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军地青年典型代表祭扫雷锋墓侧记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军地青年典型代表祭扫雷锋墓侧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3-06 10:07

  这名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生命定格在22岁芳华的年轻人,名字叫“雷锋”。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经久不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3月1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军地青年典型代表在辽宁省抚顺市祭扫雷锋墓。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

  初春时节的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庄严肃穆,雷锋墓被苍松翠柏环绕,墓碑正面刻有“雷锋同志之墓”金色大字,背面刻着雷锋生平。

  雷锋塑像高高矗立,手捧《毛泽东选集》,面含微笑,在和煦的春风里显得温暖而阳光。雷锋纪念碑上,镌刻着由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上午10时,祭扫活动开始。军地青年典型代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官兵、武警抚顺支队官兵代表、辽宁共青团代表、雷锋家乡代表,以及抚顺各界青年代表,在雷锋纪念广场庄严列队。随后,全场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雷锋同志默哀。

  在凄婉悠扬的《思念曲》中,军地青年典型代表向雷锋同志塑像敬献花篮、整理缎带,表达对这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在场党员和团员分别重温入党誓词、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响彻云霄。随后,大家拿起菊花,步行至雷锋墓前献花,瞻仰雷锋墓。

  光阴荏苒,雷锋精神却并未随时间流逝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祭扫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作为雷锋班战士,我们就是雷锋老班长的亲人,看到这么多的军地典型、各行各业的代表向老班长致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雷锋班战士任亮说。

  在抚顺市消防救援支队矿区大队大队长高大千看来,对于雷锋精神,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伫立在雷锋墓前,感受雷锋精神的无穷力量。“身为一名消防指挥员,我将苦练业务本领、向险而行,履行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

  沈阳音乐学院团委书记王爽表示,作为高校青年代表,要让学雷锋在大学生中蔚然成风,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为学雷锋高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我将扎根工作岗位,做孤儿的知心人、引路人。”辽宁省孤儿学校大队辅导员高超表示,无论时代如何日新月异,雷锋始终是青年的楷模,雷锋精神更是社会美德与行为规范的坐标。

  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团委书记车宇欣介绍,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人人学雷锋,共建文明城”和“学习雷锋精神,点亮万家灯火”等展板在抚顺市随处可见,这里还有雷锋路、雷锋小学、“雷锋号”客车,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让雷锋精神一“路”生花

  祭扫,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在军地青年典型代表中,很多人已经将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来自中国建筑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霍文震,是冬奥会场馆“冰立方”的建设者。他和青年建设者们一道,在1000多个奋斗的日子里,先后攻克“水冰转换”“分区控温”等国际性技术难题。

  “在冬奥会期间,我们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围绕‘冰立方里的暖心事儿’开展志愿服务,为游客解锁‘水冰转换’的科技奥秘。我们还与11万名中建青年志愿者一起,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助老助残助学和环境保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霍文震说。

  2021年,他全程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舞台搭建和演出保障,排演期间在突发暴雨中应急抢险,看台观众为他们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那一刻,霍文震意识到,无论是建设冬奥场馆还是服务党的百年庆典,他的生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竟可以如此贴近。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向上,发扬忘我的精神,汇聚信念的力量;向善,培育大爱的胸怀,彰显青春的担当。在霍文震看来,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未来,他将保持信念的能量和进取的锐气,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在火车上做好事的故事在铁路人中口口相传,学雷锋活动也在铁路青年中从未停歇。来自上海铁路局南京站的吴晓娟多年来坚持待旅客如亲人,让雷锋精神一“路”生花。

  吴晓娟的工作地点是以雷锋命名的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始建于1968年南京站建站之初。作为“158”雷锋服务站第四代接班人之一,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1年。为囊中空空的伤残老人买票、买食品;与身患绝症、有轻生念头的姑娘交朋友,为她买票、捐款;抱着满身污垢的残疾乞丐上楼梯……装满麻袋的一捆捆表扬信见证着“158”服务站的学雷锋之路。

  吴晓娟曾收到过一封信:“琳琳、晓娟,在我心中,你们是南京留给我最温馨的回忆……”这是一名旅客写的信,她的母亲被查出身患疾病,在南京接受治疗。

  “当班期间,我看见一个瘦小的姑娘,背着沉重的行李,还费力拖着一块已经分不出颜色的海绵垫。原来,身体虚弱的母亲行走困难,为了让母亲更舒适,她在地上放了一块海绵垫,让母亲坐在上面。从那时起,我们服务站便开始了对这位母亲长达半年的专门接送,还自掏腰包筹集了4000元帮她治病。”吴晓娟回忆。

  这封信也一直激励着她存善心、行善事、学雷锋做好事。

  立足岗位学雷锋

  3月1日下午,参加祭扫活动的军地青年典型代表来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召开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张文良是一名钳工高级技师。工作中,他先后牵头完成设备研发及改进100余项,解决维修技术难题60余个,设计加工零件200余件,多次获得全国、省市职业技能大赛钳工赛项冠军。

  凭借“立足岗位践行雷锋精神”的工作理念,张文良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50余项殊荣。他觉得,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但也不能纸上谈兵,只要立足岗位,敢想敢做,技术工人也大有可为。

  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展新品普通纪念币包装工艺设备改造项目,20余处改造难点、10天时间,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有难点就有创新点,张文良不断尝试、试验,最终团队仅用时7天便完成了厂家需要3个月完成的工作,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百余万元。

  团抚顺市委书记司鹏飞同样对践行雷锋精神的广度与深度有着深刻的理解。多年来,团抚顺市委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团育人、建队育人,培养了一批批“雷锋式少年”。历任雷锋班班长等新时代的“雷锋叔叔”始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他们作为校外辅导员与各级少先队工作者一起,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以身作则的示范培养出一批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小雷锋”。

  此外,承办辽宁省红领巾故事会决赛、参与组织全国校园雷锋文化节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雷”字号品牌项目,团抚顺市委正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共青团系统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场所,为全国团员青年学雷锋提供寻根之旅和雷锋文化家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