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军地青年典型代表祭扫雷锋墓侧记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军地青年典型代表祭扫雷锋墓侧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3-06 10:07

  这名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生命定格在22岁芳华的年轻人,名字叫“雷锋”。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经久不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3月1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军地青年典型代表在辽宁省抚顺市祭扫雷锋墓。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

  初春时节的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庄严肃穆,雷锋墓被苍松翠柏环绕,墓碑正面刻有“雷锋同志之墓”金色大字,背面刻着雷锋生平。

  雷锋塑像高高矗立,手捧《毛泽东选集》,面含微笑,在和煦的春风里显得温暖而阳光。雷锋纪念碑上,镌刻着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上午10时,祭扫活动开始。军地青年典型代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武警抚顺支队官兵代表、辽宁共青团代表、雷锋家乡代表,以及抚顺各界青年代表,在雷锋纪念广场庄严列队。随后,全场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雷锋同志默哀。

  在凄婉悠扬的《思念曲》中,军地青年典型代表向雷锋同志塑像敬献花篮、整理缎带,表达对这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在场党员和团员分别重温入党誓词、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响彻云霄。随后,大家拿起菊花,步行至雷锋墓前献花,瞻仰雷锋墓。

  光阴荏苒,雷锋精神却并未随时间流逝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祭扫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作为雷锋班战士,我们就是雷锋老班长的亲人,看到这么多的军地典型、各行各业的代表向老班长致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雷锋班战士任亮说。

  在抚顺市消防救援支队矿区大队大队长高大千看来,对于雷锋精神,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伫立在雷锋墓前,感受雷锋精神的无穷力量。“身为一名消防指挥员,我将苦练业务本领、向险而行,履行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沈阳音乐学院团委书记王爽表示,作为高校青年代表,要让学雷锋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为学雷锋高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我将扎根工作岗位,做孤儿的知心人、引路人。”辽宁省孤儿学校大队辅导员高超表示,无论时代如何日新月异,雷锋始终是青年的楷模,雷锋精神更是社会美德与行为规范的坐标。

  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团委书记车宇欣介绍,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人人学雷锋,共建文明城”和“学习雷锋精神,点亮万家灯火”等展板在抚顺市随处可见,这里还有雷锋路、雷锋小学、“雷锋号”客车,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让雷锋精神一“路”生花

  祭扫,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在军地青年典型代表中,很多人已经将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来自中国建筑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霍文震,是冬奥会场馆“冰立方”的建设者。他和青年建设者们一道,在1000多个奋斗的日子里,先后攻克“水冰转换”“分区控温”等国际性技术难题。

  “在冬奥会期间,我们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围绕‘冰立方里的暖心事儿’开展志愿服务,为游客解锁‘水冰转换’的科技奥秘。我们还与11万名中建青年志愿者一起,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助老助残助学和环境保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霍文震说。

  2021年,他全程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舞台搭建和演出保障,排演期间在突发暴雨中应急抢险,看台观众为他们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那一刻,霍文震意识到,无论是建设冬奥场馆还是服务党的百年庆典,他的生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竟可以如此贴近。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向上,发扬忘我的精神,汇聚信念的力量;向善,培育大爱的胸怀,彰显青春的担当。在霍文震看来,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未来,他将保持信念的能量和进取的锐气,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在火车上做好事的故事在铁路人中口口相传,学雷锋活动也在铁路青年中从未停歇。来自上海铁路局南京站的吴晓娟多年来坚持待旅客如亲人,让雷锋精神一“路”生花。

  吴晓娟的工作地点是以雷锋命名的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始建于1968年南京站建站之初。作为“158”雷锋服务站第四代接班人之一,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1年。为囊中空空的伤残老人买票、买食品;与身患绝症、有轻生念头的姑娘交朋友,为她买票、捐款;抱着满身污垢的残疾乞丐上楼梯……装满麻袋的一捆捆表扬信见证着“158”服务站的学雷锋之路。

  吴晓娟曾收到过一封信:“琳琳、晓娟,在我心中,你们是南京留给我最温馨的回忆……”这是一名旅客写的信,她的母亲被查出身患疾病,在南京接受治疗。

  “当班期间,我看见一个瘦小的姑娘,背着沉重的行李,还费力拖着一块已经分不出颜色的海绵垫。原来,身体虚弱的母亲行走困难,为了让母亲更舒适,她在地上放了一块海绵垫,让母亲坐在上面。从那时起,我们服务站便开始了对这位母亲长达半年的专门接送,还自掏腰包筹集了4000元帮她治病。”吴晓娟回忆。

  这封信也一直激励着她存善心、行善事、学雷锋做好事。

  立足岗位学雷锋

  3月1日下午,参加祭扫活动的军地青年典型代表来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召开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张文良是一名钳工高级技师。工作中,他先后牵头完成设备研发及改进100余项,解决维修技术难题60余个,设计加工零件200余件,多次获得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钳工赛项冠军。

  凭借“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的工作理念,张文良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50余项殊荣。他觉得,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但也不能纸上谈兵,只要立足岗位,敢想敢做,技术工人也大有可为。

  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展新品普通纪念币包装工艺设备改造项目,20余处改造难点、10天时间,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有难点就有创新点,张文良不断尝试、试验,最终团队仅用时7天便完成了厂家需要3个月完成的工作,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百余万元。

  团抚顺市委书记司鹏飞同样对践行雷锋精神的广度与深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多年来,团抚顺市委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团育人、建队育人,培养了一批批“雷锋式少年”。历任雷锋班班长等新时代的“雷锋叔叔”始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他们作为校外辅导员与各级少先队工作者一起,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以身作则的示范培养出一批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小雷锋”。

  此外,承办辽宁省红领巾故事会决赛、参与组织全国校园雷锋文化节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雷”字号品牌项目,团抚顺市委正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共青团系统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场所,为全国团员青年学雷锋提供寻根之旅和雷锋文化家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