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又到这一天!中国人永远不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又到这一天!中国人永远不忘!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2023-07-07 10:04

  1937.7.7

  七七事变

  7月7日,

  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86年前的这一天,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自这一天起,

  无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

  奏响了反抗侵略的英雄壮歌。

  图为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图

  一个谎言

  1937年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

  谎称一名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发动攻击,

  卢沟桥事变爆发。

  一座桥

  卢沟桥历史上曾是

  北京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

  桥北不远处的平汉铁路桥,

  是当时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咽喉。

  日本法西斯以卢沟桥事变为借口和导火线

  一步步将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

  图为日军炮轰宛平城。资料图

  数十位守军

  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猛烈进攻,

  中国守军誓死与桥共存亡,

  与日军浴血搏斗。

  两个排的数十位守军,

  最后全部战死在桥头阵地。

  图为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资料图

  一昼夜

  将士们不惧牺牲顽强战斗,

  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

  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

  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

  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反击日军进攻。资料图

  一封通电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即发出

  《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疾呼: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四万万人一戎衣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击侵略、救亡图存

  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

  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图为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图

  八年

  此后,

  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面抗日战争,

  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全民族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

  一段城墙

  作为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见证者,

  宛平城墙上的累累弹痕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时刻警示着我们:

  铭记历史、热爱和平。

  宛平城墙上的坑孔。有一位老人说,这就是当年“七七事变”日军炮击宛平城留下的弹孔。上官云 摄

  一段影像

  2023年3月,

  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向

  总台赠送了一批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该影像资料由原苏联红军

  在中国东北地区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

  时长近25分钟,

  大量画面此前从未披露,

  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行径

  和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一段记忆

  86年过去了,

  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

  卢沟桥依然巍然矗立,

  永远铭记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精神。

  不忘历史,

  才能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资料图:“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一名婴儿在卢沟桥宛平城外的弹坑前留影。中新社发 张浩 摄

  在卢沟桥这段仅一公里的石板路上,

  曾有逃难者的脚步,

  有侵略者的铁蹄,

  也有保家卫国的中国守军

  奋起反抗的身影。

  图为卢沟桥旧桥面遗址。资料图

  今天,

  河山重振、锦绣繁华,

  足以告慰先烈们的在天英灵。

  今天

  我们时刻提醒自己,

  铭记过往,开创未来,

  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

  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奋发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新篇章!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CCTV国家记忆等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 大道通进夏牧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