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欧洲本应有更紧迫的促和动机
首页>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 > 正文

欧洲本应有更紧迫的促和动机

来源:解放军报2023-02-23 09:28

俄乌冲突爆发后,面对外部势力趁火打劫和地区产业大量出走的现实,切不可做“温水中的青蛙”——

欧洲本应有更紧迫的促和动机

  2月17日至19日,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在德国举行,乌克兰问题成为焦点话题。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承诺继续加大军援乌克兰的力度。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不少欧洲国家追随美国外交政策,一边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一边对俄罗斯施加制裁,其反噬效应令欧洲安全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据悉,俄乌冲突升级后,受能源供应紧张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产品的欧洲国家一度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在欧洲多方拓展能源输入渠道时,美国则“趁火打劫”,抢占欧洲能源市场并高价兜售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赚得盆满钵溢。

  “近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欧洲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在绿色产业链、脱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金融等领域加速布局,力图借助绿色经济转型形成比较优势,以抢占新的全球竞争制高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出台相关资金扶持政策,进一步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不过,受能源供应短缺、通胀高企等不利影响,欧洲经济受到拖累,财政空间有限,令‘绿色转型’的药方大打折扣。”

  去年以来,欧洲一些对能源供应和价格敏感的行业,如机械制造业、化工行业、金属冶炼业等出现产能转移。据媒体报道,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电动车。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安赛乐米塔尔表示,由于电力成本飙升,公司已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座工厂,转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工厂继续生产。荷兰化肥巨头OCI大幅削减在欧洲的氨产量,投资数亿美元扩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工厂。

  对于欧洲国家的相关产业外迁,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表示,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价格上涨,一些企业因成本高、利润低,本能地选择向营商环境更安全稳定的地方发展。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能源价格相对稳定,拜登政府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包括高额补贴在内的大量激励措施,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应用,这对欧洲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当前,欧洲的一些重要产业如同被某种无形力量驱赶的羊群一样涌向美国,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产业空心化,使欧洲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困扰中苦苦挣扎。当此之时,欧洲国家切不可做“温水中的青蛙”,坐视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

  忻华表示,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是欧洲产业出走的直接因素,但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以巨额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励欧洲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将供应链转移到美国,将加剧欧洲的“去工业化”,造成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流失,危及欧洲的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发展。对此,欧盟陆续推出一些应对举措保护企业竞争力,并计划设立欧洲主权基金支援成员国,但实际效果有待检验。

  关于产业外迁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崔洪建表示,一方面,这取决于外迁行为是相关企业的短期反应还是长期趋势,要看欧美产业竞争结果如何,企业一般会选择政策更优的地方;另一方面,俄乌冲突的走势也是重要变量。

  欧洲要想走出“低增长、高通胀”的经济困境,还需找准治本之策。在推动俄乌冲突尽快平息、缓和对俄关系的同时,欧盟需要采取积极举措,避免陷入经济衰退。受访专家表示,发展与安全互相影响,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发展必然受阻,欧洲不能将发展与安全的战略主动权均拱手让人。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欧洲本应有更紧迫的促和动机。尽快推动俄乌双方开启和谈进程,才是最符合欧洲长远利益的选择。(■本报记者 刘化迪 张文文)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