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丁玉冰)7月12日下午,天山脚下,热浪滚滚。“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靶场上,安静得只能听见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少尉刘士柱屏住呼吸,通过瞄准镜,紧紧盯着60米外直径3毫米的玻璃管,汗珠不断从额头滑落。
这是“锋刃-2023”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近战精准狙击课目现场,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除了单课目成绩关系竞赛总体排名外,能否击落并获赠带有浓浓“中国风”的轩辕剑,也是选手们最关心的事情。
图为参赛队员步入射击场。(徐伟 摄)
近战精准狙击要求射手在50秒内使用3发子弹,射击纵向、横向各一根长约10厘米、直径3毫米的红色玻璃管。第一发子弹命中纵向玻璃管后,遮挡目标的盾牌掉落,露出第二根横向玻璃管和轩辕剑。如果第二发命中后,悬垂在玻璃管下方的轩辕剑就会落下,并当场赠予射手。
刘士柱认真测量当下的风速,不断修正弹道。“砰!砰!”随着两声清脆的枪响,轩辕剑应声掉落。刘士柱擦掉满头大汗,露出灿烂的笑容,郑重地从裁判手中接过了轩辕剑。
图为刘士柱拿着轩辕剑与裁判共同合影。(安晓惠 摄)
“轩辕剑是剑中之王,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体现了中国的尚武精神,赠予‘枪王之王’最合适不过!”该课目副裁判吴野告诉记者,这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也蕴含着“宝剑赠英雄”的含义。
“融入中国元素是本届竞赛的一大亮点。”武警部队参谋部副局长张健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说道,此次竞赛设置的4个类别12个竞赛课目不仅借鉴了特战比武国际惯例,融入了近年来武警部队成功实战案例经验、全球发生的恐怖事件应对之策,还注重把“中国元素”融入其中、贯穿全程。
图为科特迪瓦参赛队员向记者展示他赢取的轩辕剑。(丁玉冰 摄)
首次来到中国参加“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的科特迪瓦狙击手霍托,是首轮比赛中第一个拿到轩辕剑的选手。当他知道赢得的轩辕剑有“宝剑赠英雄”的含义时,显得格外地惊讶和高兴,他表示很喜欢这个奖品所代表的意义,为自己也能成为一名英雄感到很自豪和骄傲。
同样充满“中国风”的穿越狙击课目,靶标上印有4枚外圆内方的铜钱,其直径仅为4.5厘米,中心方孔边长为1.5厘米。完全命中铜钱中心方孔且不擦内边计25分,擦破内边沿计20分;完全命中铜钱且不擦边计10分;擦破“铜钱”外边沿计5分;其他区域计0分。
该课目赛道裁判王鑫说,使用铜钱作为靶标,在我国由来已久,铜钱曾是中国古代射手练习射箭的靶标,这也是穿越狙击竞赛课目设计的灵感来源。
白俄罗斯选手科索夫斯基赢得轩辕剑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非常喜欢这些中国元素,它让我感受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我对狙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件来自中国的礼物意义非凡,这柄剑不仅象征着狙击手的荣誉和成绩,也包含着一种维护和平捍卫正义的理念和追求。回国后,他将把这次参赛经历分享给战友,把这次竞赛促进合作交流的理念传递下去。(王国银、廖彬华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