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记者探营丨一支英雄连队的新蜕变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记者探营丨一支英雄连队的新蜕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3-03 08:57

  一支英雄连队的新蜕变

  ■张小林 黄博晟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初春时节,海军陆战队某旅一场侦察要素对抗演练在豫南的群山深处展开。

  “机场塔台北侧发现‘敌’指挥所。”该旅“刺刀见红连”官兵,运用多种侦察装备监视战场,快速准确上报情报信息,精准引导火力打击,最终出色完成任务,为赢得战斗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演练结束,导演部肯定了“刺刀见红连”的表现,表扬他们熟练和灵活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始终占据战场的主动权。在记者的采访中,连队官兵聊得最多的不是这场演练得意之处,而是几年前一次难忘的失利。

  勇猛敢战是“刺刀见红连”的传统。在解放战争中,该连敢与敌人拼刺刀,取得战斗胜利,被所在纵队授予“刺刀见红连”荣誉称号。在刚调整转隶后参加的那场营对抗演练中,他们勇挑重担、猛打猛冲,没想到却遭遇当头一棒。渗透过程中,大家还没看到蓝方阵地的影子,就被一轮炮火袭击打掉大半兵力。

  接下来的演练复盘,导演部的讲评让大家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坐不住。原来,该连在渗透中采取惯用做法,疏于防范对手智能化的战场监视手段,结果不知不觉中就落入蓝方“口袋”中。面对种种问题,官兵不禁深刻反思:是刺刀“钝”了,还是思想“锈”了?

  “随着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作战样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思维方式、作战模式仍停留在过去,能不败吗?”连长姚聪亮的一番话,直指问题症结。

  以此为契机,该连围绕“瞄准未来战场,我们在思想上还有哪些差距”,组织官兵展开讨论辨析,深纠以往训练中存在的习惯思维、固有模式,鼓励大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破除思维定式、深研战术战法,打牢思想转型根基。

  伴随部队的改革转型,特别是一批智能化、无人化新装备的入列,为“刺刀见红”精神适应现代战争找到了实践载体,连队官兵叫响“思想同步转型,制胜未来战场”的口号,在强军征程中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精兵。

  “一无教材指导、二无教员帮带……”面对新装备训练缺教材、缺骨干的现状,该连成立党员攻坚组,白天对照装备研究训法,晚上加班加点钻研书本学习原理,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把新装备研究透彻,列装当年就初步形成战斗力,并在演练中小试“牛刀”。

  薪火相传终有继,使命催征为胜战。几年的转型建设,该连官兵用新的作战思想和理念为“刺刀见红”精神强劲赋能,奋力跑出战斗力建设加速度。近年来,连队多次参加实战化演练任务,在一场场硬仗中再次擦亮英雄连队的招牌,成为全旅叫得响的过硬连队。

  编余小议

  擦亮思想的刀锋

  ■张科进

  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风起云涌,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战争空间不断拓展、战争制胜机理深度变化、新型作战样式不断涌现,对打赢未来战争提出了严峻挑战。“刺刀见红连”官兵面临的问题,其实是许多部队都面临的问题;“刺刀见红连”官兵的深刻反思,同样值得各部队官兵警醒。

  战场最是无情,思想观念的锈蚀比刺刀的锈蚀更可怕、更致命。能打仗、打胜仗,必须首先擦亮思想的刀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缺乏对战争模式变化的敏锐感知,波兰骑兵挥舞马刀砍向纳粹的坦克,无论多么勇敢也只是徒增悲壮而已,最终的结果还是避免不了国破家亡的败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放眼世界最近几场局部战争实践可以看出,战争的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特点日益明晰。未来已来,机不可失。我们必须实现思想的“换羽”、观念的“化蝶”,紧盯发展趋势,推进能力升级,这样才能制胜未来战场。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小林 黄博晟 孙兴维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