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3D打印新型运载火箭
首页> 军事频道> 国际军情 > 正文

美3D打印新型运载火箭

来源:中国国防报2023-04-04 13:20

  美国相对论航天公司的“人族一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北京时间3月23日上午11时25分,美国相对论航天公司的“人族一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火箭一级飞行和一二级分离正常完成,但分离后的火箭二级未能成功点火,发射以失败告终。

  “人族一号”运载火箭是全球第2枚投入发射的液氧甲烷火箭,第一枚是我国“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相对论公司的火箭有何特殊之处?人们为何青睐液氧甲烷火箭?本文对此一一解读。

  3D打印,快速制造

  美国相对论航天公司秉持“3D打印、快速制造”理念,且大范围应用这一技术。“人族一号”运载火箭85%的箭体结构采用3D打印而成,包括发动机。3D打印的技术优势在于结构简单、耗时少,最快可在60天内制作完成一枚火箭。技术劣势在于产品的结构强度有待检验。此次发射的“人族一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点火异常,或许原因在此。

  虽然未能入轨,但该公司表示:“通过此次发射,该型火箭通过了箭体应力测试,取得一定成功。”从“人族一号”运载火箭可以看出,未来运载火箭将朝着“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新型燃料,助力回收

  液氧甲烷火箭的出现,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可重复使用技术”息息相关。早期的运载火箭是一次性使用,比冲(即单位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是选择火箭推进剂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液氢液氧推进剂的比冲最高,达4500m/s,液氧甲烷推进剂与液氧煤油推进剂的比冲相差不大(3500m/s),但甲烷的密度比煤油低,且需要低温使用,因此长期不受重视。近年来,随着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出现,人们发现,甲烷在高温下不会像煤油那样裂解,不易形成积碳,因此液氧甲烷发动机在重复使用条件下具备更优的性能。加上甲烷的制取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商业航天公司开始大量使用液氧甲烷推进剂。

  继相对论航天公司的“人族一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之后,4月底,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超重-星舰”也将迎来首次发射。这枚芯一级并联33台液氧甲烷发动机,同时采用两级完全重复使用箭体的运载火箭,无论发射成功与否,已经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在航天领域,科技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液氧甲烷火箭就是例子。随着3D打印火箭技术不断走向成熟、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液氧甲烷火箭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少谋)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