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日本扩武强军危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日本扩武强军危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来源:人民网2023-02-24 09:33

  日前,中日安全对话时隔四年再次举行。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日本安全军事走向,中方就此表达了严重关切,国际社会也对此高度关注。

  日本安全军事政策正在经历自二战战败投降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蜕变。岸田政府近期修订完成《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安保三文件”,抛弃“专守防卫”原则,解禁所谓“反击能力”并对标北约标准,将防卫预算大幅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背离了《日本国宪法》的和平主义理念,释放出重走军事大国道路的危险信号。通过修订“安保三文件”,岸田政府完成了2022年5月拜登访日期间美国向日本布置的“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的作业。

  在推动安全军事战略进攻性、外向型转型的基础上,日本加紧推动日美军事一体化。2023年新年伊始,日美即举行外长、防长“2+2”会谈,加大战略协调力度,并基于联合作战构想优化综合战力。会议发表的共同文件支持日本通过强化防卫能力来“确保”美国强化遏制与战略威慑的可靠性。此后,岸田开启就任首相后的首次访美,在将“安保三文件”作为“投名状”呈上美国的同时,强调日本安全战略与美国安全战略“同轨同频”,将以“印太”地区为重点致力于安全与经济合作,强化同盟的威慑能力和应对能力,推动日美关系实现“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日美还强调,支持北约“扩大对印太的介入”,日本将“强化与北约的合作关系,并在北约的亚太伙伴国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强化日美同盟及军事大国欲念的驱动下,日本积极引北约入亚太,推动其与美日同盟实现战略对接。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日本大幅强化了与北约的战略与安全互动,包括首次出席北约外长会议、首次出席北约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级会议,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以及首次出席北约领导人峰会。2023年1月,北约秘书长时隔6年再度访日,与日本共同渲染所谓“世界正处于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安全环境之中”,强调“印太”和欧洲安全密不可分,主张建立起双方“更为牢固的关系”。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要在军事、信息、网络和太空等多个领域开展安全合作。

  日本在强军精武的同时加紧勾连美欧、强化集团政治,势必引发亚太地区的割裂与对抗。美国及以它为首的北约,均奉行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竞争者展开对抗的极端现实主义战略理念,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或“系统性挑战”。在日本的积极串联下,当前“北约的亚太化”与“亚太的北约化”消极趋势双向攀升,导致地区形势更为复杂严峻。日本此举直接助推了地区阵营化和集团对抗,导致地区联系的割裂特别是区域合作的平行化,损害了地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稳定。亚太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仅关乎地区的前途命运,也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全球政治的未来走向。

  从长远看,日本重走军事大国道路、拉帮结伙搞阵营对抗也并不符合其利益。战前日本正是在“军事立国”路线下最终走上覆亡之路。贪蛇忘尾,殷鉴不远,在自身面临经济持续低迷以及少子老龄化等社会沉疴的背景下,健忘的日本若再次把有限的国家资源倾注于无底的军事领域,去整军经武、扩军备战,必将导致又一次国策失误。背靠日美同盟、借助北约外力对邻国实施多边遏制,不仅会刺激地区军备竞赛,也将给日本带来战略与安全风险。试想,日本在盟国、“友邦”遭遇攻击情形下实施所谓“反击”,无疑是自冒卷入美国对外战争的风险。美国不是亚洲国家,“有事”之际可以一走了之,而身处东亚的日本则无处遁形。

  日本不应为一己之私强作百年前孙中山所警示的“西方霸道之鹰犬”。日本口口声声反对“以实力改变现状”,但其所谓“现状”,实际上是经过了篡改的“现状”,是随着1951年“旧金山和约”篡改《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而扭曲形成的非正义结果。日本东拉西扯、竭力打造针对邻国的体系性多边牵制态势,说穿了不过是为了维护其战后非法攫取的不正当利益。日本追随美国渲染“中国威胁”,强化军事要素在对外关系中的比重,暴露了其亚洲外交的失败,暴露了其在邻国面前缺乏自信;深层背景,则是战后日本为以廉价成本翻过侵略战争一页,与美国等片面媾和,导致与亚洲邻国之间和解、互信的缺位。

  德不孤,必有邻,亚洲国家是相互无法搬走的邻居,各国一起共同构成安全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亚洲国家,日本的安全与繁荣只有在地区和平与稳定得到维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亚太地区不是大国角斗场,集团政治、阵营对抗只会破坏日本自身也从中受益的自由贸易体系。当下的日本需要正视现实、着眼长远,坚守战后和平主义理念,努力通过交流对话增强同亚洲邻国的互信与合作,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唯有这样做,才是真的有益于地区,也救了日本自己。

  (作者杨伯江、孟晓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