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俄乌冲突一周年回望

来源:解放军报2023-02-23 09:37

冲突影响不断外溢,激发各方持续反思——

俄乌冲突一周年回望

俄乌冲突一周年回望

创伤累累的马里乌波尔市亚速钢铁厂。资料图片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出现升级。

  当下,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战局依旧胶着,大量重型武器还在接二连三涌入战场,冲突影响不断外溢。同时,冲突也激发起各方特别是欧洲国家反思:随美国起舞除了牺牲和平与繁荣,欧洲到底得到了什么?

  回望这一年,俄乌冲突已不单限于两国的战场军事对抗,更延伸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了世界格局演变,进一步推动国际战略力量和格局进行深度调整。

俄乌冲突一周年回望

  战场军事对抗——

  逐步演变为持久消耗的韧性比拼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场局势可谓变化迭起、悬念颇多,呈现出的战争形式备受关注。

  冲突初期,俄在对乌全境重要目标实施突袭的同时,还派遣地面部队分四路对乌首都基辅等枢纽城市实施纵深穿插奔袭,力图以闪电战击垮乌抵抗意志,实现速战速决。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一目标并未达成。随后面对乌坚固的筑垒防御体系,俄放弃南北对进围歼乌东重兵集团目标,继而发挥自身大兵团作战优势,在近千公里战线上逐步平推。在反复拉锯争夺中,双方动用了多种类型弹药,在马里乌波尔、波帕斯纳亚、北顿涅茨克等地,出现了类似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战况。在美西方对乌持续军援的支撑下,去年9月乌军在哈尔科夫反攻得手,俄迅速收缩战线、局部动员,并宣布乌东四地公投入俄,战事再次陷入僵持,双方对抗愈趋白热化。其间,民用卫星、人工智能、无人机的使用,也改写了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

  目前,俄乌战场情况依旧扑朔迷离,战事逐步演变为持久消耗的韧性比拼。俄攻击目标扩大至乌重要基础设施,乌则积极争取西方重武器援助,但双方均不具备在战场速胜的条件,面临着赢不了、谈不拢、退不得的境地,冲突目标也逐步异化为让对手流更多的血、承受更大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消耗对方资源,在意志和韧性的比拼中迫使对方退让。

  国家地区博弈——

  日益呈现出总体对决态势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来,其不仅是俄乌之间关于领土主权和发展方向之争,同时也是俄与西方阵营因北约东扩引发的对决,日益呈现总体对决态势,其矛盾愈发难以调和。

  这一年来,美西方给予乌克兰大量军事援助,动员武装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以维持战线僵持、久战不和的态势,使乌克兰成为消耗俄实力的长期出血点。不仅如此,美西方借冲突对俄进行政治全盘否定、外交全面打压、文化完全孤立,以混合战争手法对俄实施总体战,并利用自身经济技术优势,高举制裁大棒,对俄进行战略绞杀。据统计,1年来,西方对俄实施的制裁措施近1万项。从科技封锁、经济断供,到冻结没收俄央行和公民海外资产,从禁止俄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到制裁俄罗斯的猫、狗、植物,美西方对俄制裁力度惊人,妄图通过制裁彻底扼杀俄发展潜力和国计民生,对俄妖魔化塑势,以压促变。

  值得注意的是,除战场中血与火的惨烈交锋外,信息域认知域战场“搏杀”同样激烈。这一边,美西方利用话语霸权,制造反俄单向信息流,对俄捂嘴禁声,塑造反俄“政治正确”,裹挟民意倒逼各国联手抗俄,甚至运用深度伪造技术散布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制造信息迷雾,不断对俄实施舆论干预和诱导欺骗。另一边,俄罗斯积极利用第三方社交媒体平台,突破西方信息封锁,建立己方话语体系,强化己方正面认知,向全球辐射认知影响,并充分利用在乌境内发现的美国生物实验室,揭批美从事生物实验研究甚至故意传播病毒的事实,打破西方炮制的信息茧房,争取舆论道义制高点。

  世界格局演变——

  深刻影响国际安全形势

  俄乌冲突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冲突,正推动国际战略力量和格局进行深度调整。

  国际安全形势愈发尖锐对立。这场冲突严重加剧了国际政治中的集团对抗和阵营对立。围绕俄乌冲突,以联合国安理会为核心的大国协商一致原则面临困境,集团对抗日益取代机制合作。同时,其反向助推全球性军备竞赛,增大了大国高强度对抗风险。受俄乌冲突刺激,北约各成员国军事化程度明显提升,英、法、德等军事大国纷纷上调军费比例。此外,美西方对俄史无前例的全方位经济金融制裁,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增大国际债务和金融领域风险,造成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加剧世界能源和粮食危机,令经济全球化遭受历史性重创。这进一步削弱了全球安全架构的基础,对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形成巨大冲击。

  欧洲陷入长久地缘政治冲突漩涡。总体来看,俄乌冲突严重削弱了俄罗斯和欧洲,美国成为最大的获利者。俄乌冲突的爆发,既让北约摆脱“脑死亡”,进一步固化美欧捆绑一致对俄态势,也使欧洲长期追求的战略自主遭遇挫折,对美战略依赖程度加深。另外,欧俄经贸合作彻底破裂、政治合作冻结,对抗取代合作成为欧俄关系的主基调,隔绝孤立恐将长期延续。当下,西方对乌军援已由最初的单兵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升格为坦克等进攻性重装备,冲突升级、甚至失控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尽管当下欧美空前一致对俄,但冲突发生在欧洲,牺牲的是欧洲利益,维护的是美国霸权。美国借冲突大发战争横财,其军工复合体和能源巨头弹冠相庆;欧洲经济民生遭受重创,能源食品价格飞涨,通胀率居高不下。欧美抱团只能是一种危机刺激下的“应急团结”。长期看,美国煽风点火、趁火打劫的行径,势必遭到盟友伙伴越来越多的不满和反抗。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是欧洲深层次安全矛盾长期累积、不断演进的结果,是美国为一己私利、持续“拱火”的结果。当务之急是,各方都应放弃本国利益优先的“小道理”,服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大道理”,共同反对冷战思维,共同抵制阵营对抗。只有各方克服分歧,坐到谈判桌前,才是化解乌克兰危机最现实可行的办法。虽然和谈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放弃努力,实现和平的前景就始终是可能的。

  (作者:高云,单位:军事科学院)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八甲遥五火箭成功实施转运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