历8个月体能、智能、技能等诸多训练的层层筛选与淘汰。

  雪豹突击队队员进行战斗前部署。贾科林摄

  雪豹突击队组织预备队员下队仪式。苏茂江摄

  汗水与渴望

  “‘雪豹’队员绝不服输,就算倒下了,头也要朝着胜利的方向”

  呕吐,剧烈地呕吐,黄一洋脖子两侧的大动脉急速跳动。

  五公里“热身”后,一圈又一圈的冲刺随即开始。几周的适应性训练一结束,速度和耐力训练直接揭开了雪豹突击队的真实面目。

  为了提升预备队员的心肺功能和身体机能,速度和耐力训练是必经之路。400米跑道边上,随处可见奋力拼搏的队员们。

  “看着他们很心疼,我们都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知道其中的痛苦。”喻振柯说,这也是意志品质的一种体现,只有敢于突破自己身体的极限,才会有这样的生理反应。

  “跑完一个400米,还有下一个400米在等你!”此时,体能不占优势的郑浩东真正体会到了训练的痛苦。每天跟着大部队一起跑出去,最后再被几名战友推回来。

  “跑不动也跟不上,难免让战友有怨言。”郑浩东尴尬地说。在新兵连,他的步枪卧姿有依托射击课目成绩还拿得出手,此时在无依托的训练要求下经常脱靶。“5发子弹各有各的想法,靶纸每次都跟新的一样。”接连的挫折和打击,让郑浩东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

  “末位即淘汰!”第一堂课上,大队长段磊的这句话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每名预备队员头上,让他们不敢放弃,也不能放弃。

  一段近40度坡度的水泥山路,被预备队员戏称为“绝望坡”,18米的大绳攀爬被他们调侃为“乳酸放大器”……快速的节奏和高标准的成绩要求,让不少预备队员在与新兵连的战友打电话时连连感慨:“这里的训练,真的苦!”

  力量训练,深蹲是“后劲儿”最大的一个。第二天下楼梯腿像是“灌了铅”,预备队员们往往都会扶着扶手倒着走下来。

  手枪射击训练,很多预备队员的食指指尖和虎口从变红到变肿。像队长李奎那样长出“枪茧”,是他们最想快速“变现”的事。

  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参加过国际比武、多次立功的李奎,深知训练的艰辛,训练间隙经常会给队员们讲一讲他的“雪豹”故事。

  那一年,雪豹突击队代表祖国出征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最后一个压轴项目中,需要负重20公斤、连续奔袭10公里、完成8个不同射击内容。在翻越最后一个巨大的山坡时,各国代表队都已经精疲力尽。

  沙漠、烈日、高温,不断烘烤着各支代表队队员最后的意志。

  此时,雪豹突击队队员排在第三的位置,李奎也因高温出现体力不支。为了不影响总体成绩,他一边跑一边高喊着“雪豹必胜”“中国必胜”。其他队员在他的感染下,奋力赶超。最终,他们在终点位置实现反超,一举拿下这个分量极重的奖杯。

  “‘雪豹’队员绝不服输,就算倒下了,头也要朝着胜利的方向!”李奎指了指臂膀的“雪豹”臂章说,臂章上面扛着国旗,我们必须让五星红旗在颁奖台上飘扬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决心和底气。

  “你永远不会知道,睡在你旁边的战友比你加练多少。”郑浩东说,“不服输”的传统一直在雪豹突击队传承。

  预备队的训练氛围非常浓厚,为了不被淘汰,也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成绩,许多人主动增加训练量。为了保证训练安全,班长都会全程伴随,反而成了被预备队员“拖起来”的那个人。

  一次,郑浩东在训练中正好赶上战备分队拉动演练。天色微亮,全副武装的队员手持各类装备整齐列队,雪豹突击队的队旗迎风飘动。

  祥和与备战,战车与朝阳。这一幕,让郑浩东更加理解严苛训练的意义,更加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成长与新生

  “随着成绩不断刷新,我感觉战斗力的‘进度条’在身上一点点增长”

  还是在那个熟悉的路口,这次道路两侧站满了欢送的队员。

  身着崭新作战服的喻振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完成8个月的强化训练、经历层层淘汰之后,他终于摘掉了“预备”二字,补入作战队,成为真正的队员。

  下队仪式简单又庄严。段磊为喻振柯授枪后,将“雪豹”臂章紧紧贴在他的臂膀。梦寐以求的臂章,给喻振柯带来的身份认可,让这8个月的经历显得那么值得。

  荣立过一等功的段磊,看着即将下队的新队员和正在快速进步的预备队员,心中满是感慨:“来时心怀‘雪豹’梦的种子,走时已是‘雪豹’未来的苗子。”

  那一年,段磊随队赴国外执行任务。走进任务地域,他才更理解雪豹突击队存在的作用与意义。

  特殊的经历让段磊深知,这些年轻的队员以后还要经历更多未知的挑战。但无论面对什么危险,他都坚信,雪豹突击队的队员们一定会用能力捍卫荣誉,用生命捍卫使命。

  “危险来临,我们就是最坚固的防线!”段磊语重心长地对即将下队的队员说。

  站在欢送队伍里,黄一洋和郑浩东眼里满是羡慕。就像喻振柯迎新时一样,他们也在热烈地鼓掌欢送。一茬茬欢迎欢送仪式,见证了一批批预备队员的成长。

  1个月后,野外驻训中,黄一洋站在手枪精度射击地线上,腼腆中带着从容和坚定。

  成绩回传:49环!不只是黄一洋,他所在射击编组里,最低成绩44环,更有人打出了50环的好成绩。

  在预备队,每名队员都有一本成长档案,详细记录着他们的训练成绩。随着时间线的拉长和成绩的提升,成长档案里形成了一条条向上的曲线。

  这些曲线中曲率最大的当数郑浩东。这个曾经跑步需要组团保障、连拉带拽的“老大难”,在最近一次3000米跑考核时,跑出了9分50秒的好成绩。从被人拉着跑,到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成绩的飞速进步,让郑浩东慢慢有了自信。

  得知郑浩东的训练成绩时,新兵连战友惊讶不已:“短短几个月,他已经强得无法比肩!”

  “以前总觉得‘战斗力生成’是个很抽象的词,随着成绩不断刷新,我感觉战斗力的‘进度条’在身上一点点增长!”郑浩东兴奋地说。

  “绝望坡”变成了“好汉坡”,“无奈地冲圈”变成了“咱们再来一个”……当训练成绩与主观能动性形成正向反馈,成绩和笑容出现在每一名预备队员身上。

  已经补入作战队的喻振柯,如今也迎来了新挑战。按需要,他将由突击队员转岗为搜排爆作业手。面对全新的专业领域,他将再一次开始全新的突击。

  400米跑道上,训练假人、云梯、搏击护具等按点位依次排列,全新的战斗体能课目即将展开,训练难度将再提升一个维度。

  此时,预备队员黄一洋和战友们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畏惧。“拿下这个课目,顺便再拿个优秀。”黄一洋坚信,那枚“雪豹”臂章,已经在向他招手。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