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营观察丨今天,我们“接过雷锋的枪”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今天,我们“接过雷锋的枪”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2023-02-28 09:48

  策划人语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过去,雷锋这位22岁普通士兵的名字仍然鲜活,一代代雷锋传人“接过雷锋的枪”,学雷锋这项群众性活动在座座军营愈加红火。

  新时代的“雷锋”,是什么样子?第60个学习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军营观察”版推出系列报道,走进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感受“雷锋班”士兵奋力转型的足迹;走进雷锋故乡,与“雷锋”对话;走进雷锋纪念馆,聆听新时代军人的成长故事;走进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一睹“军旅标兵”的学雷锋风貌。敬请关注。

  下士顾元超返回宿舍时,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战士整齐列队,热烈鼓掌。

  “雷锋班”是雷锋生前所在班,1963年1月7日由国防部批准命名。几年前,得知自己被分到“雷锋班”,顾元超兴奋得一夜未眠。

  来到“雷锋班”,学习雷锋、争当雷锋、成为雷锋,成了顾元超的目标。

  学习雷锋,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休息日,只要战友有需求,顾元超几乎有求必应:身边战友患病不见好转,他费老大劲儿找来偏方;有出公差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你做得很好!”班长对顾元超说,“不过,想要成为一名新时代雷锋传人,这些远远不够。”

  “什么是新时代雷锋传人?怎样做才能成为新时代雷锋传人?”熄灯号响起,顾元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

  理论学习当标杆,军事训练站排头,助人为乐冲在前……在紧张充实的工作生活中,顾元超逐渐找到了方向。

  在一次学习分享会上,顾元超发自内心地说:“新时代雷锋传人,要有扎根心底的忠诚信仰、矢志打赢的向战之心、无私奉献的大爱之情。这一切,凝聚着作为一名新时代军人的使命担当……”

  前不久,为提升某型装备严寒条件下的性能,顾元超主动请缨参加任务。他和战友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了解决装备“风寒病”的良方。

  回到宿舍,在战友们的掌声中,班长微笑着给顾元超点赞。

  今天,我们“接过雷锋的枪”

  ■陈 松 刘富伟 崔棕泉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海 洋

  第79集团军某旅组织官兵参加“续写雷锋日记,争当合格军人”宣誓活动。孙明坤 摄

  “在离雷锋老班长最近的地方,我明白了怎么当好一个兵”

  物理学上讲,在磁力场中,金属会被磁化。

  第79集团军某旅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60年来,雷锋精神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力场”,影响着一代代官兵。

  霞光穿破长夜,“雷锋班”中士鲁冠泽早早起床,为雷锋老班长整理床铺。

  轻轻展开雷锋当年用过的被子,仔细地折叠、压实、捏线……鲁冠泽的动作里透着虔诚。

  “雷锋连”指导员侯伟说,“雷锋班”有8个铺,其中一个铺永远留给了雷锋老班长。每周表现最好的士兵才可以整理一次“雷锋铺”。

  这些年来,鲁冠泽的进步,战友们有目共睹。

  刚到“雷锋班”,鲁冠泽对理论学习颇有抵触,认为当兵抓好训练是最重要的,学习全凭个人兴趣。每晚熄灯前,战友们都走进学习室学习充电,只有鲁冠泽常常待在宿舍等着熄灯睡觉。

  一天晚上,鲁冠泽和往常一样在宿舍休息。时任班长张阳拿着手电筒,来到鲁冠泽床前问:“你猜猜,多年以前的这个时候,雷锋老班长在做什么呢?”

  鲁冠泽一脸茫然:“不会是蒙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吧?”

  张班长晃了晃手电筒,给出答案:“雷锋老班长说过,干革命不学毛主席著作不行。我们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更要勤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那天晚上,鲁冠泽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闪过雷锋老班长打着手电筒学习的场景。

  第二天,鲁冠泽早早起床,提前收拾好床铺。让战友们吃惊的是,他还拿出一本理论学习读物,坐在床前开始学习……

  “每当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惑,我就想一想雷锋老班长是怎么做的。”在“雷锋讲堂”上,鲁冠泽和战友们分享了自己睡在“雷锋铺”上铺的感悟,“那段时光是我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在离雷锋老班长最近的地方,我明白了怎么当好一个兵。”

  近年来,该旅坚持打造“饭前小领学、新闻小点评、军营小广播”等理论学习阵地。像雷锋那样,他们把党的理论看成“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把坚定理想信念当作“命根子”。每天看完新闻后,官兵会讨论当天热点消息,发表看法。

  看到战友们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样子,就连不善言辞的中士穆大龙也心动了。

  指导员侯伟告诉穆大龙,当年,雷锋老班长手不释卷,理论素养提升很快。此后,穆大龙抓紧点滴时间读书学习,成为“雷锋讲堂”上的常客。

  去年年底,退伍兵唐青与“雷锋连”官兵视频连线,汇报自己近年来弘扬雷锋精神的经历。2015年,唐青从北京大学入伍,成为“雷锋班”第218名战士。那时,连队的“理论达人”大多是班长骨干或大学生士兵。如今,唐青发现,战友们的理论素养普遍提升,不少理论骨干都由普通士兵担任。

  “推着我勇敢向前迈的那个人,叫雷锋”

  水雾弥漫,某水域格外静谧。

  此时,一支专业模块化编组的官兵,正密切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前出,开展渡河保障任务。

  “开始行动!”指挥员一声令下,战车从岸边隐蔽处快速驶出,一路马达轰鸣,劈波斩浪,直逼预定水域。

  经过一番鏖战,一座钢铁浮桥顺利合龙,在水面上开辟出一条通道。

  新时代,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引导官兵立足本职岗位,苦练军事技能,为部队转型建设集智聚力、加油助力、增添活力。

  不管是当农民、公务员,还是做工人、解放军战士,雷锋都是名副其实的岗位尖兵。该旅领导介绍,他们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履行使命任务结合起来,开展“争当雷锋式业务尖兵”“我在岗位学雷锋”等活动,叫响“要当雷锋标兵,先当训练尖子”口号。

  上陡坡、牵装备、过弯道……春节刚过,“雷锋班”中士衣用帅熟练驾驶重装备运输车在雪地上疾驰。

  长度近20米的运输车,在衣用帅的操控下,行进得灵动自如。连续通过弹坑路、单边桥、障碍路后,车辆径直驶过限制路段。

  车辆飞驰而过,车轮在积雪中碾出的两道车辙稳居道路中央,左右仅余一手掌宽的精准距离。一道道车辙印,见证着衣用帅的成长。

  2020年9月,衣用帅远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勇夺重装备运输车驾驶单车赛第二名和接力赛第二名。

  “当时,我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自己。后来我想明白了,推着我勇敢向前迈的那个人,叫雷锋。”衣用帅说。

  7月的训练场,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驾驶室就像蒸笼。参加赛前训练的衣用帅,身体被蒸得几乎脱水。

  每当衣用帅快支撑不住时,雷锋“夜投手榴弹”“苦练驾驶功”“请战上前线”的故事,就像过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闪过。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衣用帅这样回答:“学雷锋做雷锋,练就练到最极致!”

  记者翻看近年来该旅学雷锋典型风采录发现,受到表彰的官兵都是各专业、各训练课目的标兵能手。

  在这个旅,官兵想争创先进,军事素质必须响当当、硬邦邦。他们明确各岗位、战位要达到的专业标准,同时结合实兵演习、战备拉动、比武考核等进行综合衡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

  战友们伸长脖子,静静地围在一起,“雷锋班”班长、中士牟振华小心翼翼地将手机音量调至最大。

  “咚,咚,咚……”听到小女孩有力的心跳声从手机中传出来,大家顿时欢呼起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小女孩名叫源源。几年前,她患上扩张性心肌炎。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掏空了积蓄,还背上了巨额债务。后来,源源的病情突然恶化,必须进行心脏移植。

  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这笔巨额手术费用难以承担。“绝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女孩生命凋零。”得知消息后,“雷锋班”发出倡议:“搭把手,出点力,雷锋精神处处可为、人人可学!”

  小小倡议书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善款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没有你们,我们坚持不到现在。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忘。”病房里,源源父亲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爱心,不断在传递。

  2015年,“雷锋班”牵头成立了“微锋e族”爱心团队。其中,“微”寓意微笑和微小,表示点点善意汇聚成爱的暖流;“锋”寓意雷锋、先锋。

  “雷锋班”长期资助的学生小荣,后来考上了大学。入学后,小荣给“雷锋班”的兵哥哥们打来电话说:“谢谢你们,以后不用再给我打钱。我在学校勤工俭学,已经有能力照顾自己了。我还加入了学校的志愿服务队,也能像你们一样去帮助别人了。”

  如今,小荣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前不久,她主动要求加入“微锋e族”爱心团队,将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那年冬天,沈阳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一名外卖员因交通事故倒地,痛苦呻吟。时任“雷锋连”副连长恰巧经过,他立即脱下大衣给伤者盖上,而后将其送往医院。挂号、问诊、找轮椅……等伤者家属赶到医院后,他才悄无声息地离开。

  捐资助学、无偿献血、见义勇为、照顾孤寡老人……一桩桩“小善”汇聚成大爱,一片片绿叶汇聚成森林。雷锋传人们用行动让人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

  “铆在岗位上埋头苦干,是对雷锋老班长最好的致敬”

  那年,得知参加维和任务的单位中没有“雷锋连”,官兵们纷纷找连长、指导员表决心。

  “我们是在雷锋精神熏陶下成长的战士。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冲在前!”

  “专业不对口,也不是问题。只要上级给任务,我们掉层皮也能把专业练过硬……”

  面对官兵们的请战愿望,连队及时召开军人大会。会上,他们回顾了雷锋两次递交请战书的故事,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前方后方都是为了打胜仗”上。

  与此同时,连队干部带着厚厚一沓请战书,向上级汇报战友们的请战意愿,希望组织能够酌情考虑,给“雷锋连”官兵一个机会。

  经过慎重考虑,上级批准“雷锋连”部分官兵参与维和任务。得知消息,官兵们无不欢呼雀跃。虽然是跨专业训练,但大家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最好成绩!”

  履行维和使命的400多个日夜,雷锋传人们彰显出令外军钦佩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效率”。

  综合训练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声划破夜空的宁静,官兵们正专注于高空交叉轨道桥课目训练。这是个高难险课目,要求驾驶员不能有任何差池。

  “面对未来战场,再险再难也要抓紧练。”议战议训会上,面对不同声音,该旅党委一班人态度异常坚决:险难课目一个不能少,着眼实战一招不能弱。

  勇敢负重不畏难,越是艰险越向前。在该旅官兵看来,置身强军征程,学雷锋就要敢于直面困难,担当时代重任。

  一次演习中,一级上士蔺雨负责红方指挥所伪装任务。他大胆创新,短时间内完成批量装备的迷彩伪装,将“钢铁巨兽”融入大漠戈壁。他参与拍摄的教学片,被上级评为重难点课目电教片三等奖。

  记者来到修理连,只见一级军士长许永福从战车下爬出来,全身沾满油污。他曾是某给水团一名士兵。部队整编后,他来到该旅。

  20多年前,看到乡亲们欢喜地品尝甘甜的井水,许永福悄悄立下誓言:“我们的付出可以解决困扰百姓几十年的生活难题。这样的事,值得用一生去做。”

  后来,许永福带领班组先后打井300多眼,解决近百万群众的饮水和旱地灌溉难题。他的名字成为乡亲们盼水唤水的福音。在不少群众眼里,那个带着雷锋帽、满身泥污的老兵,就是雷锋的化身。

  转隶转岗后,许永福从最基础的业务学起。这位领口满是“粗拐”的老兵,经常向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战友虚心请教。不到一年时间,他已胜任新岗位需求。

  “铆在岗位上埋头苦干,是对雷锋老班长最好的致敬。”许永福说。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