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购潮凸显全球紧张局势升级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军购潮凸显全球紧张局势升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2-23 13:43

二月十四日,在印度班加罗尔耶拉汉卡空军基地,美国空军F-35战机准备起飞表演。新华社\法新

  日前,《日本经济新闻》观察到,受俄乌冲突影响,不少国家都在加大武器采购力度。东欧、中东、北非、东亚等安全环境严峻的地区积极引进新式武器。美欧等发达国家武器供应有限,一些新兴武器出口大国开始崛起。

  军贸市场一向是大国博弈的“风向标”,也是国际安全局势的“晴雨表”。过去一年,随着军贸市场日益活跃,本就动荡的国际局势更加波诡云谲。《纽约时报》报道称,武器交易规模扩大凸显全球紧张局势升级。

  国际军贸市场升温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8%。在全球军费开支占比方面,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合计占全球军费开支的55%。如果算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盟友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这个数字上升到61%。值得注意的是,仅美国的军费支出就超过了前十名中其他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多国都在加大力度引进美国武器:与俄罗斯接壤的立陶宛决定以4.95亿美元的价格向美国采购8套“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比利时与美国签约采购可搭载于最新型战斗机的空对空导弹。日本基于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从美国引进“战斧”巡航导弹。作为武器供给方,美国防务产业开始增产。

  一直以来,美国牢牢占据世界军贸第一把交椅。美国国务院1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财年,由国务院授权的美政府对外武器销售总额跃升至约51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激增49.1%。2022财年,美国国防承包商直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售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授权总价值约为1537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的1034亿美元飙升48.6%。截至2022财年末,在国务院下属国防贸易管制局登记从事国防贸易活动的实体总数达14445个,较上一财年亦有所增加。

  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北约成员国也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称,法国的支出同比增长7.4%,目标是到2023年达到GDP的2%。而已经超过这条线的英国和波兰正在寻求增加国防预算至GDP的2.5%和3%。比利时、荷兰、罗马尼亚以及波罗的海和北欧国家都宣布将军费支出增加到至少占GDP2%的计划。而南欧和西欧的“落后者”也已加快步伐,西班牙的国防开支将在未来几年达到GDP的2%。

  去年11月21日,欧盟27个成员国达成一致,增加700亿欧元军费预算,由欧盟负责军事武器采购的整合工作。在此之前,日本宣布将未来5年防卫预算增加至3180亿美元。

  去年10月,国外一家网站发布的2021年世界军工企业百强榜显示,百强企业军品总收入达5950亿美元,较上年增幅达到7.9%。这一数据已连续6年保持增长,持续刷新百强军品总收入纪录。榜单上,被列入“新兴军工体”的韩国、土耳其等国军品销售额涨势明显。

  “这场军购潮中,供需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邹治波表示,一是军购买方涉及面广。军购国家不仅有美国的盟国,也包括其他中小国家,涉及东欧、中东、北非和东亚等广大地区;二是军购卖方也发生变化。过去美俄是全球武器主要卖方,但美国因要支援乌克兰和自身库存,俄罗斯更是要全力应对俄乌冲突,美俄在武器供应上受到较大影响,买家转向其他能出口先进武器的国家,全球军贸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不安全感无处不在

  “过去3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军贸曾出现下行趋势。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俄乌冲突爆发,国际军贸市场出现上升势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晓兵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军购潮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供需矛盾发生转变。过去,军贸中卖方多买方少,现在,需求突然变得非常强劲,供给变得紧张;二是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北约成员国以及日本的军费明显增加,成为军购大户;三是就供给方而言,除了美国军火生意特别火爆外,一些新兴武器出口国如韩国、土耳其在军贸方面的表现也引人注目。”

  “俄乌冲突爆发是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局势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邹治波表示,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仅是这场冲突的策动者,也是参与者。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加码升级支援乌克兰的武器水平,而俄罗斯誓言绝不会接受失败结局。因此,这场冲突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加,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在这场冲突中,包括“本溪2”管道在内的民用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冲突范围不受控制地扩大,使各国对自身民用基础设施的安全普遍担心,对防护基础设施的需求急剧升高。在这种形势下,中小国家不安全感普遍上升,急需引进新式武器以寻求自保。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临近乌克兰的欧洲多国扩充地面装备的势头也很明显。冷战后,德国一直在削减坦克数量,现在又开始重新增加产量。东欧国家则在推进榴弹炮等大型火炮的采购。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立陶宛拥有的榴弹炮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三成。波兰等国已经开始从韩国进口坦克、自行火炮等地面装备。

  作为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售国,美国是全球军购潮的最大推手。美国国务院将直接商业军售额激增,主要归因于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并声称武器转让和国防贸易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

  “美国通过军贸操纵国际局势,进而维护自身的全球霸主地位。”邹治波分析,一是军贸是美国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抓手。对谁卖武器、卖什么样的武器、卖多少武器,都是美国影响地缘政治和控制地区局势的抓手,是美国维护其在全球和地区利益的手段。美国以此实现干预他国内政、施加强大压力甚至颠覆他国政权的目的;二是美国军贸成为加剧全球地区动荡、冲突的助推器。美国对外军贸范围十分广泛,向大约100个国家出售军备,军火贸易品类涵盖步枪、坦克、军舰、导弹以及陆海空各型战机。这些品种众多、数量巨大的武器扩散到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的对抗冲突,酿成了无数人间悲剧;三是美国对外军贸不管是非,只要利益。对外出口武器应秉持增强接收国的防御能力、有利于地区安全构建的原则。而美国对外军贸全然不顾这些原则,一味追逐利益。

  “不断升级的俄乌冲突是美国军售激增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扩大军售是美国在经济衰退后寻求的经济增长出路之一;军工复合体是导致美国军售规模激增的根本原因。”郭晓兵认为,美国军贸“递刀”“拱火”,趁乱牟利,加剧了地区冲突和阵营对抗。

  冲突风险整体上升

  2月17日至19日,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前发布的《2023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强调,世界在进入争夺未来国际秩序的关键十年。根据同时发布的慕尼黑安全指数,全球进入一个不安全感无处不在的新阶段。

  “军贸活跃度是反映全球安全局势的一面镜子,两者呈反向相关关系。当前,全球军购潮再次兴起,反映了目前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和安全形势的恶化。”邹治波认为,军购潮体现出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反映出各国努力加强战略自主和安全自主的态势,凸显当下世界面临核威胁时的不安全感。2023年2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大上发出警告,“我们处于几十年来核战争爆发风险最严重的时刻”。

  印度国产舰载机首次降落航母、俄罗斯计划发展无人机空中指挥所、欧洲计划联合开展“未来空战系统”合作、英国加速人工智能与武装力量融合、以色列推出新型智能导弹、土耳其新型无人机首次滑跑试验、美国研发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盘点2022年的军工“新闻”,不难发现,随着世界范围内国防投入水涨船高、军贸市场持续活跃、竞争对峙日益升级,各国纷纷奔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数字赛道,争夺军事科技发展制高点。

  “近几年,国际局势急剧动荡,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与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相比,整个国际关系中冷战思维和军备竞赛的色彩越来越浓。全球发生冲突风险总体上升,直接引发了全球军贸市场的火热局面。”郭晓兵表示,全球军贸火爆不仅会进一步增加局势本就紧张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还将进一步激化集团对抗的势头。

  “在世界进入百年变局的特殊历史阶段,在大国发生对抗与冲突的危险时期,国际社会对严峻的安全局势与发展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巨大努力化解危险态势、消除安全隐患。”邹治波认为,首先,应凝聚共识,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高度警惕并共同反对一些秉持冷战思维的国家企图通过挑起分裂、对抗和战争来维护自身利益的霸权行径;其次,建立大国峰会机制。大国应建立一个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就世界性事务和各大国关切等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尽力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此外,改革完善联合国安全体制机制,秉持集体安全原则和多边主义精神,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联合国解决安全问题的效率。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善应侧重于调整适用范围、改革组织机制及加强其侧翼建设。(贾平凡)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