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军旅热情不减,这是军校学员“时光胶囊”里的梦想
首页> 军事频道> 中国军情 > 正文

对军旅热情不减,这是军校学员“时光胶囊”里的梦想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7-04 10:34

  “时光胶囊”里的梦想

  “我们毕业了!”钟福明摄

  “一转眼又到毕业季,当你拿到这封来自图书馆的信时,也就意味着,你要和母校告别了。4年时光,藏在跑道上每一步坚定的跨越,藏在教室里每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藏在食堂前每一声嘹亮的歌声,也藏在图书馆每一本书页的字里行间。4年时光,军校把你塑造成了一名军人……”

  火箭军工程大学图书馆馆员吴丹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字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封信会和学员4年前写下的“致4年后的自己”青春寄语卡片一并送到2023届毕业学员手上。

  “让新学员在卡片上写下对4年后自己的期许,我们把这叫作‘时光胶囊’。”吴丹说,这项活动我们已连续开展6年,初衷是唤起学员们对大学、对军旅的梦想和热情,提醒激励他们不迷失方向,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只要认真,没有干不好的事”

  “亲爱的史排长:首先恭喜你顺利完成4年学业,相信你在这4年没有留下遗憾……”

  当学员史梦想从学员队教导员手中接过入学时写下的青春寄语卡片时,就像是收到了远方朋友的来信一样兴奋不已。

  史梦想迫不及待地打开,反复品读着当年的一句话——“一定不要被困难压倒,只要认真,没有干不好的事。”

  时光穿越回4年前。当史梦想拉着行李来到火箭军工程大学报到时,他向着刻有校名的碑石敬了一个军礼。这一天,他实在是等得太久了。

  “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从营门到校门,史梦想说,他能为青春圆一个军校梦,最强劲的推力来自“在深山当导弹工程兵”的那段日子。

  2017年高考,史梦想报考的就是军校,但因成绩不够,遗憾地与军校擦肩而过。后来,他应征入伍,梦想着“执掌大国长剑”,却一头扎进深山,成为“长剑筑巢人”。

  埋设电缆、调试装备、焊接管道……人员轮流倒班,机械昼夜作业,艰苦的坑道施工环境里,老兵班长教给他一句话:“只要认真,没有干不好的事。”得知他想继续报考军校时,还动员其他战友分担他的任务,为他创造学习条件,直至两年后,他如愿考上军校。

  “大家先走,我再把每个宿舍检查一遍。”新训结束后,史梦想被任命为副班长。从上任第一天起,史梦想就暗暗把老班长当作自己的榜样:做一个认真的人,当一个尽心尽责的兵。

  于是,每当同学们去上课时,史梦想都会留下来,看一看全班的内务卫生还有没有“死角”。

  “学校又不是天天检查内务,没必要把自己搞那么累。”看史梦想总是最后一个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一名战友忍不住劝他。

  “学员队规范内务秩序,提高内务标准,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史梦想回应道。

  就这样,从当副班长到当副区队长,两年时间里,史梦想一天不落地坚持检查内务。

  “凡事认真了,一点一滴积累下来,最后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军校4年,因工作认真尽职,史梦想还担任过兼职参谋、新训旅参谋和演练时保障部助理员,多次获得嘉奖,被学院评为“四有”优秀学员。

  学员林宇欣不但认真,还爱较真。

  “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学员队第一次组织高等数学测试,在所有学员中“垫底”的林宇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生性好强的林宇欣重新开启“高三模式”,总结错题、找同学和教员请教、理清每一个知识点,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林宇欣取得92分的高分。如今,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前10名。

  大一时,林宇欣因为膝盖积液、半月板损伤,体能一开始也是“后腿”。

  身体恢复后,林宇欣决定追赶上大家。于是,每天下午,总有一个奔跑的身影出现在操场上,风雨无阻。

  只要认真付出就会有所收获。最终,她以五项全优的好成绩通过毕业联考。“4年后的我,会不会学业满分,获得全优?”看着4年前自己写的卡片,林宇欣笑了。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你的单杠及格了吗?你有没有成为跑得最快的人?你心里的那份执着依然在否?”学员郝云波入学时写下的青春寄语,开头便是一连串的问号。

  “你想破5000米长跑纪录?!那可是校纪录,10多年来没人打破它!”郝云波清楚记得,当年,写下这句话时,新训班长仝智乾那既惊讶又怀疑的表情。

  没想到,2022年运动会上,郝云波真的打破了这个纪录。

  “当时特别想写一篇文章记录下来。”郝云波打开电脑,敲下“追风少年”几个字。

  为了寻找灵感,郝云波来到那条他爱过、恨过、惧过,却从未放弃过的跑道。

  一路上,郝云波走得很慢很慢,脑海里浮现的是18分06秒、17分30秒、16分53秒、16分31秒这一串串熟悉的数字。

  “都是你自找苦吃,少跑点儿,你也是优秀的标准。”2020年,郝云波刚被选拔进学校田径队时,每天都会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宿舍,舍友表示不解。

  “痛并快乐着。”脚步声、呼吸声与心跳声的鼓动交织在一起,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苦,郝云波却乐在其中。

  2021年校运动会上,郝云波尝试多种跑法,但与纪录成绩还差11秒。

  “最后一圈!可能要破纪录了!”2022年校运动会上,在前面还有两个从没赢过的对手情况下,郝云波咬紧牙关,不顾一切,奋力追赶。最终,他第一个撞到终点线。

  “获得5000米长跑冠军的是十六队学员郝云波,他打破了保持16年的学校5000米长跑纪录。”广播响起,郝云波如愿站在领奖台上。

  “比起成绩和名次,更为之热泪盈眶的是追逐的过程。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与其抱怨生活的枯燥无味,不如慢慢跑起来,跑起来才有风,才会看到更加斑斓有趣的风景……”郝云波在电脑上写道。

  对于学员冯林来说,4年前写给自己的话,开头多少有点消极:“4年后的林吸吸,你好呀!今天的我,很难想象你那时的心境如何……”

  冯林称自己为“林吸吸”,是因为自己特别爱哭,一边哭,一边还爱使劲吸气。新训结束,大家都在期待即将正式展开的军校生活,冯林却在思索离开的问题。

  “我怎么这么笨,连个被子都叠不好?”冯林抱着被子走出宿舍,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流出来。入学伊始,冯林干什么都比同学慢“半拍”。

  “冯林,能不能上一次台,为了我们班‘战斗’一次?”班长让冯林代表全班出战学员队组织的演讲比赛。可在试讲中,原本通宵做的准备一时间化为乌有,冯林死死地看着稿子,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除了流眼泪,我还能做什么?”冯林对能不能迈过这道坎,心里很没底。

  “4年后的天地如何,取决于今天的你。用泪水、还是用汗水,你必须做出选择!”冯林在卡片的另一侧专门留下空白区,留给4年后的自己来书写。

  那段时间,冯林和自己“较上了劲”,先从张开嘴入手,对着镜子,一次又一次地复述讲稿。熟悉讲稿后,又找来一波波听众,帮助他纠正错误,直至把演讲比赛的奖杯捧回班里。

  “释放你的压力,发现自己的热爱,并坚持下去。”他又相继参加了科普讲解大赛、红色故事分享大赛、校史馆讲解员等一系列活动和比赛,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同学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

  “我要像风一样奔跑,去追逐心中的梦想,活出自己的人生。”4年后的今天,拿到卡片,冯林在空白处写下这段话。

  “吾志始于此,而不止于此”

  “大一,学好英语;大二,练习书法;大三,参加定向越野;大四,练好军体。”学员赵先轩在卡片上给自己每年都定下一个“小目标”。

  2020年4月,队干部让赵先轩写一篇文章,记录下同学们居家抗疫的日日夜夜。于是,赵先轩联系同学,组了一篇叫《好久不见,十分想念》的文章。文章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火大青春”刊出后,被朋友圈刷屏转发。

  “大家的留言、点赞让我很受鼓舞,体会到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归属感。”在学长的推荐下,赵先轩临时调整自己的年度“小目标”,加入了学校融媒体中心。

  真正成为编辑部的一员时,赵先轩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引言部分过于抒情,中心意思表达还不够……”那一次,学员队组织一项活动,当他信心满满地将一篇自己采编的稿件送审时,学校新闻文化室主任周杰的回复,给了他当头一棒。

  针对周杰主任指出的问题,赵先轩先后两次对稿件进行修改完善,可是仍未通过。

  “主任,实在不行就不发了吧?”赵先轩感到有点崩溃,一条想放弃的信息打进对话框,又删掉,反反复复好几次。

  深夜两点,周杰把修改后的引言发给了他。

  赵先轩认真品读,这几句话既高屋建瓴,活动的目的、意义一目了然,又很“接地气”,活泼的网言网语为青年学员们所喜闻乐见。文章发布后,又一次被刷屏转发。

  经此一事,赵先轩才意识到做公众号并不是简单的图配文,更不是仅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一份事业,甚至是一种使命。

  “技多不压身,每一次突破都是在成长。”赵先轩拿出“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劲头苦练文笔,跻身“火大青春”主力编辑之列。但他并不满足,最近又自学了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正如他在青春寄语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吾志始于此,而不止于此。”

  不止步于“小目标”的,不仅是赵先轩一人。

  学员杨轲心在青春寄语卡片上,一口气写下一连串来自灵魂的拷问:“26岁的你,还是那样‘心宽体胖’吗?26岁的你,还在坚守初心吗……”

  接过卡片,杨轲心拿出笔,在每个问题后坚定地写下答案。

  杨轲心在大学“百名学员话成长”征文中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曾这样写道:“所有干过的活,流过的汗,熬过的夜,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报告,我来点评!”新训期间,队里组织新闻点评,杨轲心第一个举手。那次自告奋勇地亮相,给她极大的鼓励,她因此被评为“思政之星”。

  2022年3月,该校举行基层政工干部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杨轲心作为学员代表走进赛场。

  “一杯水有多重,拿上几分钟,你可能不会感觉很累,但10分钟、20分钟呢?”与其他选手不同,杨轲心端着一杯水走上讲台,告诉大家,心里的压力如同一杯水,要学会慢慢放下。

  这样新颖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台下的评委。

  为了备好这堂《让心灵阳光洒满从军之路》,杨轲心做足了功课。

  其实,第一次试讲时,杨轲心讲得虽然很流畅,但听众反应平平。

  “是追求完成,还是追求完美?”成为摆在杨轲心面前的一道难题。

  参加比武、正常操课、备战运动会……那段时间,杨轲心格外忙碌。

  “抱着当炮灰的心理,拿出争第一的状态。”杨轲心决定推倒重来,多讲自己身边人的故事。

  最终,杨轲心脱颖而出,成为大学10名优秀政治教员中唯一一名学员。

  军校4年,杨轲心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学员,1次荣立三等功,还夺得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

  四载春秋,杨轲心已蜕变成为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六边形战士”。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钟福明  通讯员  倪博文)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