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箭军工程大学学员十七队用“星火”照亮成长之路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员十七队用“星火”照亮成长之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2-28 09:47

  “星火”照亮成长之路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钟福明

  虽已返校,但李壮壮还在回味寒假时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太平村的一间宽阔平房里,火箭军工程大学学员十七队学员李壮壮一家5口人围坐在一起,观看他从学校带回的一份特别礼物——学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星火》党史砺剑故事情景剧画册。

  “全剧从学员实习归来的视角,讲述了一家五代人追随信仰的故事,通过回忆与现实的‘时空对话’,重现了每一代人的感人事迹。一家人把信仰的火种代代传承,让强军的信念历久弥坚……”李壮壮指着画册扉页上的剧情介绍告诉家人。

  “我扮演剧中的魏党生。”李壮壮指着一张人物剧照,激动地说。

  “化了妆,差点没认出你来。”“你真行!”家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欢声笑语弥漫整个房间。

  像李壮壮一样,寒假前,学员十七队为参与《星火》创演的学员都准备了这样一份礼物。画册设计者秦晋说:“剧有谢幕时,但这本画册留住了大家排演节目时的难忘时光,点点星火,照亮我们前行的军旅路。”

  火箭军工程大学学员十七队《星火》党史砺剑故事情景剧剧照。作者提供

  从讲台到舞台

  ——变化的是形式,追求的是沉浸

  “为党有我,为国有我,人民有我,强军有我,首战用我……”聚光灯下,当魏强军一家五代人齐聚台上,逐一喊出这样的口号时,鼓舞了在场所有官兵,赢得了阵阵掌声。

  “尽管我们都是业余的,但是我们一直很用心、很努力,一直在追求最完美的舞台效果。”首场联排结束后,总编剧兼导演、火箭军工程大学学员十七队学员陈国庆才松了口气。

  谈起这台剧的由来,陈国庆回忆道,这得从两年前说起。2021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员队结合学员认知实际,开展了“百名学员讲百个党史故事”活动。

  “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导员马德骏作动员时明确,学员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内容自选,形式不限,既可以一人讲,也可以几个人“组团”讲。

  怎样创新才能更好讲好党史?学员赵钦隆“开动脑筋”反复琢磨。他回忆起自己前不久参演学校情景剧《火红青春永向党》的一幕幕——用舞台剧还原历史,沉浸体验好,观众带入感强,教育入脑入心。他决定采用这种方式,以“表演+讲述”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选题——中国革命“播火者”。

  当扮演李大钊的赵钦隆穿着大褂出现在讲台上时,全场顿时安静下来,坐在后排的同学不禁踮起脚,伸长了脖子。

  “你们以为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吗?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迎来光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万岁!”那堂课上,赵钦隆用饱含深情的表演还原历史,让许多学员泪洒现场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持续一年多的“双百”活动圆满结束,学员也将活动中收获的知识融入课程学习。那一年,学员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人民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2门课成绩均为同年级第一名。

  “鼓励学员登台讲,让课堂由‘独角戏’变为‘大家谈’,大家在参与教育中接受教育,不仅激发了学习党史的热情,也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活动总结会上,教导员因势利导,提出大胆想法,从不同历史时期挑选党史故事,编排一台情景剧。

  “编排《星火》情景剧,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抓手。”活动计划报到学员大队后,得到大力支持。大队长刘国东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编排这样一台剧,有助于激励青年学员赓续红色基因,努力跑出奋斗强军加速度。”

  从那一刻到这一课

  ——走进的是历史,走向的是未来

  一台好剧一堂课。

  在马德骏的案头,摆放着一沓厚厚的《星火》剧本,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修改的字句。

  情景剧创作班子成立后,大家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在建党百年历史长河里,哪些故事、哪些人物最有感染力,最能打动人。故事要典型,人物要有特点,叙述要接地气……反复研究后,他们决定用一家五代人的故事为脉络。

  在翻阅大量党史军史书籍,观看一些革命题材影片后,大家被一代代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私无畏精神感动。他们又到政治系请教教员,最终决定从百年党史中,选取1923年“二七”大罢工、1958年研制“两弹一星”、1998年抗洪、2020年抗疫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五个年份里发生的感人故事展开讲述。

  “每一代人的名字既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要体现一代人的精神传承。”编剧小组在讨论五代人角色命名时,专门撰写了人物小传。第一代人魏党生,原型是一位“二七”大罢工中的工人领袖。故事中,魏党生最初不叫这个名字,大罢工前,他亲眼看到为自己进行革命启蒙的先生被监工打死,为了追随党继续革命,为先生报仇,而改成现在的名字。

  后来,魏党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充满憧憬,儿子出生后取名为魏新民。红色传统代代传,魏新民在即将参加抗美援朝时,给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魏援朝。再后来,魏援朝也入伍从军,给儿子取名为魏济华。魏济华的儿子叫魏强军。一家五代人的取名,体现了为党为国为军接续奋斗的传承。

  人物和故事基本确定后,他们又根据戏剧的创作要求,分别设计《信仰光芒》《为国争光》《人民至上》《最美逆行》《强军传承》五个篇章。

  夜色渐浓,该队俱乐部灯火通明,导演陈国庆与创作团队围坐在一起。“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必须要有史料支撑。”为此,陈国庆带着魏新民的扮演者李杰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从电影《横空出世》的一个镜头里找到灵感。

  这个镜头是开往戈壁的列车上,战士们身后的战旗上写着“上甘岭英雄连”。

  那一刻,他俩激动得击掌庆祝,脑海里有了第二篇章《为国争光》的构思:1958年,志愿军19兵团刚从朝鲜返回便“人间蒸发”,原本返乡的列车突然转向,载着连长魏新民和战友们再次驶向新的“战场”。当茫茫戈壁映入魏新民的眼帘,他的内心激情澎湃:“无论在哪儿,我都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要展现好历史这一刻,必须学好历史这一课。”马德骏感慨道,舞台展示时间非常有限,学员们必须提炼出最精华的故事,所以课下的大量阅读和认真思考必不可少。为此,全队上下掀起学习党史军史、研究党史军史热潮,很多历史知识盲区也在学习中被一一扫清。

  去年9月27日,该校组织教学评价模拟自评,这台情景剧作为学员队特色文化活动汇报演出,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

  从剧里到剧外

  ——打磨的是作品,塑造的是心灵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员蒋浩哲受领任务时,感到“压力山大”。他要在《强军传承》这幕剧中扮演一名教员,为了精益求精,这一幕是全剧中修改最多的,直到正式上演前两天才定稿,很多情节和台词都是刚刚才加上去的。

  怎么办?为了演好这一角色,蒋浩哲找各种角度,专门研究教员的肢体语言,对着镜子反复练,拉着同学配合练,缠着有表演经历的教导员给自己“打分”。最终,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塑造了一名军校教员的形象。

  “打磨的是作品,塑造的是心灵。没有战友们的团结协作,这次演出不可能那么成功。”参演完情景剧,赵晟廷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参与队里的各项建设。

  “我感受最深的是全队上下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参演学员胡周舟接过话茬,这部剧全队一开始只有60余人参加,后来越来越多的战友主动加入,最后共有146人参与其中。

  春节前,该队组织线上“跨年畅谈会”,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星火》情景剧。马德骏也分享了自己在组织这一活动时的感受,那就是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更明显了。他讲述了创作初期的一个故事:

  一个深夜,马德骏带着几位学员进一步修改剧本。不一会儿,他的手机弹出一条信息:“教导员,为了让大家继续创作,他们的岗哨我们4个人包了。”

  原来,也在加班的学员张久龙、李奕豪等4名学员为了让战友能安心创作,便给教导员发去了这样一条信息。

  “你们辛苦了,关键时刻顶得上!”马德骏被学员们的这一举动深深打动。

  荣立集体三等功、被学校评为“四铁”先进学员队和教学训练先进单位……去年,这个学员队夺得三项集体荣誉。

  “你们在积极参与《星火》情景剧编排中展现自我、砥砺奋进,通过这部剧,大家的成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心教育中,学员队队长张扬的话得到大家共鸣。“去年,我们全队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取得了很多成绩和荣誉,这都是大家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今年,我们要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