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丨实现最佳配置 发挥最大效能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推动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丨实现最佳配置 发挥最大效能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3-29 10:49

  实现最佳配置 发挥最大效能

  ——推动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谈③

  ■龚学礼

  自然界里,相同的碳元素,因组合方式不同,有的成了坚硬的金刚石,有的则成了柔软的石墨。推动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也应调整培养体系,拓展发展空间,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

  文职人员作为人民军队的新组成、保障打赢的新力量、科技强军的新引擎、筑梦国防的新支撑,在强军兴军伟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大批“孔雀蓝”在我军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医疗卫勤等领域奉献青春、施展才华,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中勇往直前、勇挑重担,以精湛的专业素质、良好的作风形象赢得好评和认可。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数以千万计,实施文职人员制度,能够搭建起军地人力资源流动的桥梁,高效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着眼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遵循现代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立足文职人员职业发展自身特点,畅通文职人员招录、培养、交流、使用、退出等渠道,着力构建完善顺畅有序的人才进出机制、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清晰透明的职业发展机制、适度从优的待遇保障机制、宽严相济的日常管理机制、职责明确的军地协作机制,为推动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条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增强了文职人员制度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有利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有利于加快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比如,在公开招考方面,会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全军统一笔试,将免笔试范围由博士研究生拓展到“双一流”建设高校或者建设学科的理学、工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直接引进方面,将引进对象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拓展到其他急需紧缺人才,符合条件的相应纳入中央和地方引才政策范围;在退役军人专项招录方面,拓展招录对象范围,优化招录程序办法。这些创新措施可以最大限度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强军兴军旗帜下。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规范的职业管理、清晰的成长路径、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吸引汇聚文职人员长期稳定为军队建设服务的重要保证。新的文职人员制度进一步畅通文职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成长阶梯,支持文职人员在本专业领域长期稳定发展,打通文职人员跨类型、跨系列改任和军地交流渠道,确保文职人员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都能找准路径和定位,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对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学术提升、成长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利于激发文职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强国强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以用为本。各级党组织应严格落实文职人员考核任用的标准条件、程序办法、权限配置和有关要求,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信度,确保文职人员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能。健全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才,引导文职人员明确定位、共同发展。对发展潜力大、贡献突出的文职人员,应不拘一格重点选拔培养,让他们施展才华有机会、干事创业有平台、成长进步有空间,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有意识地安排文职人员参与重大军事任务、重大科研攻关、重要专项工作,敢于交任务、压担子、搭梯子,让广大文职人员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堪当强军重任的过硬本领。

  谋育人就是谋未来、出人才就是出政绩。新的文职人员制度,在人员培训方面,按照需求主导、分类分级、形式多样、军地融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培训类型,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走以高质量发展为内涵的育人路子。坚持部队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为战素养缺什么就补什么,切实提高文职人员作战支援保障能力。通过名师带教、“订单式”培养、特色化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青年科技英才,充分激发广大文职人员动力活力,努力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能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某研究所)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