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事论坛丨掌握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辩证法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事论坛丨掌握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辩证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3-16 09:30

  掌握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辩证法

  ■温向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紧缺、最急需的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统领,加快建设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在推进落实的实践中,尤其应注重掌握创新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辩证法。

  辨析“质”与“量”,推动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化。当前,随着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战争制胜机理、制胜要素、制胜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对聚焦备战打仗培养和使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谁能在人才竞争上占得先机,谁就能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谁能拥有人才上的优势,谁就能占据实力上的优势。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把人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的过程,是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的过程。面向未来战争,我们需不断强化精兵制胜的理念,摆脱“人越多越好”“有人就等于有人才”的传统思维,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紧跟深化改革步伐,把准战略目标、扭住关键环节,推动军事人力资源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加快建立一支与大国地位相称、与担负使命任务相适应的一流军事人才队伍。

  做好“建”与“用”,不断提升人岗匹配度和人才使用效能。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更是用出来的。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要看拥有量,更重要的是做好开发使用这篇大文章。对人才的用与不用、能否恰当使用,关系到军队人才建设的质量效益、人才强军战略的推进落实。面向未来战争,我们既要建好人才发展机制,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更要用好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效益观念,确保人才层出不穷。为此,必须坚持用战斗力标准提领长远发展,遵循人才能力生成内在规律,大力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统筹兼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切实用“战”串起人才工作的“千条线”。此外,还要提高人才工作管理水平,摒弃概略管理、粗放培养的思维模式,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位置用合适的人才,在最佳使用期内使用人才,让人才在黄金时期得到“黄金发展”,不断提升人岗匹配度和人才使用效能。

  统筹“育”与“引”,构建自主培养与军地联合培养新格局。人才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优秀军事人才等不来、要不来,关键要建立良好的培养选拔机制。“育”,就是充分发挥军队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充分发挥军队院校优势,进一步创新改进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打通从院校到部队、从课堂到战场的人才培养链路,鼓励引导官兵到一线摔打锻炼,在火热军事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提高为战育人水平。“引”,就是注重开放融合育人,在党和国家人才工作大盘子中谋划推进我军人才工作。“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着眼对接世界、融入社会、激活内部,打破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建设模式,走开同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协作育才、交流用才的路子,构建定位清晰、优势互补的军地互通培养格局。要创新发展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与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优秀的人才不断汇聚到强军事业中去,更好地加速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

  夯实“严”与“爱”,不断提高人才抓建质量效益。人才的培养使用有其内在规律,必须正确处理好严管与厚爱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才抓建的质量效益。一方面,要严之有道,认真把握各类人才发展特点,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避免沿用过时的管理方式。要打破唯学历、唯年龄、唯经历等片面的人才考核评价模式,顺应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另一方面,要爱之有方,立起人才为本的鲜明导向,加大正向激励帮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包容人才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缺漏。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勇于善于做新时代的“伯乐”,把人才的呼声、诉求和满意度作为抓工作做决策的“晴雨表”,真正让人才安心舒心发挥好作用。要用好用活精神与物质两个“杠杆”的调节作用,推动各项人才优待政策落地见效,把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人才强军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单位:军委后勤保障部)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