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刻哲理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刻哲理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5-19 10:35

  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深刻哲理

  ■姜厚平

  习主席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这一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认真领悟“六个必须坚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一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六个必须坚持”牢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习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坚持人民至上和坚持胸怀天下是把人民幸福与人类进步紧密连接起来,使我们党既站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制高点,又站在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为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至上”和“为人类求解放”的基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我们党独立自主治国理政方略的创新性发展,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旨在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坚持系统观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重在强调优化整体与部分、要素与结构的关系,努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

  二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实践证明,一种思想理论不断走向体系化、成熟化的重要标志,体现为哲学方法论的科学凝练。

  “六个必须坚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所蕴含的智慧和精华,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相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视野胸襟,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相契合,是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哲学典范。

  “六个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淬炼形成的智慧结晶,浓缩着我们党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思想探索史、理论创新史。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准确把握科学理论创新的规律性,始终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六个必须坚持”启发了世界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思考。“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新时代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六个必须坚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供的并不是一种现成的模式,而是一种各国可以借鉴的方法,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

  “六个必须坚持”是环环相扣、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通构建起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体系。唯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才能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提出,许多同志“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六个必须坚持”遵循从“立场”到“观点”再到“方法”的逻辑链路,构成了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思想体系。只有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要义和理论逻辑,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能站得高,分析问题才能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一直以来,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六个必须坚持”以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理论态度,以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系全球治理的一系列中国方案,正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生动注脚。

  “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党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历史进程中,在科学标定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而形成的系统方法论。其中蕴含着站稳立场、保持定力的原则性方法,把握大势、谋深虑远的战略性方法,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策略性方法等。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掌握“六个必须坚持”,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和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指导。

  四

  “六个必须坚持”彰显了“知行合一”的哲学品格,为我们破解时代课题、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光明未来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前进道路上,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坚信真理的力量,以自信自立的态度、守正创新的精神、胸怀天下的格局,牢牢把握住政治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深刻认识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树立正确看待世界格局及其演变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在乱花迷眼、乱云飞渡中清醒把握时与势、辩证研判危与机。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学习掌握“六个必须坚持”,就要领悟其中蕴含的正视问题、较真碰硬、迎难而上等精神品格,时时刻刻刀刃向内审示自我,坚持严的基调,保持高压态势,深化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的一切困难挑战。用好“六个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就要以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认识强敌对手,把握好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和平、稳局与塑势、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重大关系,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底线思维,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有力慑止战争,坚决打赢战争。

  时下,强军事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我们要始终沿着习主席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秉持“六个必须坚持”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打开视野格局,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补短板、强弱项,为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作者单位:西部战区空军)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