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立起“武常委”的好样子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5-24 14:45

立起“武常委”的好样子

——河南省推动党管武装工作高质量发展新闻调查

  河南省军区组织召开省辖市“武常委”履职讲评会议。张严文摄

  立夏时节,草木繁茂。记者踏访中原大地,探析一个经济大省的国防考量——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河南省市县三级“武常委”纷纷奔赴驻军部队、党政机关和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及企业等地,围绕统筹推进区域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纵深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等重大课题展开调研。这是该省军区充分发挥“武常委”职能作用,助力推动党管武装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匆忙的步履背后,折射出兴武担当。近年来,这个省军区着眼国防动员新职能新要求,研究制定“武常委”职责清单,建立“七项工作机制”,持续在汇聚军地合力、挖掘内生动力、焕发体系潜力中提升“武常委”履职尽责能力,有效促进省军区系统“面向三军、协调军地、保障打赢”职能作用发挥,涌现出一批全国双拥模范城、党管武装模范县、练兵备战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全省党管武装、兵员征集、民兵建设、国防教育等工作走在国防动员系统前列。

  图①:河南省三门峡市军地组织基干民兵点验。凡军亚 摄

  图②:河南省固始县“武常委”、人武部政委许海贵(右二)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点验。李洋 摄

  图③:河南省淮滨县“武常委”、人武部政委甄旭东(右一)和民兵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周昌友 摄

  图④: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武警官兵和民兵战斗在新乡卫河大堤上。冯雨 摄

  兼职非虚职,担责要尽责“武常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让第一书记担起“分内事”

  “工作30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考验。”回想2年前的那场洪灾,郑州市委秘书长虎强仍心有余悸。

  2021年7月20日清晨,暴雨如注,辖区内南水北调工程险象环生。时任郑州市管城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虎强,按照平时演练方案,紧急向“武常委”、区人武部政委李勇通报情况。

  不到2个小时,李勇协调组织近200名驻军官兵和民兵赶到现场,加筑堤坝,导流泄洪。险情排除后,虎强紧紧握住李勇的手说:“看到这么多迷彩身影,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然而,大灾面前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管城区一样。灾后复盘,省军区党委领导发现,凡是组织民兵抢险救灾成效好的,都是党管武装工作较扎实的。有的第一书记平时爱武、管武、建武、用武意识不强,支持“武常委”作用发挥不够,“指挥棒”立不起来,忙乱失误就多。

  曾经,洛阳市某区“武常委”几次向新任区委书记汇报工作,答复总是工作忙没时间。不仅如此,该书记下乡检查工作,发现基层乡镇(街道)武装部长参加区人武部组织的集训,反倒批评“武常委”不分主次,干扰了中心工作。

  “不是‘武常委’干扰了中心工作,而是第一书记没有高度重视武装工作。”“武常委”、洛阳军分区政委李杏掌握实情后,专门约谈这名书记,并组织该区班子领导及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集中学习党管武装工作制度。

  “军地双向兼职是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制度机制。”“武常委”、省军区政委徐元鸿在调研中发现,“重市场、轻战场”“重经济、轻国防”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受长期相对和平环境影响,少数干部和平麻痹思想有所滋生,没有将政治荣誉转化为具体的政治担当,党管武装工作成了“软指标”。

  为提高忧患意识,让第一书记担起“分内事”,该省军区从2020年开始,明确各级“武常委”重点协调落实四项机制:

  ——创新规范第一书记任职宣布工作,明确任前谈话、常委会宣布、大会宣布“三步法”,在庄严的仪式教育中感受光荣传统,扛起党管武装责任。

  ——建立“五项重点工作”机制,明确第一书记在全面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基础上,清单式落实理论武装、基层调研、力量建设、解决问题、联合考评等重点工作。

  ——健全报告述职制度,省市县三级每年召开党管武装工作会议,分别组织第一书记和乡镇(街道)武装部政治教导员进行述职,同步组织培训。

  ——每月编印《党管武装工作情况》,反映各地党管武装工作动态、经验做法,报送省市县三级军地领导,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管武兴武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

  抓好党管武装工作,靠行政命令推动、领导重视协调可以管一阵子,靠制度化推进、常态化落实才是长远之策。对此,该省军区联合省委先后下发《党管武装工作模范县(市、区)评选表彰活动》《建立“武常委”七项工作机制》《规范全省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预建党支部建设》《加强民兵连党的建设》等22个法规性文件,让党管武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分工不分家,一岗两担责。“武常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

  让军政主官唱响“一台戏”

  “民兵训练场地狭小、‘三室两库’建设滞后、战备器材未能统一集中存放……”说起前些年境况,开封市鼓楼区“武常委”、区人武部政委张红旗不禁向记者吐槽。

  “也不是没有机遇。”张红旗说,早些年,地方进行城市规划,时任人武部主官分头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搬迁或改善基础设施方案,由于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方案没有落地,错过了好时机。

  “‘武常委’是军事机关派到同级地方党委的军队代表,与同级主官是平等职级关系。两名主官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采访中,几名军分区领导都谈到这样的情况,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更注重“武常委”身份,特别是与同级主官遇事不商量、少沟通、缺配合,使武装工作质效打了折扣。

  “咱俩谁当常委谁牵头,在工作中必须团结一心、互相支持。”2021年7月,张红旗接任政委后兼任“武常委”,与时任部长充分发挥“一人参加地方党委常委会,一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的双向互补优势,聚力解决老大难问题。

  2022年8月,张红旗与新上任部长周晓棠凝心聚力,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终于在今年3月完成人武部整体搬迁,入驻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新营区,并改建了民兵装备仓库。

  “‘武常委’与同级主官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省军区司令员赵钧说。对此,他们创新推行“一岗两担责”路子,要求军政主官分工不分家,共同履行“武常委”职责,与地方协调工作时,坚持重要事项一起汇报、重大工作联手推进、重要活动共同参与、重大决策共同协商。

  对标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省级“武常委”人选提名办法,该省军区研究规范市、县两级“武常委”任免细则,明确标准条件、办理程序、军地职责,着力解决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问题,确保选准配强、有序流动。

  “一岗两担责,是形势使然,也是任务需要。”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孙先振告诉记者,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中型城市中高新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孵化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间接形成了武装工作的新“盲区”。恰恰这些地方集中了各类高校、高新产业和航空港口等,是兵员征集和民兵新质力量编建的重点区域。军政主官能否齐心协力推动武装工作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几年前,开封市撤编金明区,成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去年4月,金明区人武部和龙亭区人武部合并组建新的龙亭区人武部,同时代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武装工作。为便于协调两区党管武装工作同步落实,他们创新施行双向双重兼职制度,即:龙亭区人武部部长张舰兼任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委员并参加龙亭区政府常务会议,政委周峰兼任龙亭区区委常委并参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常务会议。

  此举一出,成效显著。去年下半年征兵,龙亭区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首次突破85%,较上半年提高了32%;无人机、特种救援等民兵新质力量编配率大幅提升,居全市首位。

  姓军为武,大事共抓。“武常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让军地各级弹好“合奏曲”

  民兵护堤分队在险情地段紧急修筑堤坝,围堵管涌分队向管涌处实施沙袋围堵,水面巡查搜救分队驾驶冲锋舟解救被困群众……5月10日,一场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在许昌市襄城县北汝河拉开帷幕。

  “防大汛、抢大险的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必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汛期来临,许昌市“武常委”、军分区司令员李选才组织开展联演联训的建议被市委采纳。随后,许昌军分区协调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公安局、卫健局等单位展开防汛抢险准备工作。军地各单位领导全程跟训、靠前指挥,自觉把席位当战位,感受为军向战的使命担当。

  聚焦向战为战目标,省军区充分发挥“武常委”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压实地方各级党委的首位责任、政府机构的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的专项责任、军事机关的协调责任等“四个责任”。

  采访中,许多“武常委”向记者讲述,近年来,军事机关组织的民兵整组点验、应战应急演练、军事训练比武竞赛等,地方领导都是主动参与、靠前指挥,军地聚力管武兴武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风。

  军地领导以上率下,打通基层武装工作“中梗阻”。他们探索创建“一村一警一连”联动机制,将全省的民兵连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实现联建联管联治联动,在常态化用兵中练兵强兵,既促进了民兵连经常性建设,又为地方平安建设提供力量支撑。

  省军区还依托郑州大学成立“民兵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研训专家库”,研究设置民兵思想政治工作硕士研究方向;探索事业编岗位与劳务派遣相结合的方式,从体制编制上解决民兵军事训练缺专业教员的难题。

  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副主任宋平告诉记者,作为驻军大省,新时代的党管武装工作不仅是制度层面的真抓实干,还要倾力解决驻军备战打仗、官兵“三后”等方面的现实矛盾问题。

  “军人的牺牲,可以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不能在存有安全隐患的训练场!”在一次军地联席会议上,军地领导正在为“空军某部机场附近的树林和鸟群是否妨碍战斗机起降”等问题争论不休时,“武常委”、省军区政委徐元鸿的发言掷地有声。

  “涉及部队备战打仗的事,不能算小账。”军地达成共识。随后,地方政府投入资金,一次性解决训练场土地回收、机场附近树林移栽和民房拆迁等历史性遗留问题。

  这段经历让全省各级“武常委”深受启发:武装工作群众性强、涉及面广、参与度高,堵点卡点也主要在基层一线,“武常委”必须“下抓两级”,汇聚军地强大合力。

  过去,省军区系统总是被动等地方来走访慰问。近几年,从省军区到人武部,主动上门到地方四大班子、驻军部队和有关单位走访,介绍武装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形成良好的军地互动,有力促进了党管武装工作开展。

  近年来,省军区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明确“武常委”“一推动、三协助、一协调”职能,全省各级推行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先后解决驻军某部战备道路升级改造、空军某部机场净空安全、武警某部野外战术训练场土地纠纷等矛盾问题。

  (■杨继龙 解放军报记者 王凌硕 特约记者 李光辉)

  制图:扈 硕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