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箭军某部:潜心砺剑,随时准备出征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火箭军某部:潜心砺剑,随时准备出征

来源:解放军报2023-03-02 09:50

  实弹发射。李宏杰摄

  南国林海,夜色如黛,火箭军某部组织夜间火力突击演练。一辆辆导弹战车如钢铁巨龙,向阵地疾驰。

  占领阵地、起竖导弹、“点火”发射……一夜无眠,官兵完成演练任务后返营。营门口,倒计时牌上鲜红的“0”字格外醒目。

  “距离下一场战争打响还有‘0’天!”一级军士长何贤达已有26年军龄。他说,这块牌子时刻提醒官兵,每天都是出征日。

  对于该部官兵来说,倒计时牌上那个“0”字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0’意味着保持临战状态,时刻枕戈待旦、准备出征。”该部干部李大为说,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执掌大国长剑,必须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备战状态。

  那年盛夏,该部千里机动奔赴西北大漠驻训。到达宿营地时,烈日当空,热浪袭人,但他们没有立即安营扎寨,而是迅速进行装备保养、故障检修,确保导弹战车保持最佳状态。孰料,导调组突然下达“转换部署实施火力突击演练”命令。官兵迅速撤收转场,机动至指定地域,成功实施多波次“火力突击”。

  定期联试通信装备,确保实时畅通;时刻保持水壶装满、油箱加满……记者翻看该部工作日志发现,练兵备战细节规范细致、紧贴实战。该部官兵说,只有把装备用到极致、本领练到极致,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备战工作越扎实,我们就与战场贴得越近。”在该部干部袁怡光眼中,“0”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与战场打赢的“零”距离。

  那年,袁怡光被任命为该部副教导员。他在就餐时发现,有时荤菜多素菜少,有时荤菜少素菜多。给养员朱明江介绍说:“每周战备训练计划下发后,炊事班都会针对训练课目、训练强度,精心调配食谱。”袁怡光感慨地说:“炊事班都在围绕打仗转!”

  去年,该部二级上士陈启乾参加装备抢修演练时发现,脱掉战斗装具钻入车底维修,会耽搁不少时间。

  “导弹发射对时间要求特别高,我们抢修必须争分夺秒,才能更好地完成发射任务。”于是,陈启乾和战友集智攻关,设计了一款加长扳手。借助这一扳手,官兵无需钻入车底就能修理装备,有效缩短了维修时间。

  这些年,该部扎实推进指挥、战备、训练机制和模式配套调整,不断缩小训练与实战的距离。新装备列装后,他们组织骨干力量连续攻坚,开发出新型模拟训练器材。在上级组织的操作能力考核中,该部号手全部顺利通关。

  潜心砺剑,步履铿锵。从南国密林到大漠戈壁,从熟悉地域到陌生演兵场……该部官兵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淬炼长剑锋芒,擦亮先锋底色,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扎实迈进!(邹菲 李永飞 罗日稳)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