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刻哲理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刻哲理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5-19 10:35

  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刻哲理

  ■姜厚平

  习主席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这一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一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六个必须坚持”牢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胸怀天下是把人民幸福与人类进步紧密连接起来,使我们党既站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制高点,又站在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为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至上”和“为人类求解放”的基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我们党独立自主治国理政方略的创新性发展,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旨在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坚持系统观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重在强调优化整体与部分、要素与结构的关系,努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

  二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实践证明,一种思想理论不断走向体系化、成熟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为哲学方法论的科学凝练。

  “六个必须坚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所蕴含的智慧和精华,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相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视野胸襟,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相契合,是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哲学典范。

  “六个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淬炼形成的智慧结晶,浓缩着我们党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思想探索史、理论创新史。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准确把握科学理论创新的规律性,始终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六个必须坚持”启发了世界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思考。“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新时代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六个必须坚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供的并不是一种现成的模式,而是一种各国可以借鉴的方法,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

  “六个必须坚持”是环环相扣、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通构建起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体系。唯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才能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提出,许多同志“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六个必须坚持”遵循从“立场”到“观点”再到“方法”的逻辑链路,构成了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思想体系。只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要义和理论逻辑,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能站得高,分析问题才能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一直以来,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六个必须坚持”以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理论态度,以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系全球治理的一系列中国方案,正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生动注脚。

  “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党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历史进程中,在科学标定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而形成的系统方法论。其中蕴含着站稳立场、保持定力的原则性方法,把握大势、谋深虑远的战略性方法,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策略性方法等。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掌握“六个必须坚持”,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和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指导。

  四

  “六个必须坚持”彰显了“知行合一”的哲学品格,为我们破解时代课题、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光明未来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前进道路上,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坚信真理的力量,以自信自立的态度、守正创新的精神、胸怀天下的格局,牢牢把握住政治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深刻认识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树立正确看待世界格局及其演变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在乱花迷眼、乱云飞渡中清醒把握时与势、辩证研判危与机。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学习掌握“六个必须坚持”,就要领悟其中蕴含的正视问题、较真碰硬、迎难而上等精神品格,时时刻刻刀刃向内审示自我,坚持严的基调,保持高压态势,深化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的一切困难挑战。用好“六个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就要以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认识强敌对手,把握好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和平、稳局与塑势、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重大关系,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底线思维,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有力慑止战争,坚决打赢战争。

  时下,强军事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我们要始终沿着习主席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秉持“六个必须坚持”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打开视野格局,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补短板、强弱项,为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作者单位:西部战区空军)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