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紧密融合多军兵种,联合训练淬砺"新剑法"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紧密融合多军兵种,联合训练淬砺"新剑法"

来源:解放军报2023-03-02 11:11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邀请多军兵种单位官兵参与战机改装攻关——

  联合训练淬砺“新剑法”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许浩杰

  丛林中,侦察小队一路搜索前进,寻找“敌”重要目标,并将位置信息发送给空中飞行员;天空上,飞行员驾驶直升机超低空飞行,根据侦察小队提供的位置信息,精准“摧毁”目标……春日,天气回暖,南部战区陆军某旅实兵演练现场,一幅空地联合战斗图景让人耳目一新。

  “体系作战‘剑法’招式凌厉,得益于跨军兵种联合演训的淬砺。”该旅某直升机营营长王远嵩介绍,去年10月,新战机列装后,他们邀请空军、特战、空突等多军兵种单位的训练骨干参与战机改装攻关,不仅加快了战机改装进度,还拓宽了战法创新思路,多军兵种联训渐入佳境。

  “以前,大家认为战机改装攻关是‘家务事’,很少邀请其他军兵种部队官兵参与。”该旅领导介绍,过去,战机改装训练重点在操纵技术层面,飞行员专业技术训练时间较长,加上与新战机相适应的战法更新不及时,导致体系战斗力难以快速提升。

  一次演练中,飞行员驾驶列装不久的某型战机,圆满完成实弹射击任务,受到上级表扬。然而,在接下来的体系对抗演练中,他们却表现平平,甚至还出现应对乏术的情况。官兵复盘研讨认识到,战斗力建设不能仅靠武器装备本身的技术优势,只有着眼体系练兵全局,深入开展联合训练淬砺“新剑法”,才能加速新质战斗力生成。

  新装备如何融入体系形成“新剑法”,成为摆在该旅党委一班人面前的紧迫课题。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对诸军兵种协同练兵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该旅官兵探索走开联合演训之路,逐步拓展体系练兵视野。实践中,他们通过现地攻关和线上交流等方式,邀请空军、海军、空中突击、特战等多军兵种部队官兵参与战机改装攻关,大家分享交流训练经验,围绕新装备战术运用集智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某新型战机火力强、打击半径广,联合改装攻关期间,飞行员与火炮炮长探讨空地协同打击战术;某新型战机改装机舱和索降绳,飞行员围绕这一变化与特战队员探索机降新战法训法;某新型战机经改装后隐蔽性能增强,飞行员与雷达操作员交流后,收获了避开雷达搜索的新招法……视角转换、观念交锋、目标融合,战斗力在体系熔炉中不断得到淬炼提升。

  新战机飞得好不好,队友和对手最有发言权。演训中,该旅将多军兵种训练骨干请上评委席,从侦察、突防、机降、打击等不同角度,讲评飞行员训练细节,让大家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强化联合思维、融合观念。

  联合“换羽”,催生体系练兵新图景。随着多军兵种官兵参与战机改装成效初显,该旅还携手多支部队进行跨武器平台联合战法创新,围绕隐蔽突防、低空突击、火力支援等课题开展集智攻关,实现“机”“舰”“车”多端数据联通。演训场上,呈现出大机群、多机型融入体系的壮阔景象。

  “打通联合训练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赢得未来战场的‘关键下一秒’。”该旅领导说,他们根据体系练兵要求优化多机型作战编组,实现了与多军兵种力量的紧密融合,摸索出聚焦体系作战需求的新招法,有效缩短了战斗力生成周期,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打下坚实基础。

  短 评

  踩实体系练兵的每一个脚印

  -朱 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现代战争的进程始于联合、归于联合,胜负的结局成于联合、失于联合,谁能把诸军兵种力量有效联合为一体,谁就能在战场上多一分胜算。

  真正的战争,发生在战争打响之前。标准偏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偏离“靶心”;标准错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南辕北辙。未来战场,体系的一块“短板”可能决定打赢的空间,联合的一个细节可能影响战争的胜败。为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时刻反思是否踩实了体系练兵的每一个脚印,是否强固了联合训练的每一根“链条”。

  远飞者当换其羽。强军征程上,每名官兵都应积极革故鼎新、思变谋进,以“联”为牵引抓好单兵训练、专业训练、编组训练,为循序渐进开展更高阶段的联合训练夯实基础,不断推动联合作战走深走实。(解放军报)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