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在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有一处横断山脉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天险”——业拉山。这座山海拔4658米,一日四季、气候无常,泥石流和大规模塌方十分常见。连接内地和西藏的国道318线行经这里,从业拉山垭口到海拔2800多米的怒江河谷,30多公里路段高差1800多米,是国道318线上最危险的路段之一,这段路由于坡陡、弯多,被往来的司旅称为“天路72拐”。担负该路段养护保通的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某中队就常年坚守在业拉山之上。
官兵们在“天路72拐”与党旗合影。
自1996年上勤以来,一茬茬官兵在“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的生命禁区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以零伤亡的战绩把难于上青天的川藏天堑变为了全年畅通的通途大道。这里不仅海拔高、灾害多,而且气候环境也异常恶劣,就算在8月三伏天,也会出现寒风凛冽、雨雪纷飞的极端天候。
在雪域高原,凡是海拔达到了3000米以上,就连徒步行走都相当于内地负重前行。特别是官兵们日常开展的养护工作都是体力活,工作中,大家既要完成好任务,也要懂得生理规律,如果一下用力过猛,连喘气都会变得困难。每天抵达一个养护保通的作业点后,官兵们都会集合列队,对现场进行勘察。如果有边沟堵塞的地方,他们就会先对边沟进行清理,如果边沟不通畅,雨水会直接冲刷到路面,容易破坏沥青,甚至冲毁路基。
在“天路72拐”抢险救援。
在日常道路养护保通工作中,修补沥青路面坑槽,是工序最为复杂,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官兵们找到需要修补的路面后,首先要用电锤将破损路面全部撬开,将坑槽的线性修理顺畅,再清扫干净。尤其是沥青综合养护车的拌合料出炉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在坑槽上摊铺、碾压。160多度的沥青拌合料,踩在上面,不仅烫,而且还冒着黑烟,特别呛鼻子。修补沥青路面,除了摊铺拌合料,操作沥青综合养护车的喷火筒时,一不小心就会连头发、眉毛都烧掉。
二级上士杨作善是单位的“养护标兵”,他介绍:“官兵担负任务路段属于路基薄弱区,尤其是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路段温差较大,沥青很容易冻裂出现坑槽,加之进藏车辆较多,路面损坏比较频繁。冬天除雪时,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是路哪是崖,官兵们就用脚踩在道路两旁厚达20多公分的积雪上,踏出两条脚印,再开装载机沿中间道路开进除雪。冬季抢险保通时,官兵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条件下作业,由于天气太冷,行进时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冰雪,雨刷器根本刷不掉,官兵们不得不每走一段路,就得下车人工铲除。”
人工清理道路积雪。
驾驶抛雪机清理道路积雪。
国道318线的风光壮美秀丽,年轻护路兵的黝黑脸庞笑意盈盈……
“虽然很苦很累,但大家都不会躲避,为了国道畅通这一共同目标,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们勇敢地站在巨石之下、悬崖之边辛勤付出。每当看到过往司旅、群众竖起的大拇指,一个微笑,一句点赞,我们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该中队中队长吴亮说。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高原边疆建设的投入,官兵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供暖、饮水、用电、吸氧、吃新鲜菜等现实难题,还完善了蔬菜大棚、阳光暖棚等各类保障设施。
“新征程上,我们高原官兵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传承‘老西藏’‘两路’精神,把青春融入祖国山河,用生命守护雪域天路,以实际行动践行‘生命有禁区、奉献无止期’的铮铮誓言。”该支队政治工作部主任吴晓说。(倪伟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