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纳米黑板”亮相基层连队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纳米黑板”亮相基层连队

来源:解放军报2023-02-23 09:34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满足官兵多样化信息需求——

“纳米黑板”亮相基层连队

  2月上旬,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教导员黄海彬利用新配发的“纳米黑板”,带领官兵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跃的学习氛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流畅板书、视频展播、智能交互……一块黑板竟有这么多的功能?带着对“纳米黑板”的好奇,记者深入营连了解情况。

  “传统黑板报信息量较少、互动性较差,难以满足官兵学习需求,‘纳米黑板’则是对传统黑板的升级换代。”该旅领导介绍,信息化时代,如何满足官兵日趋多元的学习需求,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他们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去年9月开始,为推进基层政治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创新营连学习方式方法,他们为各营连购置了“纳米黑板”。这种“纳米黑板”集普通黑板、电脑电视、电子白板、音响设备于一体,不仅可以投放课件,还自带多种教学辅助工具。

  “要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打造多样化、时代化的军营学习教育阵地。”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从传统黑板到电子显示屏,再到如今的“纳米黑板”,近年来,他们不断探索创新,连队宣传阵地的载体形式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除“纳米黑板”外,他们还在各营连大厅、餐厅、田径运动场安装了高清显示屏,这些硬件终端连接到旅内部网络,构建起“机关一键直达、营连自主可控”的教育阵地。与此同时,他们依托军内网络建设政治工作智能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池、融媒体中心,并创办“向阳花”学习教育平台,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有了“纳米黑板”,传统的黑板是否就被弃置不用?跟随黄海彬来到野外驻训场,其中一处场景给出了否定答案——一字排开的3块主题鲜明、字迹清晰的粉笔黑板报映入眼帘。“10年前的黑板报就是这个样子。”黄海彬告诉记者,“用好新方式,也要保留好的传统做法。传统黑板报虽然少了信息化元素,但方便携带、简单实用,所以我们仍在使用。”

  学习载体信息化智能化,宣传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行走在该旅营区,不同时代的信息载体共同组成了新时代军营学习宣传的立体画卷,一张张宣传图、微海报、微漫画,一部部微电影、微访谈、微视频在不同载体上轮番呈现。

  “真没想到,刚下连队,就能有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条件。”近日,百余名新战友下到连队,大学生士兵李春庆由衷感慨,“置身这样的学习环境,就像回到了大学课堂。我一定在军营好好学习锻炼,不负韶华,成长成才!”(韩 鹭 本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李 仙)

  记者感言

  “黑板报”的变迁告诉我们什么

  ■孙兴维

  对于黑板报,官兵再熟悉不过了。尤其对老兵来说,五彩缤纷的黑板报,承载着他们许多青春的记忆。如今,当“纳米黑板”走进军营,它给新时代的士兵带来了什么呢?

  采访中,记者对“纳米黑板”进行了体验使用。总体感觉,无论其强大的功能,还是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都远远超出一般的板报范畴,给基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官兵学习娱乐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全新的视听感受。

  更深刻的变化是,随着“纳米黑板”等新载体新媒介的出现,连队传统的听广播、读报纸、看电视“三个半小时”开始被逐渐替代,以往平面化、单一化、分段化的信息获取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的当下,“纳米黑板”以其强烈科技感和深度交互性,赢得了基层官兵的喜爱。

  “黑板报”的变迁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与时俱进,方式推陈出新,让官兵愿看爱看,并从中受益,是信息时代新型宣传平台在军营落地生根并广受欢迎的内在原因。同时,我们切不可忘记,无论载体和方式如何变化,内容的质量始终是核心和根本。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生动多样的呈现方式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带兵人那颗为士兵成长成才不懈努力、殚精竭虑的火热的心。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