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铸魂育人,空军航空大学某团打造“砺鹰”特色文化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栾志刚 王文博
砺鹰
■栾志刚 王文博
空军航空大学某团打造“砺鹰”特色文化,发挥强军文化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图为该团组织学员进行夜航飞行训练。汤 涛摄
鼠标轻点,大三学员周一鸣点开了学校强军网上名为《阜往金来——为战育人正当时》的宣传片。
“阜”取自脚下的阜蒙大地,“金”源自他们所在的机场,空军航空大学某团70年奋斗画卷,就这样在他眼前铺陈开来。从破旧营房到栋栋楼宇、从草地跑道到标准机场……跟随宣传片的一个个画面,周一鸣仿佛走进了该团历史深处。
“阜往金来,亦是继往开来。”他在内部论坛里言:“这片土地上处处是英雄。我们唯有继续前进,才能不负先辈。”
远超该团人数的浏览量和持续增长的点赞数说明,那些同周一鸣一样与团队光荣历史共情的官兵还有许多。他们不止一次地回顾前辈砥砺奋斗的岁月。
“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有无穷的力量。我们把70年沉淀下来的故事讲好,官兵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触动、影响。”该团领导说。
要铸魂育人,就要在年轻官兵心中点燃理想信念之火。近年来,该团结合部队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强军文化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特色军事文化“富矿”,打造“砺鹰”特色文化品牌。从翔实历史资料取材、历时半年拍摄的宣传片,正是其中一项举措。
一
该团驻地背靠被称为“魔鬼之沙”的塔敏查干沙漠。从一些前辈官兵的回忆文字里,我们能对当时的艰苦感知一二:“大风卷起漫天黄沙,直往嘴里钻、脸上扑”“学习桌与床架必须时时拂拭,不然就是厚厚一层土”。
环境再艰苦,也要扎下根。1953年建团之初,第一批官兵就在营区主路栽下了抵御风沙的小白杨。从此,一茬茬官兵在一棵棵不畏艰苦的白杨树陪伴下,在苦地方熬出了“可以苦自己,不肯苦飞行”的宝贵精神,成为“砺鹰”特色文化的起源。
当年,营区一片荒凉,但开飞迫在眉睫。铲除近3万平方米杂草、运土超1万立方米,洒水压跑道、扩建停机坪……该团官兵以浸染汗水的苦干打赢了这场“硬仗”。
“有人说,老航校时期‘人推火车、马拉飞机’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从咱们团建设初期压跑道压过来的人知道,军人就是有那么一股子劲。大家是东北老航校的传人,这股子劲不能丢。”在回忆部队建设的拓荒岁月时,该团一名老前辈深有感慨地说。
“目前,最为粗壮的74号小白杨,树干周长达246厘米。”该团政治工作处干事李杨介绍,“官兵觉得这棵白杨树是历史的见证,是‘前辈’。现在新加入这里的官兵都要来‘打卡’。”
除了小白杨,还有在机场路口注视学员振翅高飞的老宣传板,从人工操作向网络物流进化、“服役”70载的被服库……这些见证该团建设历程的特殊文物,都已被列入该团红色传家宝“家谱”中。
“怎样让厚重历史成为文化铸魂的‘能量站’,怎么把抽象的文化变得真实具体、可触可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调研,我们发现官兵对那些有着时代烙印的物品很关注。我们要把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讲好、用好。”该团团史馆负责人张天瑞说。在团史馆中,老一辈官兵飞行训练使用过的器材、“空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荣誉锦旗等珍贵物件,被精心保存。
去年,参观完史馆的新入职干部王毅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机务官兵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快速排故,手被冻伤也不退缩。这些托举飞行的手那么粗糙,也那么有力。我被这样的故事深深震撼着。”
二
走进该团,迎面是极具特色的“砺鹰”文化广场,一组群雕引人注目。雕塑由蓝红白三色构成,同初教机的颜色分布一致,其姿态似战机凌空划出的航迹,又像振翅的雄鹰正欲高飞。其下刻着遒劲有力的铭文:“‘砺’者,从石,粗磨刀石也,引申为砥砺、磨砺;‘鹰’者,从鸟,猛禽也,引申为勇敢、忠诚。”
在官兵每日进出机场的三个路口处,战味浓郁的标语激荡人心。在后勤保障官兵经常出入处,立着“一切为了飞行,一切服务飞行”宣传牌;机务官兵检修进场退场的大门上,刻着“极端负责、精心维修”几个大字;飞行学员和飞行教员进出的路口,竖着“起飞就是战斗、升空就是作战”的标语。
强军文化建设必须对准使命任务。这两处文化景观,让我们感受到:该团强军文化建设的协奏曲里,备战打仗是高昂的主旋律。
该团某飞行大队,走廊中处处是“战”和“赢”的文化元素;某场务连打造“甘当天路基石,精护高飞坦途”的“铺路石”文化;将岗位当战位、把机房当战场的某通导连叫响“胜利表现在空中,胜利保障在地面”的口号……近年来,该团鼓励各营连结合自身职责使命,打造特色文化,并持续推动各单位间的交流。他们还组织基层文化骨干广泛开展“讲团史故事,做老航校传人”“向训练尖兵学习”等故事交流会。在此基础上,他们编撰了《“砺鹰”文化建设读本》下发全团。前不久,长期驻守在某“夫妻台站”的一级上士范明肖拿到了这本读本。他说:“里面讲的前辈们的战斗故事、身边人的奋斗事迹很打动我。”
“强军文化是践行使命的‘催化剂’。贴合使命任务建设强军文化,才能鼓舞士气、服务战斗力生成。”该团领导说。
三
“20世纪50年代,我团前辈官兵经过实践探索出了‘飞飞整整、整整飞飞’的科学训练经验。后来这一经验被广泛推广……”周末傍晚,该团“砺鹰之声”广播准时开播。这期的主播是机务兵唐强。讲起机务前辈们的光荣历史,他在播报时有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讲红色故事只是广播其中一部分内容,我们现在探索‘红色基因+蓝色科技’推进文化建设的路子,正在打造军事文化融媒矩阵。”政治工作处干事杨丽伟同样满含骄傲地说,“用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文化建设时代气息,能更好激活为战育人的一池春水。”
杨丽伟对整个建设过程颇为熟悉。当时,在“砺鹰之声”试运行期间,杨丽伟就对官兵的一句建议上了心——只有听的不过瘾。
打铁需趁热。该团重新编排“砺鹰之声”栏目内容,将训练典型事迹、时政要点等纳入其中。同时,他们搭建有线视频共享平台,把镜头对准练兵备战,直击训练现场一线;用活强军网资源,对接军内外近百节先进军事教育课堂资源,并依托“海空卫士”王伟、“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全军优秀飞行教员隋德峰等先锋典型的事迹制作“砺鹰人物、榜样力量”专题电子图册。此外,他们还探索以可触电子阅读屏幕为载体,推出多媒体版的《砺鹰报》。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方阵是该团融媒矩阵建设中格外重视的一环。“‘红色基因+蓝色科技’的深浅程度,关键在人。”该团领导介绍说,打造军事文化建设人才方阵已经被该团纳入“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方案,已实现文化骨干队伍梯次培养。
强军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是连接过去和现在、并从现在塑造未来的纽带。70年来,上千名飞行学员肩负老航校传人的使命荣光从这里启航;强军文化一路伴飞砺鹰航迹,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