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军购潮凸显全球紧张局势升级
首页> 军事频道> 军情集锦 > 正文

军购潮凸显全球紧张局势升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2-23 13:43

二月十四日,在印度班加罗尔耶拉汉卡空军基地,美国空军F-35战机准备起飞表演。新华社\法新

  日前,《日本经济新闻》观察到,受俄乌冲突影响,不少国家都在加大武器采购力度。东欧、中东、北非、东亚等安全环境严峻的地区积极引进新式武器。美欧等发达国家武器供应有限,一些新兴武器出口大国开始崛起。

  军贸市场一向是大国博弈的“风向标”,也是国际安全局势的“晴雨表”。过去一年,随着军贸市场日益活跃,本就动荡的国际局势更加波诡云谲。《纽约时报》报道称,武器交易规模扩大凸显全球紧张局势升级。

  国际军贸市场升温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年度报告,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8%。在全球军费开支占比方面,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合计占全球军费开支的55%。如果算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盟友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这个数字上升到61%。值得注意的是,仅美国的军费支出就超过了前十名中其他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多国都在加大力度引进美国武器:与俄罗斯接壤的立陶宛决定以4.95亿美元的价格向美国采购8套“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比利时与美国签约采购可搭载于最新型战斗机的空对空导弹。日本基于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从美国引进“战斧”巡航导弹。作为武器供给方,美国防务产业开始增产。

  一直以来,美国牢牢占据世界军贸第一把交椅。美国国务院1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财年,由国务院授权的美政府对外武器销售总额跃升至约51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激增49.1%。2022财年,美国国防承包商直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售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授权总价值约为1537亿美元,较上一财年的1034亿美元飙升48.6%。截至2022财年末,在国务院下属国防贸易管制局登记从事国防贸易活动的实体总数达14445个,较上一财年亦有所增加。

  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北约成员国也进一步增加国防预算。“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称,法国的支出同比增长7.4%,目标是到2023年达到GDP的2%。而已经超过这条线的英国和波兰正在寻求增加国防预算至GDP的2.5%和3%。比利时、荷兰、罗马尼亚以及波罗的海和北欧国家都宣布将军费支出增加到至少占GDP2%的计划。而南欧和西欧的“落后者”也已加快步伐,西班牙的国防开支将在未来几年达到GDP的2%。

  去年11月21日,欧盟27个成员国达成一致,增加700亿欧元军费预算,由欧盟负责军事武器采购的整合工作。在此之前,日本宣布将未来5年防卫预算增加至3180亿美元。

  去年10月,国外一家网站发布的2021年世界军工企业百强榜显示,百强企业军品总收入达5950亿美元,较上年增幅达到7.9%。这一数据已连续6年保持增长,持续刷新百强军品总收入纪录。榜单上,被列入“新兴军工体”的韩国、土耳其等国军品销售额涨势明显。

  “这场军购潮中,供需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邹治波表示,一是军购买方涉及面广。军购国家不仅有美国的盟国,也包括其他中小国家,涉及东欧、中东、北非和东亚等广大地区;二是军购卖方也发生变化。过去美俄是全球武器主要卖方,但美国因要支援乌克兰和自身库存,俄罗斯更是要全力应对俄乌冲突,美俄在武器供应上受到较大影响,买家转向其他能出口先进武器的国家,全球军贸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不安全感无处不在

  “过去3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军贸曾出现下行趋势。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俄乌冲突爆发,国际军贸市场出现上升势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晓兵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军购潮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供需矛盾发生转变。过去,军贸中卖方多买方少,现在,需求突然变得非常强劲,供给变得紧张;二是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北约成员国以及日本的军费明显增加,成为军购大户;三是就供给方而言,除了美国军火生意特别火爆外,一些新兴武器出口国如韩国、土耳其在军贸方面的表现也引人注目。”

  “俄乌冲突爆发是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对地区和全球安全局势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邹治波表示,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仅是这场冲突的策动者,也是参与者。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加码升级支援乌克兰的武器水平,而俄罗斯誓言绝不会接受失败结局。因此,这场冲突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加,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在这场冲突中,包括“本溪2”管道在内的民用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冲突范围不受控制地扩大,使各国对自身民用基础设施的安全普遍担心,对防护基础设施的需求急剧升高。在这种形势下,中小国家不安全感普遍上升,急需引进新式武器以寻求自保。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临近乌克兰的欧洲多国扩充地面装备的势头也很明显。冷战后,德国一直在削减坦克数量,现在又开始重新增加产量。东欧国家则在推进榴弹炮等大型火炮的采购。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立陶宛拥有的榴弹炮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三成。波兰等国已经开始从韩国进口坦克、自行火炮等地面装备。

  作为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售国,美国是全球军购潮的最大推手。美国国务院将直接商业军售额激增,主要归因于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并声称武器转让和国防贸易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

  “美国通过军贸操纵国际局势,进而维护自身的全球霸主地位。”邹治波分析,一是军贸是美国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抓手。对谁卖武器、卖什么样的武器、卖多少武器,都是美国影响地缘政治和控制地区局势的抓手,是美国维护其在全球和地区利益的手段。美国以此实现干预他国内政、施加强大压力甚至颠覆他国政权的目的;二是美国军贸成为加剧全球地区动荡、冲突的助推器。美国对外军贸范围十分广泛,向大约100个国家出售军备,军火贸易品类涵盖步枪、坦克、军舰、导弹以及陆海空各型战机。这些品种众多、数量巨大的武器扩散到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的对抗冲突,酿成了无数人间悲剧;三是美国对外军贸不管是非,只要利益。对外出口武器应秉持增强接收国的防御能力、有利于地区安全构建的原则。而美国对外军贸全然不顾这些原则,一味追逐利益。

  “不断升级的俄乌冲突是美国军售激增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扩大军售是美国在经济衰退后寻求的经济增长出路之一;军工复合体是导致美国军售规模激增的根本原因。”郭晓兵认为,美国军贸“递刀”“拱火”,趁乱牟利,加剧了地区冲突和阵营对抗。

  冲突风险整体上升

  2月17日至19日,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前发布的《2023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强调,世界在进入争夺未来国际秩序的关键十年。根据同时发布的慕尼黑安全指数,全球进入一个不安全感无处不在的新阶段。

  “军贸活跃度是反映全球安全局势的一面镜子,两者呈反向相关关系。当前,全球军购潮再次兴起,反映了目前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和安全形势的恶化。”邹治波认为,军购潮体现出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反映出各国努力加强战略自主和安全自主的态势,凸显当下世界面临核威胁时的不安全感。2023年2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大上发出警告,“我们处于几十年来核战争爆发风险最严重的时刻”。

  印度国产舰载机首次降落航母、俄罗斯计划发展无人机空中指挥所、欧洲计划联合开展“未来空战系统”合作、英国加速人工智能与武装力量融合、以色列推出新型智能导弹、土耳其新型无人机首次滑跑试验、美国研发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盘点2022年的军工“新闻”,不难发现,随着世界范围内国防投入水涨船高、军贸市场持续活跃、竞争对峙日益升级,各国纷纷奔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数字赛道,争夺军事科技发展制高点。

  “近几年,国际局势急剧动荡,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与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相比,整个国际关系中冷战思维和军备竞赛的色彩越来越浓。全球发生冲突风险总体上升,直接引发了全球军贸市场的火热局面。”郭晓兵表示,全球军贸火爆不仅会进一步增加局势本就紧张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还将进一步激化集团对抗的势头。

  “在世界进入百年变局的特殊历史阶段,在大国发生对抗与冲突的危险时期,国际社会对严峻的安全局势与发展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巨大努力化解危险态势、消除安全隐患。”邹治波认为,首先,应凝聚共识,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高度警惕并共同反对一些秉持冷战思维的国家企图通过挑起分裂、对抗和战争来维护自身利益的霸权行径;其次,建立大国峰会机制。大国应建立一个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就世界性事务和各大国关切等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尽力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此外,改革完善联合国安全体制机制,秉持集体安全原则和多边主义精神,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联合国解决安全问题的效率。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善应侧重于调整适用范围、改革组织机制及加强其侧翼建设。(贾平凡)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