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抗战胜利后,党内一些同志认为爆发全国性的内战“不一定吧”,毛泽东同志对此尖锐地指出,不要因为“革命力量增长了”,就以为“内战危险”似乎没有了,或自然地消失了。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对敌人发动战争的风险,“信其有”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做好各种准备,掌握战略主动;“信其无”就会迷失方向,松懈斗志,遭遇失败。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战争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孙子指出,宁可“相守数年”而无战,不可疏于戒备而失“一日之胜”。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军之不备,国之大患。“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一种主动精神;“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是一种底线思维;“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是一种备战状态。这也印证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我们常讲“打赢未来战争”。未来到底有多远?几十年以后是“未来”,明年、明天也是“未来”。我们不是敌人的指挥官,不能决定战争何时爆发,但我们能立足“信其有”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强化“战争今夜打响”的忧患意识、“首战必然用我”的使命意识,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切实备全、备实、备细。这样,不管敌人什么时候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我们都能措置裕如、游刃有余,控制危机、打赢战争。如果只喊“狼来了”,而不做打“狼”的准备,最终必定被“狼”所伤。
战争是实力的较量。没有决战决胜的能力,“信其有”只能是自说自话,战争迟早会强加到你的头上。当今世界,实力政治、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十分严峻复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上一仗。如果我们存在“仗打不起来”“打仗轮不上”“当兵谋出路”等和平麻痹思想,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不强,压倒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不够,面对强敌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战争猝然来临之时就可能犯下不可挽回、无法弥补的颠覆性错误。
“军事斗争准备要牢牢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以武止戈,目的是止戈,关键在精武。戒在危时,备在平时;言武备者,练为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战争威胁,我们必须坚定“信其有”的强烈忧患、高度警觉和战略清醒,把博弈斗争的时局图装入头脑、把战场争锋的态势图悬挂心中,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真正把军事这一手搞过硬,坚决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敢打必胜、不辱使命。
(作者:岳伦,单位:河南省濮阳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